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荣伟

作品数:137 被引量:562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1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理学
  • 5篇兵器科学与技...
  • 4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1篇进气道
  • 48篇进气
  • 39篇超声速
  • 24篇超声速进气道
  • 23篇高超声速
  • 22篇总压
  • 21篇流场
  • 21篇航天推进
  • 21篇航天推进系统
  • 20篇总压恢复
  • 20篇S弯
  • 16篇气动
  • 15篇数值模拟
  • 15篇S弯进气道
  • 15篇值模拟
  • 14篇高超声速进气...
  • 13篇动特性
  • 12篇埋入式进气道
  • 12篇航空航天
  • 12篇航空航天推进...

机构

  • 134篇南京航空航天...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福州大学
  • 3篇中国空气动力...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上海市应用数...
  • 2篇中国航空工业...
  • 2篇南京航空学院
  • 2篇中国船舶科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燃气涡轮...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作者

  • 137篇郭荣伟
  • 16篇谢旅荣
  • 15篇袁化成
  • 10篇李学来
  • 9篇梁德旺
  • 9篇翁培奋
  • 9篇谭慧俊
  • 8篇王卫星
  • 8篇谢文忠
  • 7篇韩东
  • 7篇万大为
  • 7篇李博
  • 6篇靖建朋
  • 6篇翁小侪
  • 5篇孙姝
  • 5篇张华军
  • 4篇谢雪明
  • 4篇李璞
  • 3篇余安远
  • 3篇任三星

