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煜铭

作品数:151 被引量:32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专利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化学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1篇纳米
  • 29篇废水
  • 22篇电纺
  • 22篇静电纺
  • 17篇纳米纤维
  • 16篇电纺丝
  • 16篇气凝胶
  • 16篇静电纺丝
  • 16篇纺丝
  • 13篇污染
  • 10篇污染物
  • 10篇催化
  • 9篇脱硫
  • 9篇污泥
  • 9篇降解
  • 8篇电纺丝技术
  • 8篇自组装
  • 7篇氧化硅
  • 7篇脱硫废水
  • 6篇零排放

机构

  • 142篇中国科学院城...
  • 24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盛发环保科技...
  • 5篇重庆大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郑州师范学院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集美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华电集团...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作者

  • 151篇郑煜铭
  • 51篇钟鹭斌
  • 23篇苑志华
  • 16篇吴小琼
  • 10篇吴仁香
  • 9篇尹君
  • 8篇俞汉青
  • 7篇吴鹏
  • 7篇张欢
  • 6篇程晓夏
  • 6篇刘冰
  • 5篇古励
  • 4篇刘青
  • 4篇赵全保
  • 3篇刘绍根
  • 3篇闵伶俐
  • 3篇杨佳诚
  • 3篇赵飞
  • 3篇祝敏平
  • 2篇陈进生

