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鹤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动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熊猫
  • 3篇病例
  • 2篇原虫
  • 2篇肉垂
  • 2篇死亡病例
  • 2篇疟原虫
  • 2篇圈养
  • 2篇肝炎
  • 1篇毒力
  • 1篇毒力试验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珍稀
  • 1篇肾脏
  • 1篇梭菌
  • 1篇梭菌病
  • 1篇器官
  • 1篇球虫
  • 1篇圈养大熊猫
  • 1篇雉鸡

机构

  • 10篇北京动物园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药品...
  • 1篇北京海洋馆

作者

  • 10篇闫鹤
  • 9篇张成林
  • 7篇杨明海
  • 4篇贾婷
  • 4篇刘燕
  • 3篇普天春
  • 3篇张金国
  • 2篇尹君
  • 2篇罗毅
  • 2篇佘锐萍
  • 2篇夏茂华
  • 2篇丁叶
  • 2篇郑常明
  • 2篇原蕾
  • 2篇吴秀山
  • 2篇李莹
  • 1篇李睿文
  • 1篇龚光建
  • 1篇田纪景
  • 1篇佘瑞萍

传媒

  • 4篇野生动物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兽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橙冠鹦鹉感染C型产气荚膜菌死亡一例
C型产气荚膜菌为革兰染色阳性菌,粗短大杆菌,大小(1~1.5)μm×(3~5)μm.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排列,偶见链状.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芽胞直径不大于菌体,在一般培养时不易形成芽胞,C型气荚膜菌产生β毒...
刘金鹏刘燕闫鹤杨明海夏茂华
关键词:疾病诊断
麋鹿发生C型魏氏梭菌病被引量:7
2012年
北京动物园麋鹿发生C型魏氏梭菌病。饲养环境:饲养场位于北京西北部昌平区明陵镇北,占地约13 hm^2,饲养麋鹿等30多种动物,麋鹿为半散养。流行特征:2011年1月5日发现多只麋鹿死亡,发病突然,临床症状不明显,连续5 d均有死亡,死亡率达75%,饲养场内其他动物没发病。尸体剖检:尸体肚胀,天然孔干净,胃、肠道胀气,小肠黏膜、心外膜下、肺等组织有颜色不均、大小不等的紫色斑点。病理组织学:心肌、脾、肾、胰腺、十二指肠等均表现充血、出血、坏死等炎性变化。病原特性:肠内容物涂片可见两端钝圆的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培养有双层溶血环,病菌在电镜下呈棒状,可致小白鼠死亡,PCR检测为C型魏氏梭菌,对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哌酮敏感。结论:依据上述检测结果,确认本次麋鹿发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魏氏梭菌是条件致病菌,主要是毒素引起组织变化。调整好高能量饲料和纤维饲料的结构,提供好的环境,保证动物健康和减少发病。
张成林刘燕闫鹤普天春佘瑞萍杨明海贾婷张金国
关键词:麋鹿魏氏梭菌病
残疟原虫致肉垂鹤和蓝鹤死亡病例被引量:1
2014年
肉垂鹤(Bugeranus caruneulatus)又名吐绶鹤,是非洲鹤类中最高大的一种,现存数量约8000只,其保护级别为CITESⅡ,IUCN濒危。蓝鹤(Anthropoide paradiseus)被誉为天堂鹤,是非洲特产的一种鹤。
贾婷张成林罗毅杨明海闫鹤郑常明
关键词:鹤类死亡病例肉垂疟原虫IUCN濒危
9例大熊猫肝脏和肾脏的器官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解发病死亡的大熊猫肝脏、肾脏的器官病理学变化特点,本研究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9例发病死亡的大熊猫肝脏和肾脏的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同时检测观察HBV和HEV抗原在大熊猫肝脏、肾脏组织内的分布定位。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9只大熊猫的肝脏和肾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变。肝脏主要表现为淤血、水肿,严重的有出血变化。肝细胞普遍变性,散在单个性坏死或多发性局灶性坏死,个别出现大片坏死、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胆管增生、肝细胞萎缩、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含铁血黄素沉着等变化。肾脏主要表现为肾球囊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肾小管内出现蛋白管型,间质程度不同的纤维化和程度不同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发现,9只大熊猫HBV和HEV的阳性检出率比较高,但各例肝肾组织内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信号的强弱不尽相同。Mallory三色染色结果显示,9只大熊猫的肝脏和肾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上述结果表明,大熊猫的肝脏和肾脏普遍存在炎症病变,而且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性病变。这些病变的发生可能与肝炎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丁叶普天春佘锐萍张成林闫鹤尹君田纪景张金国李睿文李文贵