传媒

  • 38篇航空动力学报
  • 31篇航空学报
  • 18篇南京航空航天...
  • 13篇空气动力学学...
  • 3篇宇航学报
  • 3篇推进技术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2篇南京航空学院...
  • 2篇中国力学大会...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力学进展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航空科学技术
  • 1篇机械制造与自...
  • 1篇Chines...
  • 1篇Transa...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双S弯非常规进气道地面工作状态的试验被引量:4
2006年
对一种双S弯非常规进气道进行了地面工作状态下的试验研究,得到了该类进气道的地面工作特性,结果表明:(1)双S弯非常规进气道在地面工作状态下,随着出口马赫数的增加,总压恢复系数呈下降趋势;稳态周向畸变指数、紊流度和综合畸变指数均上升;稳态径向畸变指数变化不大。(2)与飞行状态下的高速风洞流场控制试验研究结果相比,在相同的出口马赫数下,地面抽吸试验中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总压恢复系数较低,稳态周向畸变指数、紊流度和综合畸变指数较大,本研究的双S弯非常规进气道在出口马赫数Mae=0.45时,总压恢复系数为0.90,稳态周向畸变指数达到了9.24%,紊流度为4.6%,综合畸变指数为13.85%,畸变比较大,超出了一般发动机的承受范围。(3)在地面抽吸状态下,进气道出口马赫数Mae?0.37时,综合畸变指数W?10%,说明发动机可在适当的降转速下稳定工作,随着飞机在地面滑行速度的增加,满足发动机稳定工作要求的进气道最大出口马赫数不断增加。
靖建朋郭荣伟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地面滑行总压恢复
二维埋入式进气道的数值分析被引量:9
1999年
采用并改进了适用于分离流动的 Johnson King 紊流模型,结合 L U S G S近似隐式格式和基于 M U S C L非线性插值的 Roe 格式编写了雷诺平均的二维 N S方程的求解程序。然后借助于该流场计算程序完成了二维埋入式进气道的数值研究,分析了几何设计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杨爱玲郭荣伟
关键词:埋入式进气道紊流模型飞行器
埋入式进气道的设计及其气动性能研究被引量:21
1998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埋入式进气道的气动S弯设计方法,设计了进气道模型;并研究了该进气道在高、低速以及存在侧滑和正、负迎角时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达到了使用可接受的程度,且进气道的性能随迎角的增加而改善。当存在负迎角和侧滑角时该进气道的性能变化也不太显著,这说明进气道具有较宽的工作范围。
杨爱玲夏阳郭荣伟梁德旺
关键词:埋入式进气道S弯气动特性航空发动机
蛇形进气道地面工作状态附面层抽吸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对一种蛇形进气道开展了地面工作状态下的抽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状态下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总压恢复系数较低、流场畸变较大。为此,本文采用附面层抽吸技术对其进行了地面抽吸状态下的流场控制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地面工作状态下,随着出口马赫数的增加,蛇形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总压恢复系数不断下降,而稳态周向畸变指数、紊流度和综合畸变指数均上升,稳态径向畸变指数变化不大。本研究的蛇形进气道在出口马赫数为0.45时,总压恢复系数为0.90,综合畸变指数为13.85%,总压恢复较低,畸变较大,超出了一般航空发动机的承受范围。(2)与原型方案的地面抽吸试验结果相比,采用附面层抽吸技术后,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总压恢复系数得到了提高。在出口马赫数为0.45,相对抽吸量为0.043时总压恢复系数提高了2.6%。
靖建朋郭荣伟
一种定几何混压式二元进气道的再起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针对一种设计飞行马赫数范围为2.25~4.0的定几何混压式二元超声速进气道由于反压引起的不起动开展了再起动特性风洞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和二维非定常数值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在Ma=2.51和3.01下进气道性能在进锥/退锥实验中规律一致;按照Ma=2.25的起动面积收缩比确定的喉道面积,使进气道在来流Ma≥2.51时具有自起动能力;而在稳定亚临界状态下具有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及形成类似于外压式的气动通道是进气道无回路迟滞现象的主要原因.
谢旅荣郭荣伟
关键词:航天推进系统混压式进气道风洞实验研究不起动再起动
双斜切双压缩面进气道进口波系结构的数值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双斜切双压缩面进气道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隐身性能。生成了这种三维进气道的计算网格,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双斜切双压缩面进气道进口波系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双斜切双压缩面进气道进口的流场特性,总结了斜切角、压缩角、来流马赫数等多种影响参数对进气道进口波系结构的影响规律。
何志强郭荣伟
关键词:进气道激波数值模拟
TBCC用轴对称进气道流量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为了满足组合动力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内良好工作,开展了组合动力轴对称进气道设计,提出了多种轴对称进气道变几何方案以实现进气道/发动机流量匹配。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各变几何机制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各方案优劣。结果表明:外压段溢流、内压段溢流及扩压段溢流均能实现进气道/发动机流量匹配;外压段溢流变几何机制较复杂,其中改变唇罩角度和移动部分中心锥时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较高,且移动部分中心锥时进气道压差阻力较小;内压段溢流各方案变几何机制相对简单,但溢流区域较大,斜激波易导致中心锥表面流动分离。其中采用外罩设置放气孔的形式时,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较高,压差阻力较小;扩压段溢流方案实现简单,溢流区域小,进气道性能较好。
王亚岗袁化成郭荣伟
关键词:轴对称进气道变几何数值模拟
一种分离流数值求解方法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以弯管内分离流场为例,根据分离区与未分离区的湍流动能差别较大的特点,提出了在分离区和未分离区采用不同的湍流模型来模拟流动的湍流效应,利用N-S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加速迭代的收敛,节省机时。
许承郭荣伟
关键词:分离流湍流模型
格栅对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和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1998年
给出了在进气道内加装格栅对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和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格栅明显地降低了S弯进气道出口二次旋流,且使原始单涡旋流消失,出口流场畸变度减小,进气道的雷达散射截面值显著降低,但同时也降低了进气道出口截面上的平均总压恢复系数。还给出了格栅几何尺寸的影响,及设计中如何选择格栅尺寸。
梁德旺郭荣伟赵明桂
关键词:S弯进气道隐身技术电磁散射格栅
双下侧定几何二元混压式进气道的流场特征和气动性能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针对一种冲压发动机用双下侧布局二元混压式进气道,利用经过试验验证的数值方法分析其流场特征和气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于起动马赫数2.25下一定反压范围内,由于气动喉道的出现使结尾激波系可以停留在收缩通道内;2)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大,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下降;而流量系数先上升,当激波贴口后基本保持不变;3)在一定迎角范围内,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提高,但当迎角增大至进气道不起动时,随着迎角的增大,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基本不变;4)随着侧滑角的增大,两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均是下降的。
谢旅荣郭荣伟
关键词:冲压发动机二元进气道数值仿真流场特性气动特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