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土地利用宏观监测中国产卫星的变化信息提取方法评估
- 2013年
- 选取全国范围内5个地形各异的地区,针对中等分辨率的国产卫星影像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环境一号卫星(HJ-1)和北京一号卫星(BJ-1),采用多种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的分析评估。通过实验得出比值法较适用于CBERS-02B数据,大部分地区属性精度和面积精度可达70%以上;差值法较适用于HJ-1和BJ-1数据,属性精度和面积精度也可达70%以上。在实际的宏观监测应用中,可优化各种数据使用模式,组合运用针对各种数据的最佳方法进行变化信息提取。
- 杨莎莎闫敏张丽雷莉萍王昆
- 关键词:CBERS-02BHJ-1
- 遥感技术在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核查中的应用研究
- 土地变更调查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础上,实现一年一次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更新二次调查数据库,准确掌握每年度全国各类土地的实际变化情况,保证二调成果的观势性。以全国范围内建设用地增加较突出的四个区县(天津北辰区、河南荣阳...
- 闫敏张丽燕琴李亚楠
- 关键词:土地变更调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面向对象
- 国产卫星数据在土地利用现状宏观监测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环境减灾一号卫星(HJ-1)、北京一号卫星(BJ-1)和中巴资源卫星02B星(CBERS-02B)3种国产卫星图像,选取全国范围内6个地形各异的地区,进行了土地利用宏观监测分析评估。采用多种现状信息提取方法,从分类方法、样本数量和特征数据对分类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最大似然法简单易行,精度较高且稳定;面向对象法可明显提高HJ-1图像和BJ-1图像的分类精度。基于最大似然法,CBERS-02B图像样本数为50时,分类精度趋于稳定,且Kappa系数可达0.8以上;HJ-1图像和BJ-1图像样本数达60时精度趋于稳定,Kappa系数可达0.7以上。增加NDVI,DEM等特征数据可提高CBERS-02B图像分类精度,增加DEM特征数据可提高HJ-1图像和BJ-1图像分类精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每2-3年1次的土地利用宏观监测时,为了保证在全国范围内都能获取有效数据,可综合考虑多种中分辨率国产卫星数据的综合应用,本文的结论为宏观监测提供了监测精度和技术方法上的科学参考依据。
- 闫敏张丽燕琴闫冬梅尤淑撑
-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
- 海南青皮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评价分析
- 2024年
- 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潜在的重要影响,定量评价人类活动干扰对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结合社会、经济、外业调查数据,利用熵值法和“N-E-S”(自然(Nature)、经济(Economy)、社会(Social))模型,构建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海南青皮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强度评价分析。2017—2020年间,青皮林保护区及不同实验区范围内,林地面积减少幅度最大,且距离保护区越远,面积减少幅度越大;人类活动干扰主要来自旅游、农业用地、居民点用地等开发活动频繁的东部地区,在保护区内部以及不同范围实验区内,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以低等级为主,保护区内部干扰强度稍有增加,0—3 km实验区范围内干扰强度下降,3—6 km范围内干扰强度增加最多。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省级保护区的进一步督察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后续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撑。
- 张晓倩穆晓东闫敏闫敏
- 关键词:熵值法
- 卫星双向与北斗共视远程时间比对方法比较研究
- <正>卫星双向时间传递是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时间比对方法之一,导航卫星共视时间比对是目前最为普及最易实现的远程比对方法。本项目在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与北京两地之间采用卫星双向和北斗共视两种比对方法进行远程时间比对比较研究,...
- 张虹闫敏广伟
- 文献传递
- 特定目标识别技术在土地核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文章针对新增建设用地信息提取中的伪变化图斑,进行特定目标(如高尔夫球场和大棚)的自动识别,以保证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核查工作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实验数据采用天津市静海县和山东省寿光市子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立多特征及形态学运算相结合的自动识别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目标识别结果克服了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容易发生的误判现象,保证了特定目标识别结果的完整性,为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核查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 闫敏张丽燕琴高莉
-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大棚
- 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变化趋势研究(2000年~2010年)被引量:25
- 2014年
- 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特有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它对全球气候的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利用2000年~2010年MODIS NDVI时序数据提取青藏高原植被物候指标,分析植被物候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返青开始时间集中在5月~6月份,从9月中旬开始结束生长,部分区域10月份生长季结束;2整个青藏高原地区从东到西,随着海拔升高生长季返青期逐渐推迟;3冬季气温(12月~2月)适当升高,使植被生长开始时间提前,且冬季气温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要高于春季气温;夏季气温升高,使植被提前进入生长衰退期;秋季气温升高,降水增加使植被的枯黄期推迟。
- 刘双俞张丽王翠珍闫敏周宇鹿琳琳
- 关键词:青藏高原归一化植被指数草地
-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预测被引量:7
- 2013年
- 以1993年、1999年、2006年和2010年四期Landsat遥感数据为基础,应用混合分类法对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进行分类,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四种常用景观指数分析了漓江流域近20a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针对研究区近20a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应用CLUE-S预测模型对漓江流域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在近20a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面积退化明显,建设用地与耕地所占比重不断增加。通过对四期TM数据进行景观分析,发现研究区内景观优势度减小,破碎度增加,由此认为研究区内生态环境正在逐步退化,这主要与漓江流域水源林地遭到不断砍伐以及人类经济活动有关。基于历史土地利用数据用CLUE-S模型对漓江流域2020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发现林地面积继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该模拟结果可为漓江流域经济发展、土地规划及生态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 周玲张丽许君一闫敏李通
-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分析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