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兴忍

作品数:37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文学
  • 6篇艺术
  • 4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女性
  • 12篇女性主义
  • 7篇女性主义批评
  • 7篇文学
  • 7篇服装
  • 5篇艺术
  • 5篇文化
  • 5篇服装设计
  • 4篇性文学
  • 4篇叙事
  • 4篇女性文学
  • 4篇文学批评
  • 3篇中国服装
  • 3篇中国服装品牌
  • 3篇日常生活批判
  • 3篇日常生活批判...
  • 3篇审美
  • 3篇文本
  • 3篇文学批评实践
  • 3篇国服

机构

  • 16篇武汉纺织大学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 9篇武汉科技学院
  • 8篇东南大学
  • 2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7篇陆兴忍
  • 1篇黄卫星
  • 1篇凌继尧
  • 1篇刘绍芳

传媒

  • 4篇服饰导刊
  • 3篇湖北社会科学
  • 3篇湖北大学学报...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写作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黑河学刊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高等函授学报...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大学艺...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特色艺术审美经验教育与批评——以熊秉明先生的《看蒙娜丽莎看》为例
2011年
审美经验在艺术教育与批评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艺术教育与批评普遍存在审美经验维度缺失的情况,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与批评强调审美感悟和体验的诗意化传达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的艺术审美经验教育与批评:在具体的批评过程中,既从特定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艺术文本进行分析、阐释和评价,又要努力传达源自文本鲜活的美感体验和审美肌质,实现艺术教育与批评的体验性、审美性和思辨性、学术性的融合。
陆兴忍
关键词:审美经验艺术批评艺术教育
论席勒的激情观被引量:3
2005年
席勒的《论激情》和散见于各篇的关于激情的言说,不仅对当时文坛中不表现人性的真相的新古典主义创作和为了激情而激情的创作进行了反驳,而且对激情的类型,激情的表现,激情对于人性完善的意义,激情与悲剧、崇高的联系进行具体和深入的阐述。其激情观将激情与悲剧性、崇高联系起来,拓展了三者的内涵,扬弃了柏拉图激情神附和郎吉弩斯将激情“神化”的倾向,将激情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把激情从形而上学的玄学领域回归于审美领域,回归于人的生活世界,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下的意义和价值。
陆兴忍
关键词:席勒激情悲剧崇高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
2008年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经过20世纪90年代高歌猛进式地讨伐和清理文本和文化中的男性中心观念和正本清源式地梳理和重评现当代女作家作品之后,进入了后兴奋期,既无法达到以往的高度也难以产生以往的轰动和震撼效应。单纯的文本批评已难以引起批评的兴趣,然而又苦于找不到新的话语生长点来弥补单一的性别视角带来的批评效果的单调、单薄,只好在对西方最新的学术成果的追踪和研究中掩盖和代替本土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后继乏力和自主创新.
陆兴忍
关键词:兴奋期生长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自我迷失——就实践美学问题与章辉博士商榷
2007年
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不仅正视变化了的审美文化现象,而且注意批判地吸收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思想资源以完善实践美学。章辉博士对此视而不见,这恰恰体现了他在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自我迷失:热衷于追随西方新兴思想资源却对之缺乏必要的审视和反思,推崇西方思想资源却低估、甚至否认经中国本土发展的思想资源,如实践美学,从而使其分析和判断有失清醒、冷静和公允。
陆兴忍
关键词:实践美学实践本体论自我迷失
论贺晓晴《花瓣糖果流浪年》的当代女性意识被引量:2
2003年
不同于以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 2 0世纪 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 ,专注于都市白领女性生活体验的书写 ,贺晓晴的小说《花瓣糖果流浪年》把笔触伸向处于社会底层、流浪他乡的打工妹 ,展现打工妹韩月晴在七年流浪中 ,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2 0世纪 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疏于凸显底层劳动妇女生存境遇这一叙事盲点 ,丰富了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画廊。
陆兴忍
关键词:女性意识
一支红杏出墙来——《围城》语言变异浅析被引量:1
1999年
小说《围城》中存在着大量的词语反常搭配、词语语义转换、不合逻辑句子的运用等语言变异现象,这些并非是作者任意违反通常的语言规范或另造出一种新的语言来哗众取宠、猎奇求新。作者采用变异的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丰富深厚的社会内涵,使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
陆兴忍
关键词:《围城》语言变异陌生化语义转换审美信息
走向女性主义日常生活诗学——论日常生活对女性主义批评的意义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在经过1990年代高歌猛进式地讨伐和清理文本和文化中的男性中心观念和正本清源式地梳理和重评现当代女作家作品之后,进入了后兴奋期,既无法达到以往的高度也难以产生以往的轰动和震撼效应。单纯的文本批评已难以引起...
陆兴忍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女性文学文艺批评
文献传递
《白雪公主》叙事的时代伦理转换
2015年
每一个时代都根据这一时代的趣味创作或改写童话。白雪公主叙事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人们热爱而常谈的故事题材,近两三年不断上映的白雪公主题材电影激起人们对白雪公主叙事的新关注。就电影文本《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和此前多个白雪公主叙事进行比较解读,从作家伦理取向的现代转换、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时代伦理转换、读者接受视野中的时代伦理愉悦三个层面对白雪公主叙事的时代伦理转换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优秀的白雪公主叙事都能突破前作的影响焦虑成功地传达出符合时代伦理需要的创意,从而使经典叙事在保有原有的记忆的同时又焕发出时代的生机。
陆兴忍
关键词:白雪公主叙事伦理学重写创意
试论审美活动主体间性的交流形态
2010年
在审美活动中,欣赏者、艺术作品、艺术家和世界共同构成了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使审美活动由审美价值关系中审美主体(欣赏者)的单个主体活动转向了多个主体间的交互作用,体现了审美活动的主体间性。审美活动主体间性的交流形态,主要体现为审美活动中的多个角色的多重对话和交往,它是"我"和"你"的交流,是多个主体的交流,并且是主体间多种方式的交流。
黄卫星陆兴忍
关键词:审美活动主体间性
中国服装品牌民族文化创意之中国梦诠释——以NE·TIGER东北虎服装设计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NE·TIGER服装品牌在民族工艺的时尚化、民族文化的审美化、民族创意的自觉化方面做了卓越的探索和贡献,达成了中国服饰艺术的中国梦诠释。NE·TIGER中国梦的诠释启示着中国服装品牌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进行创新以实现服装设计时尚的民族性、民族的时尚性,从而与外来的服装设计相区分而获得新异性与独创性,实现中国服装传统文化创意的产业化发展,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陆兴忍
关键词:NE·TIGER中国梦服装品牌民族工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