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旭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山洪
  • 4篇水流
  • 3篇灾害
  • 3篇暴雨
  • 2篇山洪灾害
  • 2篇水沙
  • 2篇坡面
  • 2篇河道
  • 2篇河段
  • 2篇洪灾
  • 2篇暴雨山洪
  • 1篇地貌
  • 1篇地貌特征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陡坡
  • 1篇沿程变化
  • 1篇易发区
  • 1篇有限体积
  • 1篇有限体积法
  • 1篇雨量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0篇闫旭峰
  • 7篇王协康
  • 3篇刘兴年
  • 3篇易子靖
  • 2篇周苏芬
  • 2篇黄尔
  • 1篇狄靖月
  • 1篇金建立
  • 1篇包红军
  • 1篇杨兴国
  • 1篇杨青远
  • 1篇徐辉
  • 1篇曹志翔
  • 1篇刘同宦
  • 1篇鲁恒
  • 1篇邢会歌

传媒

  • 4篇工程科学与技...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陡坡条件坡面薄层水流沿程变化及水流阻力计算被引量:4
2011年
基于系列陡坡水槽条件不同坡面粗糙程度薄层水流试验,测试分析了坡面薄层水流运动参数沿程变化,并进一步讨论了坡面水流阻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光滑坡面条件同一流量流速随坡长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较粗床面或较陡坡面流速沿程出现了峰谷变化;由于陡坡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参数呈现沿程变化的特征,因而传统意义上常用的平均水力参数法计算水流阻力已不适宜于陡坡条件,基于沿程水流阻力计算的方法更加可靠。
易子靖闫旭峰黄尔刘兴年王协康
汶川震后“8.20”暴雨山洪灾害特征分析
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汶川县造成极为严重的地表破坏,产生了大量松散堆积体。近年来,受强降雨作用,汶川县频繁发生山洪水沙灾害。本文从Strahler面积高程分析法出发,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流域地貌特征,结合201...
邓志远王以逵闫旭峰王协康
关键词:地貌特征山洪灾害
文献传递
山区宽窄相间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山区河道受地质条件及河床演化的影响,其平面形态常呈现宽窄相间的渐变形态特征,采用贴体坐标法剖分正交贴体曲线网格求解域,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以SIMPLER计算程式求解耦合方程,建立山区宽窄相间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将模型计算值与宽窄相间水槽水流试验实测值及水动力学SMS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宽窄相间河道平面二维水流运动特性,宽窄相间河道河宽渐变将引起水深和流速的变化,在河道最窄处水深降到最低,流速最大;在河道最宽处水深达到峰值,流速最小。
周苏芬易子靖闫旭峰杨青远王协康
关键词:有限体积法
基于数据驱动的山区暴雨山洪水沙灾害易发区早期识别方法研究
2024年
针对山洪灾害防治研究工作中只关注暴雨-洪水的作用,忽视泥沙淤积导致的洪水-泥沙耦合致灾的问题,重建考虑松散固体物源储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子体系,面向山区小流域复杂下垫面环境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多重共线性检验计算影响因子贡献度指标,通过不同类型的贡献度-集成学习耦合算法对阿坝州5250条小流域山洪水沙灾害易发度进行识别,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山区暴雨山洪水沙灾害早期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山洪水沙灾害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聚集性,影响因子特定区间对于灾害发生具有更高敏感性,部分影响因子对于灾害发生的敏感性规律具有相似性。阿坝州东部、中南部部分地区以及西北部少部分地区为高易发区,与固体物源累积高频区较为接近,洪水-泥沙耦合致灾概率相对较大,较低和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阿坝州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与固体物源累积高频区重叠度较小,洪水在致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可能性相对较大。相对于山洪风险调查评估研究结果,基于数据驱动的山洪水沙灾害易发性早期识别结果的高易发区灾害密度更大,高风险覆盖度提高23.2—45.4个百分点。
刘海知徐辉徐辉宋巧云包红军闫旭峰鲁恒杨寅
植被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基于系列坡面流试验,研究了植被条件对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流量与坡度条件下,由于柔韧植被的阻水作用,光面条件下的流速远大于柔韧植被作用的流速,随着植被刚度及密度的增加,坡面流流速、弗劳德数呈现递减趋势。由于植被阻水及水流混掺效应,Darcy-Weisbath阻力系数基本随雷诺数增大而增大,而一般研究认为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由此表明,坡面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并不存在单调的递增或递减关系,而与坡面糙度单元组成存在较强的依赖关系。
闫旭峰周苏芬黄尔刘兴年王协康
关键词:坡面流水动力特性
山区河流宽窄相间河段山洪水沙输移2维数值试验被引量:2
2021年
山区河流山洪过程常挟带大量泥沙,并引发河床剧烈变形,尤其是宽窄相间河段河床急剧调整、水位陡涨极易增加展宽河段洪水淹没风险。研究山洪演进的水沙输移及河床变形对于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维水沙动力学数值试验探究上游来沙变化条件下,宽窄相间河段水沙输移及河床变形过程。结果表明:当上游来沙充足时,洪水携带泥沙在展宽段淤积、缩窄段冲刷,河床在泥沙输移过程中整体上抬;当上游没有来沙时,河床整体呈现下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河道饱和输沙导致河床整体淤抬,从而导致上游水位陡涨增加水面比降,床面切应力变大,从而提高河道输沙率,而宽窄河段床面起伏增大床面形态阻力,促使上游水位上涨;泥沙来量较少时,河床冲刷为主,水位下降,水面比降趋于变缓。
闫旭峰许泽星孙桐王协康