关键词:大熊猫肝脏肾脏肝炎
圈养大熊猫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ELISA、巢式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动物园保存的大熊猫组织材料和部分现存活个体的粪便、血清等样品进行戊型肝炎病毒抗原调查。调查发现在死亡大熊猫肝脏组织中戊肝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为88.9%(8/9),肾脏的阳性检出率为85.7%(6/7)。现活体动物的粪便、血清抗原检查没有出现阳性结果。结果说明死亡大熊猫曾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现有个体中没有戊肝病毒感染。
张成林丁叶闫鹤普天春佘锐萍尹君杨明海张金国
关键词:大熊猫ELISA
大熊猫小肠扭转死亡的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北京动物园一只健康亚成体大熊猫突发急腹症,临床出现典型的疼痛症状。经过抢救无效,12 h后死亡。剖检发现小肠扭转360度,肠腔内大量出血。病理诊断为肠道凝固性坏死。肾脏、胰腺、脾脏、心脏和肺脏等器官出现相应的病变。与其他大熊猫嬉戏打闹可能是该大熊猫小肠扭转发生的诱因,继发肠道坏死和肠道出血致使其在短时间内死亡。大熊猫小肠扭转的诊断需要根据临床资料和临床症状并结合病史进行分析和诊断,可借助超声波和X线进行诊断。确诊后不宜采取保守疗法,应该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夏茂华张成林闫鹤刘燕
关键词:大熊猫小肠扭转
残疟原虫致肉垂鹤和蓝鹤死亡病例
本研究中寄生于幼肉垂鹤和蓝鹤的血孢子虫与北京动物园之前发现的感染黑颈鹤和丹顶鹤的血孢子虫无论从临床症状、发病时间、地点还是病理剖检变化,血涂片、组织印片病原学形态都极为相似,PCR检测cytb序列则与之前100%匹配,证...
贾婷张成林罗毅杨明海闫鹤郑常明
关键词:流行病学
几种圈养珍稀雉鸡H5N1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家禽对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多有报道,但现有的禽流感疫苗对野生禽类的有效性尚所知甚少。本文以白冠长尾雉、蓝鹇、红腹锦鸡、白腹锦鸡4组野生雉鸡类为研究对象,以家鸡为对照,进行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免疫。利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实验,分别在首免日、免后10 d、20 d、40 d、60 d、90 d及120 d监测禽类免疫后抗体水平变化。结果显示,4组野生雉鸡类均在疫苗接种后产生禽流感抗体,且达到具保护力的抗体水平。通过免疫后抗体水平的跟踪研究,证明商品化禽流感疫苗对野生雉鸡类动物有效。
李莹吴秀山张成林刘燕闫鹤杨明海原蕾
关键词:抗体水平
白鳍鲨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被引量:4
2010年
从北京海洋馆死亡的白鳍鲨腹腔脓液和心血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经生理生化、培养特性、16S rRNA序列鉴定为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以16S rR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普罗菲登斯菌属模式株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分离菌株与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模式株DSM4542的同源性最近。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氨曲南、头孢曲松、磷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呋辛钠、诺氟沙星、头孢哌酮敏感。毒力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可致小鼠死亡。
陈永林张成林闫鹤张晓燕李伟杰
关键词:药敏试验毒力试验
一例大食蚁兽感染艾美耳球虫的报道被引量:2
2013年
在对北京动物园从南非引进的大食蚁兽进行检疫时发现粪便中有大量球虫卵囊,经鉴定为艾美耳球虫Eimeriaescomeli(Rastegaieff,1930)Levine and Becker,1933。从大食蚁兽新排出的粪便中收集卵囊并进行分离培养,卵囊经28℃孵化8 d可完全孢子化。卵囊多为椭圆形或亚球形,卵囊壁粗糙,呈棕黄色,无卵膜孔。卵囊的大小为长20.9±2.59μm,宽18.7±2.25μm,形状指数为1.1±0.07。卵囊壁厚度为1.1±0.18μm,分两层,外层厚,棕黄色的卵囊壁有放射状条纹,内层膜较薄,并且松散。卵囊内常有残体。孢子囊呈长卵圆形,轻微不对称,有斯氏体。大小为5.5~10.8μm×3.4~5.6μm,平均8.68μm×4.21μm。子孢子长形,平行排列,头尾相对。
贾婷龚光建吴秀山张成林杨明海李莹闫鹤原蕾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卵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