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浩鹏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丙烯
  • 5篇胶束
  • 5篇表面活性
  • 4篇表面活性单体
  • 4篇丙烯酰胺
  • 3篇缔合
  • 3篇疏水
  • 3篇疏水缔合
  • 3篇酰胺
  • 2篇流变特性
  • 2篇聚甲基丙烯酸
  • 2篇抗蚜
  • 2篇抗蚜威
  • 2篇甲基
  • 2篇甲基丙烯
  • 2篇甲基丙烯酸
  • 2篇胶束溶液
  • 2篇硅胶
  • 2篇丙烯酸
  • 1篇乙基

机构

  • 9篇中北大学

作者

  • 9篇郭浩鹏
  • 8篇高保娇
  • 3篇杨莹
  • 3篇汪剑
  • 2篇章艳
  • 1篇刘慷慨
  • 1篇戚昌盛
  • 1篇王蕊欣

传媒

  • 2篇功能高分子学...
  • 2篇胶体与聚合物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分子催化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接枝微粒PMAA/SiO_2在水介质中对杀虫剂抗蚜威的吸附机理被引量:6
2007年
以硅胶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PMAA)的复合型功能微粒PMAA/SiO2为固体吸附剂,对水介质中的抗蚜威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通过考察温度、pH值及盐度(NaCl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重点研究了PMAA/SiO2对抗蚜威的吸附机理.为确认所提出的机理的正确性,还采用紫外光谱吸收法,研究了单体甲基丙烯酸与抗蚜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考察了在非水介质CCl4中PMAA/SiO2对抗蚜威的吸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PMAA/SiO2对抗蚜威具有强的吸附作用,吸附的驱动力是氢键、静电以及疏水相互作用三种作用的协同,其中主驱动力是静电相互作用.温度升高,吸附容量减小;盐度增大,吸附容量降低;当pH<8时,吸附容量随pH升高而增大;当pH>8时,吸附容量随pH升高而减小;当pH=8时,吸附容量最大.
汪剑高保娇郭浩鹏
关键词:抗蚜威聚甲基丙烯酸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在新胶束聚合体系中的制备及其流变特性
本研究合成了单尾型丙烯酰胺N-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C12AM)和李尾型丙烯酰胺N,N-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DiC12AM)两种强疏水单体,测定了两种疏水的单体的FTIR光谱与1H-NMR谱,对C12AM和DiC12AM...
郭浩鹏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流变特性浊度法表面活性剂
文献传递
接枝型三相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将苯乙烯(St)接枝聚合在微米级硅胶表面,制备了接枝微粒PSt/SiO2;使用新型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对接枝在硅胶表面的聚苯乙烯进行了氯甲基化(CM)反应,制得了氯甲基聚苯乙烯/硅胶(CMPS/SiO2)接枝微粒;使三乙胺与CMPS分子链上的苄氯基团发生季铵化反应,制得了固载有季铵盐(Quaternary salt)的接枝微粒QPSt/SiO2,即制得了接枝型三相相转移催化剂.将此相转移催化剂用于氯化苄与乙酸钠合成乙酸苄酯的相转移催化反应,考察了催化活性、各种因素对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影响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型三相相转移催化剂QPSt/SiO2对乙酸苄酯的合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液-固-液之间即可有效地实现反应物种乙酸根的转移,在60℃的较低温度下反应7 h,氯化苄的转化率可达66.1%;研究发现,固体催化剂QPSt/SiO2表面接枝聚合物PSt的季铵化程度对其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季铵化程度过大与过小催化活性都较低,当季铵化程度为20%左右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戚昌盛高保娇杨莹郭浩鹏
关键词:季铵盐接枝聚合聚苯乙烯硅胶乙酸苄酯
侧链键合锰卟啉的线型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制备及其谱学性质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Adler法合成了Meso-四(对羟基苯基)卟啉(THPP),在均相体系中使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与THPP发生开环反应,得到侧链键合有羟基苯基卟啉的线型PGMA(HPP-PGMA);进一步使HPP-PGMA与锰离子发生配合作用,得到侧链键合有锰卟啉(MnP)的线型PGMA(MnP-PGMA),测定了HPP-PGMA的1HNMR谱,表征了其化学结构;测定了HPP-PGMA与MnP-PGMA的UV-Vis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考察了其光物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THPP外环上羟基与PGMA侧基环氧键的开环成醚反应,可以顺利地将羟基苯基卟啉及其锰配合物键合在PGMA的侧链上.HPP-PGMA具有THPP的特征电子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且随着THPP键合度的增加,光谱的强度增强.MnP-PGMA具有小分子锰卟啉的特征电子吸收光谱与荧光特征,其Soret吸收带发生显著红移(红移58nm),Q吸收带的数量减为3个吸收峰;实验发现,MnP-PGMA与小分子锰卟啉类似,在Q发射带没有荧光发射.
章艳王蕊欣高保娇郭浩鹏
关键词:锰卟啉键合谱学性质
含孪尾型丙烯酰胺的HAPAM在新胶束聚合体系中的制备及其疏水缔合性被引量:13
2008年