关键词:山区河流
山区宽窄相间河段输水能力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22年
输水能力变化直接影响河段行洪安全,当输水能力不足时,洪水风险陡增。影响河道输水能力的因素众多,如:床沙粒径引起河床粗糙度变化,植被等障碍物产生拖曳阻力等,但目前对边界变化影响河段输水能力机理和规律研究较少。受到地形地貌影响,山区河段河宽变化较为常见,本文采用平面2维水流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窄段–宽段河宽比(窄宽比)和下游水位变化条件下山区宽窄相间河段水流运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宽窄相间河段整体表现为宽段壅水、窄段跌水;当缩窄段弗劳德数Fr>1,河段由急流转变为缓流,在窄段下游附近形成淹没式水跃。下游出口为低水位时,随窄宽比减小,跌水–壅水–水跃分区效应越显著,展宽段水头损失急剧增大,由此降低了宽窄相间河段的输水能力;随出口水位增加,跌水–壅水效应减弱、水跃消失,展宽段水头损失变小,河宽变化影响降低,显著提高宽窄相间河段输水效应。出口水位变化对展宽与缩窄水头损失比峰值随着河道窄宽比的降低而增大,最大值为6;窄宽比变化条件下,出口水位变化对展宽与缩窄水头损失比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且水头损失比峰值相对应的水位随着窄宽比增大而降低。研究从机制上厘清了宽窄相间河段水位及流速沿程分布和水头损失特征,可为山区河流水沙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闫旭峰姚致东徐辉旦增平措
关键词:输水能力数值模拟
暴雨山洪灾害预警指标计算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山区河流受地形地貌及降雨过程影响,洪水具有显著的陡涨、陡落过程,这种短历时陡涨过程极大缩短了沿河居民的有效安全转移时间,给山洪灾害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山洪预警预报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为水位预警和雨量预警。由于山区洪水历时短且监测站不足,水位预警在国内应用较少,传统流量反推法常以雨洪同频计算预警雨量,预警结果多出现漏警,不能满足防御山洪灾害的实际需求。为提高暴雨山洪的预警精度及预警时长,提出了基于洪水上涨率判定法和实时累积雨量法两种计算预警指标的方法。以四川省金沙江支流中都河流域“8·16”山洪灾害为例,依据不同预警方法的预警准确性与预警时长,探讨了这两种方法与传统水位流量反推法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水位流量反推法的预警精度较低,难以达到预期的预警效果;洪水上涨率判定法的预警精度较高,但该方法的预警时长受洪水涨退特性影响,对延长预警时长有一定影响;采用基于小流域场次洪水与降雨过程变化关系的实时累积雨量法其结果均未出现漏警,且有效延长了预警时长,若以山洪灾害技术要求的预警时长30 min为准,提出的两种方法延长预警时长基本超过30%,满足预警要求。因此,建议在设定累积雨量阈值的基础上,结合洪水上涨率进行灾害预警,以便更为有效地提高山洪灾害的预警准确率。
杨坡许泽星闫旭峰王协康
关键词:山洪灾害
渐变河道水流结构及局部水头损失特性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河宽渐变是天然河道的普遍形态特征。运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测量了渐变河道模型的水流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渐变河道形态对水流结构影响明显,在渐缩段和渐扩段产生二次环流,前者影响效应大于后者,且方向相反。基于SMS水动力学模型对渐变河道水流特性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并计算分析了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沿程的变化规律。
闫旭峰易子靖刘同宦刘兴年王协康
关键词:水流结构SMS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发展过程机理与模拟技术研究构想被引量:7
2022年
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分布有丰富的冰碛土物源,其历史成因复杂、物质结构多变、力学性能差异大,在降雨和冰雪消融作用下常有滑坡失稳发生,冰碛土滑坡碎屑物进入沟道与水流掺混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是高原地区防灾减灾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川藏铁路工程及重大水电开发等面临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的巨大威胁,因此,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国家重大需求。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是一个级联放大的链式灾害过程,涉及滑坡起动、运动性态转变、沿程侵蚀放大、多期堵江叠加、溃坝水沙耦合等复杂动力演化机制,尤其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的动力形成、溃决冲刷及洪水演进等方面存在机理不清、模型不准、模拟技术缺乏等问题,亟需开展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过程的复杂动力学机制、控制性理论模型及全过程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形成与溃决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研究方面:1)复杂气象条件下冰碛土力学性能演化;2)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动力灾变过程与运移模型;3)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形成机理与仿真模拟;4)冰碛土堰塞坝冲刷溃决机理与流道拓展过程;5)下游河道水沙互馈作用机制与洪水演进模拟。同时,开展了大量前期探索和研究工作,初步揭示了冰碛土滑坡—泥石流运移与多期堵江机制,构建了考虑水流侵蚀与溃口边坡间歇性崩塌的堰塞坝溃决演化模型,并探讨了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坝灾害链演化过程模拟方法。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弄清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过程的复杂动力学机制,构建灾害链过程的控制性理论模型,开发全过程数值模拟系统�
杨兴国曹志翔邢会歌金建立李海波范刚叶飞闫旭峰
关键词:冰碛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