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江

作品数:1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人民日报》编辑部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人民
  • 3篇人民日报
  • 3篇日报
  • 3篇《人民日报》
  • 2篇新中国
  • 2篇新中国成立
  • 2篇野战
  • 2篇野战军
  • 2篇政治
  • 2篇政治部
  • 2篇秘书
  • 2篇胡耀邦
  • 1篇东北解放战争
  • 1篇东北解放战争...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业
  • 1篇新闻业务
  • 1篇新中国成立前...
  • 1篇袁水拍
  • 1篇战役

机构

  • 3篇《人民日报》...
  • 3篇人民日报社

作者

  • 6篇钱江

传媒

  • 5篇世纪
  • 1篇百年潮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周赤萍与《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同志》一文
2017年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1年“九一三事件”爆发,开国中将周赤萍写的《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同志》(最初发表在1960年第8期《中国青年》杂志上,
钱江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林彪新中国成立
李庄:朝鲜战争报道第一人
2016年
开国大典报道中,《人民日报》抢得先机,在国内报业中最为全面、最具权威地进行了报道,占得了舆论先声。此后两个多月,又在关于毛泽东访问苏联的系列报道中不断地发出权威的声音,在1950年元旦社论中宣告了在这新的一年里全党、全国的主要任务。至此,《人民日报》已经在报道权威性方面居于全国报业的领先位置。当年5月,解放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将全国读者的关注点引向筹划中的台湾战役。
钱江
关键词:战争报道《人民日报》开国大典
胡乔木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人民日报》被引量:1
2014年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北平正式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发挥引导全党全国舆论的旗帜作用。党的机关报每日出版,永续不断。承担如此重责,不但需要久经锻炼和考验、富有经验和较高新闻业务水平的办报群体,而且需要一个富有能力和威望的负责人,代表中共中央领导人民日报社的工作。
钱江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中国成立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新闻业务
胡耀邦和第二任秘书郎宗耀
2017年
胡耀邦的一生中有过多位秘书。第一任秘书应该算华北野战军一兵团(后改称第十八兵团)政治部秘书贺明。但严格来说,贺明的组织关系在兵团政治部,主要分管胡耀邦布置的工作。胡耀邦的第二任秘书就是本文主人公郎宗耀。
钱江
关键词:胡耀邦秘书政治部兵团野战军主人公
《人民日报》与武训历史调查--新发现的袁水拍笔记揭开一个谜(四)被引量:1
2016年
批判《武训传》,报社突然领受任务 新中国建设在开国岁月的凯歌中行进,《人民日报》渐领国内舆论大潮。然而潮水汹涌,也会泥沙俱下,党的机关报在引领舆论进程中也会飞溅出与历史潮流不谐的浪头。1951年5月开端的对影片《武训传》的批判,引发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思想批判运动。即是一例,值得总结教训。
钱江
关键词:《人民日报》《武训传》历史调查袁水拍笔记
胡耀邦和他的第一位秘书
2016年
1948年8月,原来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政委的胡耀邦(1915—1989)调任在山西作战的徐向前兵团(即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从这时起,他有了比较固定的秘书。而且从这时起,秘书这个岗位就始终伴随胡耀邦,终其一生。胡耀邦的第一位秘书是贺明,原任晋绥军区机要股长,是太原战役开始前调来的。原来,胡耀邦刚到兵团的时候,安排了一位姓潘的秘书,因生病无法承担工作,这才调来了贺明。
钱江
关键词:太原战役华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