传媒

  • 5篇水处理技术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工业水处理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环境工程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纺织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电力科技与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0篇2024
  • 15篇2023
  • 20篇2022
  • 29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11篇2018
  • 20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电催化还原硝酸根为氨的钴基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还原硝酸根为氨的钴基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化学沉淀、热解、负载和电化学还原的制备过程,得到含有钴基超薄纳米片的催化电极。本发明提供的催化电极在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硝酸根去除率、氨生...
谢佳芳李丁俞汉青吴小琼赵全保郑煜铭
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对二级出水中DON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城市污水厂出水越来越多被中水回用或排入河流间接地作为下游水源水,其中所包含的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被认为是含氮消毒副产物(nitrogen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N-DBPs)的前体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为探讨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对二级出水中DON作用机制,不仅分析了不同相对分子量和亲疏水性DON组分变化,而且还考察氯化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生成潜势;最后结合三维荧光(3DEEM)分析技术,对强化混凝前后DON组成、化学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对DON、DOC和UV254去除效果,其中DON最大去除率提高到3.7倍;pH对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DON、DOC和UV254去除率呈下降趋势;Ca^(2+)是臭氧预氧化提高混凝效果的关键因素.随着臭氧浓度增加到8 mg·L^(-1)时,ζ电位由-33 m V上升到-8 m V,Ca^(2+)浓度则从116 mg·L^(-1)下降到89 mg·L^(-1).ζ电位和溶解性Ca^(2+)浓度的线性关系(R^2=0.97)可以表明,只有当Ca^(2+)浓度较高时臭氧预氧化才能显著地提高混凝效果;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后,相对大分子量(>20×103)和疏水性DON所占比例显著下降,相对小分子量(<6×103)和亲水性DON所占比例增加.DBPs的生成潜势总和明显降低,由120.1μg·L^(-1)下降到65.2μg·L^(-1);最后,经3DEEM光谱分析可知,在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过程中DON浓度和DBPs生成潜势变化与3DEEM光谱中3个主要荧光峰有关,分别代表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和富里酸类物质.
刘冰刘冰郑煜铭李清飞赵承美余国忠古励
关键词:二级出水氯化消毒副产物溶解性有机氮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
一种空气吹脱的沼液预处理促进秸秆产甲烷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不添加药剂的空气吹脱的沼液预处理秸秆的方法,属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秸秆粉碎,将空气吹脱的沼液与秸秆混合均匀后进行常温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固液混合物与厌氧接种物混合后进行厌氧发酵。本发明将...
赵全保许城张婷婷郑煜铭
填料对潮汐流人工湿地中CANON作用强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缩短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中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作用的启动进程并进一步提高该作用的强度,探究了不同种类填料下CANON型TFCW的启动性能及其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填料的理化特性可显著影响脱氮功能菌(尤其是ANAMMOX菌)的富集效果及其活性,进而可影响CANON型TFCW系统的启动进程及其脱氮性能.相较于公分石,陶粒、沸石、废砖块和龙虾壳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ANAMMOX菌在TFCW中的丰度与活性,进而可缩短CANON型TFCW的启动时间并提高其脱氮性能.当系统水力负荷为0.96 m^(3)·(m^(2)·d)^(-1)且以龙虾壳为湿地填料时,CANON型TFCW仅需300个运行周期即可完成启动,好氧氨氧化菌(AOB)和ANAMMOX菌为其中的两种优势脱氮菌群,且系统在稳定运行阶段对T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8.37±1.19)%和(91.03±0.66)%,其次为废砖块、沸石、陶粒和公分石.
刘冰刘冰郑煜铭古励
关键词:填料脱氮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特性表征
郑煜铭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序批式反应器生物活性渗透性污泥稳定性
一体式微型能量回收模块及其人工海水淡化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体式微型能量回收模块及其人工海水淡化系统,适用于只有人工供能、小流量、高压力、便携式海水淡化设备。所述的一体式微型能量回收模块包括柱塞泵组、单向阀组和液压换向阀。所述能量回收高压泵包括①一组双柱塞泵,每个操作...
陈江萍郑煜铭张紫燕
纳米银对聚磷菌吸磷和释磷的影响及毒性效应被引量:5
2018年
利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并使用聚乙烯醇(PVA)作为分散剂,制备出分散良好、粒径为(14±3)nm的纳米银颗粒,考察了其对聚磷菌(Microlunatus phosphovorus)好氧吸磷和厌氧释磷的影响,以及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好氧状态下,7mg/L的纳米银能够完全抑制聚磷菌的生长(P<0.01),达到10mg/L时才能完全抑制聚磷菌的吸磷能力(P=0.01);在厌氧状态下,大于20mg/L的纳米银才使聚磷菌释磷能力受到部分抑制(P<0.05).活性氧簇(RO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检测结果表明,纳米银使细菌体内ROS水平降低,部分细菌菌体表面塌陷,这说明,纳米银不但可以毒害聚磷菌菌体表面,还可以降低菌内ROS水平.
苑志华林晓锋周婷婷周婷婷张磊峰郑煜铭
关键词:纳米银聚磷菌好氧吸磷毒性效应
智能变频一体化干粉药剂投加设备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频一体化干粉药剂投加设备,包括湿度计、储料仓、加热板(管)、混合搅拌器、螺杆搅拌器、加药斗、自动控制系统、加药螺杆、管口加热装置、支架、螺杆变频电机、搅拌器电机和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料仓内设有混合...
王炳煌洪灵源郑煜铭
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菌分布特征
2022年
为探明C/N和湿地植物对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特征,基于不同C/N比和植物配置,构建4组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高氮低碳废水,研究其对氮污染物的去除特征差异,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地中的主要功能微生物及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水TN浓度为779.33 mg·L^(-1)时,各湿地的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48%、84.90%、77.94%和80.16%.整体来看,无碳源有植物湿地的脱氮效果最佳;有碳源湿地的脱氮效果优于无碳源无植物湿地;且有植物湿地的脱氮效果优于无植物湿地.各湿地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上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厌氧氨氧化菌属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各湿地中均检出4种厌氧氨氧化菌属,其中Candidatus Kuenenia属在各湿地中占比最高(>90%).无碳源有植物湿地中厌氧氨氧化菌属相对丰度最高,且有植物湿地均高于无植物湿地,表明有植物无碳源的湿地系统更加有利于厌氧氨氧化的生长繁殖,而碳源的添加会对其起抑制作用,但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的抑制.各人工湿地系统的主要脱氮途径为厌氧氨氧化过程,且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协同耦合脱氮.
刘冰刘冰郑煜铭卢鑫古励
关键词:人工湿地厌氧氨氧化菌湿地植物C/N比脱氮
一种在线监控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一种在线监控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质轻、柔性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贴于水面,通过基底在水面的漂浮,吸附富集水中污染物,然后结合表面增强拉曼技术,检测基底表面污染物的拉曼信号,从而反映水中污染物的情况,最终实现长期在线...
钟鹭斌郑煜铭牛琦峰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