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天津市放射人员体检外周血象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的人群越来越多,而其对造血系统产生的损伤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曾有大量文献报道,长期低剂量照射后可引起外周血细胞的变化.为了解本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对2005年放射人员体检外周血细胞进行了分析.……
- 郭美艳
- 关键词:血象分析血小板异常白细胞出血性疾病白血球
- 272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了解从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至2012年某市3所医院272名从事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的血压测量、眼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ECG)、淋巴细胞微核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同时选择274名不从事放射工作的其他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放射组人群血压、眼科检查、临床生化、血常规、尿常规、B超、ECG、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异常率分别为19.1%、18.O%、8.4%、23.2%、8.8%、16.5%、14.7%、2.6%;对照组人群分别为18.2%、18.6%、9.1%、21.9%、8.0%、15.0%、13.1%、2.2%,两组人群各指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D〉0.05)。放射组人群中血压异常率、眼底异常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线性趋势检验P〈0.05。放射组男性和女性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2.6%和2.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961)。结论272名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未受到职业健康危害,但仍需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和人员健康的管理,以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 曹立荣郭美艳杜冉
- 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与效应关系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05年
- Rugh(1964)曾试图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作为评价辐射损伤的辅助指标,但由于在较高剂量射线作用下,淋巴细胞急剧下降,观察普通血片的工作量大,结果难以符合统计学要求,而未受到重视.1971年Matter和Schmid利用啮齿动物骨髓细胞微核率来测定疑有诱变活动的化合物,并称之为微核测试法(mi-cronucleustest,MNT).Heddle(1973)推荐使用这种简便而快速的方法来衡量染色体损伤.之后,Countryman和Heddle(1976)用不同剂量X线照射离体人血,经培养后观察微核率,结果微核率与受照剂量呈良好的相关性.杨家宽等证明了离体实验和整体照射微核效应是一致的.随着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检测微核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尤其是Fenech和Morley(1985)提出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cytokinesisblockmicronucleusmethod,CB微核法),为淋巴细胞微核在辐射领域内的应用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 郭美艳
-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骨髓细胞微核率啮齿动物高剂量统计学
- 介入诊疗医生外周血象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随着放射医学的发展,介入放射学的诊疗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此,从事该技术的医护人员越来越多,他们的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解本市介入诊疗医生外周血象的变化,我们对其进行了全血细胞观察。
- 郭美艳
-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外周血象血象分析诊疗技术医护人员
- 一起^(137)Cs放射源误照事件的分析
- 2008年
- 目的了解137Cs放射源误照事件误照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及医学检查结果。方法对137Cs放射源误照事件的医学应急处理及医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此次137Cs放射源误照人员受照剂量均在公众照射年有效剂量限值1mSv以下,医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此次137Cs放射源误照事件虽未造成人员伤害,但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放射单位应接受教训,加强管理,强化放射场所的监督检查。
- 赵士义郭美艳
- 关键词:放射源
- 2例Ⅲ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Ⅲ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了解和掌握电离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状况。方法按照GBZ106—2002《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对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据例1、例2皮肤的受照剂量和临床分析,均诊断为Ⅲ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结论电离辐射对皮肤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剂量效应关系。
- 郭美艳赵士义
- 关键词: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