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绪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冠状
  • 3篇动脉
  • 3篇起搏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分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管
  • 2篇右室
  • 2篇舒张
  • 2篇舒张末期
  • 2篇衰竭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起搏器
  • 2篇左室
  • 2篇左室舒张
  • 2篇左室舒张末期...
  • 2篇慢性
  • 2篇内径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三峡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2篇郑绪伟
  • 7篇柳景华
  • 3篇彭红玉
  • 2篇陈晓杰
  • 2篇韩战营
  • 2篇李芳
  • 2篇邱春光
  • 2篇付坤
  • 2篇陈魁
  • 2篇吕志阳
  • 2篇卢文杰
  • 2篇申泱泱
  • 2篇张斌
  • 1篇李世英
  • 1篇段国宇
  • 1篇吕媛
  • 1篇赵东晖
  • 1篇高艳霞
  • 1篇李莉
  • 1篇辛毅

传媒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腔起搏器心尖部起搏比例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累计心室起搏百分比(CUM%VP,即起搏心率占总心率的百分比)对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将86例NYHA心功能I~Ⅱ级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右室心尖单腔起搏患者分成两组进行随访观察。A组32例为CUM%VP/〉90%的患者,B组54例为CUM%VP〈90%的患者。以死亡、新发心力衰竭为终点,比较两组累积无终点事件生存率;同时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时间(QRSd)和从基线至随访结束时的改变(ALVEF、ALVEDD、AQRSd)。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4.8±11.7)个月,无失访和退出病例。随访结束时A组ALVEF、△LVEDD、aQRSd分别为(-5.4±7.3)%、(4.7±3.1)mm、(26.6±11.9)ms,B组分别为(2.5±5.9)%、(2.8±4.2)mm、(14.4±9.6)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频繁右室心尖部起搏使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QRS时间增加,增加单腔心室起搏器置入患者心力衰竭发生危险,定期程控尽量减少心室起搏可以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郑绪伟韩战营邱春光陈晓杰卢文杰
关键词:右室心尖部起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QRS宽度
80岁及以上患者起搏器治疗的特殊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80岁及以上患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起搏方式、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连续选取行起搏器治疗的高龄老年患者112例(80~94岁组),普通老年患者484例(60~79岁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适应证、起搏方式、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特点. 结果 80~94岁组冠心病58例(51.8%),与60~79岁组163例(3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8,P<0.01);80~94岁组单腔起搏器植入患者为63例(56.3%),双腔或多腔起搏器49例(43.8%),与60~79岁组217例(44.8%)、267例(5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76、4.76,均P<0.05);因双束支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患者19例(17.0%),高于60~79岁组31例(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3.20,P<0.01);术后急性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60~79岁组(P<0.01);80~94岁组心室起搏阈值、心房起搏阈值(0.78±0.24)V、(1.07±0.22)V,较60~79岁组(0.55±0.16)V、(0.84±0.28)V增高(均P<0.05). 结论 应正确认识高龄老年患者起搏器治疗的特殊性,在全面评估其临床状况的条件下合理地选择起搏治疗以取得最大的临床效果.
韩战营郑绪伟邱春光陈晓杰卢文杰
血清内脂素水平与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价外周血清内脂素水平与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76例住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分为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组(n=54)和非冠心病组(n=2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内脂素水平。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差异。分析内脂素水平的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内脂素水平与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的中位数为2.79μg/L(2.03μg/L,5.08μg/L),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54μg/L(1.48μg/L,2.97μg/L)](P=0.040)。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受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β=0.458,95%CI 0.065~0.308,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水平是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 2.086,95%CI 1.046~4.160,P=0.037)。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在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可能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彭红玉郑绪伟柳景华吕志阳李芳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外膜脂肪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将77例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分为冠心病组57例和非冠心病组20例。TTE测量EAT厚度,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EAT厚度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分析EAT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EAT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5.26±1.77)mmvs(3.60±1.03)mm,P=0.000)]。冠心病组EAT厚度≥4.14mm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71.9%vs 25.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增加(OR=6.009,95%CI:1.436~25.148,P=0.014)是冠心病的1项独立危险因素。EAT厚度≥4.14 mm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1.9%,特异性为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0.678~0.889,P〈0.01)。结论老年人采用TTE测量的EAT厚度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其可作为老年冠心病筛查的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彭红玉吕志阳柳景华郑绪伟章新新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ROC曲线C反应蛋白质
联合用药对糖尿病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在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沙库巴曲缬沙坦(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HFmrEF合并糖尿病的患者593例。所有患者根据是否服用ARNI和SGLT2抑制剂分为四组:对照组(n=234),ARNI组(n=111),SGLT2抑制剂组(n=136)和联合用药组(n=103)。主要结局:心力衰竭(HF)再住院、心源性死亡。随访2年。采用生存分析明确不同用药方案与HF再住院结局间的关系。通过多元Cox回归分析探索不同用药方案对HF再住院风险的影响。结果:在四个组别中,联合用药组HF再住院发生率显著降低(61.7%vs.46.8%vs.45.6%vs.30.1%,P<0.001)。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表明,联合用药组HF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Log-rank P均<0.05)。多元Cox回归分析表明:相比于对照组,ARNI(HR=0.70,95%CI:0.51~0.97,P=0.033)、SGLT2抑制剂(HR=0.71,95%CI:0.53~0.96,P=0.028)及联合用药治疗(HR=0.40,95%CI:0.27~0.60,P<0.001)患者HF再住院风险显著降低。其中,联合用药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单用ARNI(HR=0.58,95%CI:0.37~0.92,P=0.021)或SGLT2抑制剂(HR=0.59,95%CI:0.37~0.94,P=0.026)。结论:在HFmrEF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ARNI和SGLT2抑制剂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HF再住院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段国宇郑绪伟高艳霞袁丁孙昌华李莉