以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钠(NaAMC12S)为表面活性剂构建了新的胶束共聚合体系,实施了丙烯酰胺(AM)与N,N-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DiC12AM)的胶束共聚合,制备了含孪尾型丙烯酰胺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该聚合物为三元共聚物DiC12AM/NaAMC12S/AM。通过控制共聚合条件,制得了微结构系列变化的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三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用荧光探针法与表观粘度法重点研究了共聚物DiC12AM/NaAMC12S/AM的大分子链微结构与其疏水缔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新胶束共聚合体系大大简化了胶束的共聚合操作,而且由于表面活性单体进入共聚物主链,使三元共聚物DiC12AM/NaAMC12S/AM具有更强的疏水缔合性。与由单尾型丙烯酰胺N-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C12AM)为疏水单体制备的HAPAM相比,由DiC12AM制得的HAPAM疏水缔合性更为显著。
郭浩鹏高保娇章艳汪剑
关键词:表面活性单体
孪尾型丙烯酰胺DiC_(12)AM的合成及其在胶束溶液中的增溶性能被引量:2
2007年
由十二胺和1-溴代十二烷合成了二正十二胺(DiC12),然后使二正十二胺与丙烯酰氯(AC)均相反应,合成了孪尾型丙烯酰胺N,N-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DiC12AM),并考察了反应时间与配料比对收率的影响。测定了产物的FTIR光谱与1H-NMR谱,对DiC12AM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认。采用浊度法测定了DiC12AM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钠(NaAMC12S)胶束溶液中的增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iC12AM的合成比较容易,在低温下采用n(DiC12):n(AC)=1:1.20的摩尔比,反应6h,可高收率(91%)地制得DiC12AM。由于SDS胶束的聚集数较大,故DiC12AM在SDS胶束溶液中的增溶量较高,相比之下,表面活性单体NaAMC12S胶束的聚集数较小,故DiC12AM在NaAMC12S胶束溶液中的增溶量较低。
郭浩鹏高保娇
关键词:表面活性单体
硅胶表面抗蚜威分子印迹聚甲基丙烯酸的制备及识别特性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作用,将功能大分子聚甲基丙烯酸(PMAA)逐步接枝到硅胶微粒表面,形成了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的硅胶微粒(PMAA/SiO2);以抗蚜威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通过氢键和静电作用,对接枝到硅胶表面的PMAA进行分子印迹,制备了抗蚜威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硅胶表面分子印迹聚甲基丙烯酸MIP-PMAA/SiO2;采用静态与动态两种方法研究了MIP-PMAA/SiO2对抗蚜威的结合特性,并考察了主要印迹条件pH、混合溶剂中乙醇含量以及交联剂用量对印迹材料结合选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印迹材料MIP-PMAA/SiO2对抗蚜威具有特异的结合选择性,相对于参比物残杀威,印迹前PMAA/SiO2对抗蚜威的吸附选择系数为1.52,而表面印迹材料MIP-PMAA/SiO2对抗蚜威的吸附选择系数提高到12.2。另外该印迹材料具有优良的洗脱与再生性能。
汪剑高保娇郭浩鹏杨莹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硅胶分子印迹表面印迹抗蚜威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在表面活性单体胶束溶液中的制备及其流变特性被引量:6
2008年
配制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磺酸钠(NaAMC12S)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胶束溶液,分别测定了强疏水单体N-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C12AM)在两种胶束溶液中的增溶性能;在此基础上,于两种胶束溶液中分别进行了丙烯酰胺(AM)与C12AM的胶束共聚合,制备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它们分别为二元共聚物C12AM/AM与三元共聚物C12AM/NaAMC12S/AM;测定了两种共聚物的红外光谱;采用荧光探针法与表观粘度法重点研究了它们的疏水缔合性与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单体NaAMC12S的胶束溶液中,可顺利地实现AM与疏水单体的胶束共聚合,由于表面活性单体也参与了共聚合,故制得的产物为三元共聚物C12AM/NaAMC12S/AM;与在SDS胶束溶液中制备的二元共聚物C12AM/AM相比,前者的疏水缔合性更强,其强疏水缔合性以强疏水单体C12AM的贡献为主,以表面活性单体NaAMC12S的贡献为辅.
郭浩鹏高保娇杨莹
关键词:表面活性单体流变性能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合成及其胶束化行为被引量:12
2006年
以丙烯酸、N,N-二甲基乙二胺及溴代十四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AM C14AB);通过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对AM C14AB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认;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N aAM C14S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采用表面张力测定(环法)与电导测定两种方法测定了AM C14AB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 C)。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酰氯化、酰胺化与季铵化三步反应成功地合成出了丙烯酰胺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单体AM C14AB;其K rafft点为21.3℃;25℃下其CM C为6.51×10-4m o.lL-1,对应的表面张力为46.3mN.m-1。
刘慷慨高保娇郭浩鹏
关键词:表面活性单体临界胶束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