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
- 作品数:46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女儿笔底女儿心--《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评语的女性立场
- 在《牡丹亭》的众多评点本中,《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以其清丽典雅的评语的和独具一格的女性视角,鲜明地反应了当时闺阁妇女的文学艺术观念和生活观念。本文先总论三妇批语,分析她们对杜、柳之“情”的心理观照和对丽娘之“梦”...
- 郭梅
- 关键词:《牡丹亭》文学批评史女性意识
- 文献传递
- 泼云蓝写不尽你心头痛——陈翠娜及其散曲的艺术成就初探(之二)
- 2012年
- 陈翠娜是活跃在民国时期的一位闺秀曲家,《全清散曲》共收录她的散曲21套,质、量并重,全方位记载了她的人生历程,除了抒写了她个人的闺阁情趣、病中心态,还呈现了她所处的特殊地域文化、个人的情感经历以及同时代其她女性的命运,内容丰富,从中不难窥见民国知识女性的创作风貌。
- 郭梅
- 关键词:散曲女性
- 《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被引量:1
- 2005年
- 中国古典戏剧从《牡丹亭》开始有了复合式结构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爱情题材戏剧惯用的、以《西厢记》为代表的单线链状结构模式,在“爱情”的主线之外又添加了“政治”的副线,使结构呈现出政治与爱情复合的样貌,使剧本从狭窄的情爱主题中跃出,具有了更大的容量和表现张力。换言之,是使《牡丹亭》相对于以往的戏剧作品来说显得结构更复杂、内容更丰富。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枝蔓过于繁复的弊端。这种戏剧结构新范式对后世影响颇大。
- 郭梅
- 关键词:汤显祖《牡丹亭》《西厢记》复合式结构
- 《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
-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中国戏剧史上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问世以来一直为后人所传唱。而其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形象更是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激赏的典型,其由梦生情、因情而亡、一灵不灭而又因情复生的爱情经历更是让后世的痴男怨女...
- 郭梅
- 关键词:明代汤显祖《牡丹亭》艺术特色
- 文献传递
- 吴藻词初探
- 2008年
- 吴藻是清代词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之一,她的词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境界各异,风格多样,兼有各家之长,在形式美感和内涵深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在中国女性文学史和清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在我国古代词史上,也有她的一席之地。
- 郭梅
- 关键词:吴藻
- 女儿笔底女儿心——《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评语的女性立场被引量:2
- 2011年
- 在《牡丹亭》的众多评点本中,《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以其清丽典雅的评语和独具一格的女性视角,鲜明地反映了当时闺阁妇女的文学艺术观念和生活观念。本文先总论三妇批语,分析她们对杜、柳之"情"的心理观照和对丽娘之"梦"的深层解析,探讨她们所表现出的对美好爱情生活的理想追求;然后分论三妇批语,剖析她们对《牡丹亭》之"情"的不同体悟,研究她们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 郭梅
- 关键词:《牡丹亭》
- 烛光灯影映红楼——《红楼梦》灯烛意象探微被引量:3
- 2015年
- 灯烛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常见和重要的意象。《红楼梦》中的灯烛意象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彰显人物气质和表现作品主题,其主人公如林黛玉等与灯烛意象的完美契合,可谓蕴藉深邃、涵泳深广。
- 郭梅
- 关键词:《红楼梦》意象
- 国产剧的经典套路和创新——以“不打不相识”模式为中心
- 2023年
- “不打不相识”作为国产剧的经典套路,双方从互斥假设转变为投射效应,同时肢体接触满足了观众身体碰触对神经系统功能发展的需求,因此广受好评且流传至今。然而,以“不打不相识”为代表的国产“套路剧”近年来却呈现出单一化和模式化特点,其质量良劳不齐,这不仅与我国电视产业的特点相关,其主要原因还是剧情本身吸引力不足,故需开辟新角度,制作新套路,打造新经典,实现经典套路的创新发展。
- 郭梅黄睿钰
- 关键词:国产剧套路欢喜冤家
- 中国古代女性曲家创作风格初探
- 2008年
- 中国古代女性曲家出于时代潮流和个人喜好选择了以曲为主要创作形式,而其曲作的思想主题、艺术手法与古代女诗人、女词人区别不大,都重在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对纤细精巧的艺术风格的追求。
- 郭梅
- 试论《红楼梦》对《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被引量:9
- 2005年
- 中国古代的许多小说、戏曲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以尊重女性、追求女性独立和婚恋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女性意识。《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丰碑,不仅很好地承续了《西厢记》《牡丹亭》所体现的较先进的女性意识,而且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女性意识表现的最高峰。这三部作品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主要是通过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完成的。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张扬。林黛玉蔑视功名利禄,要求独立自由,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其女性意识是对崔莺莺、杜丽娘的继承和超越。
- 郭梅
- 关键词:《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