关键词:糖尿病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冠状动脉分叉区域是动脉粥样硬化容易累及的部位,分叉病变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5%~20%。尽管如今处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但对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心血管介入医师通常会根据分叉病变的解剖学特征(斑块分布、分叉角度、主支/边支血管直径)选择相应的PCI处理策略。与其他病变相比,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PCI治疗具有更高的并发症和再狭窄发生率。
郑绪伟柳景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血液流变学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钙化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通过建立离体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GF21)对血管钙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使用氯化钙和β磷酸甘油诱导离体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培养基)、钙化组(使用钙化培养基)、FGF21组(使用钙化培养基和FGF21)、PD166866组[使用钙化培养基、FGF2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抑制剂PD166866]和GW9962组(使用钙化培养基、FGF2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受体γ抑制剂GW9662).通过细胞内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茜素红染色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情况.FGFR1、β-Klotho、骨钙素和平滑肌22α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分别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PCR检测.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钙化组的FGFR1和β-Klotho蛋白水平(P<0.05)和mRNA水平(P<0.01)均较低.(2)与钙化组比较,FGF21组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的表达量较少(P <0.05或0.01),同时平滑肌22α的蛋白和mRNA水平较高(P均<0.05).茜素红染色显示,与钙化组比较,FGF21组的红色钙化结节较少.(3)PD166866组与钙化组之间的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茜素红染色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 GW9662组与钙化组之间的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茜素红染色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大鼠血管平滑肌钙化模型中,FGFR1和β-Klotho的蛋白及mRNA水平下调,降低了FGF2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FGF21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受体γ通路减轻血管钙化.
付坤辛毅史雨晨郑绪伟吕媛许振业柳景华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钙质沉着症PPARΓ
不同双支架策略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预后和分叉局部流体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价Crush与Culotte策略在真性分叉病变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从流体力学的角度评价采取两种术式后分叉局部血流动力学的不同改变。方法:连续入选300例真性分叉病变患者并随机分配至Crush治疗组或Culotte治疗组,进行1年的临床和造影随访。主要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等)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分析两组分叉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Crush治疗组和Culotte治疗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和5.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ush治疗组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高于Culotte治疗组患者(P<0.05),分别为12.7%和6.0%。Crush治疗组中分叉区域时间平均壁面剪切力的面积分值显著低于Culotte治疗组[(5.01±0.95)×10^(-4)N vs.(6.08±1.16)×10^(-4)N,P<0.01]。结论:Crush技术及Culotte技术在处理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均安全有效。相较于Crush技术,应用Culotte技术治疗的分叉病变患者可能具有更低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以及更佳的分叉局部流体力学效果。
郑绪伟陈魁张斌张亚豪申泱泱柳景华
关键词:分叉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流动力学
衰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大鼠体内活性氧介质和活性氮介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和相应的动物实验探讨衰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大鼠体内活性氧介质(ROS)和活性氮介质(RN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4例.最终采集了37个成年患者(<65岁,成年组)和49个老年患者(≥65岁,老年组)的血液标本.在PCI治疗后的24 h和3d,检测比较血样中的ROS[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RN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NOx(一氧化氮的氧化产物)和硝基化酪氨酸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水平.由于临床研究的局限,本研究设计了相应的动物实验,选取72只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6组(青年大鼠鼠龄2个月,中年大鼠鼠龄10个月,老年大鼠鼠龄24个月;不同鼠龄各24只,同鼠龄鼠完全随机均分为两部分):青年空白对照组、中年空白对照组、老年空白对照组、青年缺血/再灌注组、中年缺血/再灌注组、老年缺血/再灌注组,每组12只.对不同鼠龄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处理,左冠状动脉结扎30 min、再灌注24 h,3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结扎.采集大鼠缺血心肌组织/正常心肌组织和血液标本,检测心肌组织和血液标本中的ROS(丙二醛、MPO和GSH)和RNS(iNOS活性、NOx和硝基化酪氨酸ONOO-)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PCI术后24 h及术后3d老年患者血浆中丙二醛、MPO明显高于成年患者,GSH明显低于成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丙二醛:(8.6±2.3)μmol/L比(4.8±1.0) μmol/L、(7.5±1.8)μmol/L比(3.5 ±0.8)μmol/L,MPO:(707±224) μg/L比(474±126) μg/L、(667±187) μg/L比(377±114) μg/L,GSH:(2.6± 1.1) μmol/L比(3.7±1.0) μmol/L、(1.7±0.9) μmol/L比(2.5±1.1) μmol/L,P<0.01];iNOS活性明显低于成年患者,差异有
范谦杨晓纯郑绪伟赵东晖李芳柳景华
关键词:衰老过氧亚硝酸阴离子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随访研究
目的:   随访观察右室高位室间隔、低位室间隔以及心尖部起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右室高位室间隔、低位室间隔以及心尖部起搏并发症的差异。   方法:   连续选择2007年4月至2012年3月因...
郑绪伟
关键词:起搏部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QRS宽度慢性心律失常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