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娜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青光
  • 9篇青光眼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小梁
  • 4篇切除术治疗
  • 4篇小梁切除
  • 4篇小梁切除术
  • 4篇闭角
  • 4篇闭角型
  • 4篇闭角型青光眼
  • 4篇超声
  • 4篇超声乳化
  • 3篇手术
  • 3篇急性
  • 3篇急性闭角型
  • 3篇急性闭角型青...
  • 2篇引流
  • 2篇原发性
  • 2篇植入

机构

  • 13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3篇陈丽娜
  • 5篇邹吉新
  • 3篇崔明月
  • 3篇夏建平
  • 2篇李胜
  • 2篇祁媛媛
  • 2篇张立军
  • 1篇李添天
  • 1篇徐东风
  • 1篇董方田
  • 1篇王树纲
  • 1篇张繁友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眼科学报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选择外伤性青光眼40眼,随机分为两组。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组(A组,21眼)和小梁切除术组(B组,19眼),末次随访时间术后1年,分别对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远期随访A组术后平均眼压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术后绝对成功率和失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绝对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A组失败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相对简便、安全、微创、学习曲线短,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陈丽娜邹吉新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外伤性青光眼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选择外伤性性青光眼40眼,随机分为两组.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组(A 组,21眼)和小梁切除术...
陈丽娜邹吉新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外伤性青光眼
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被引量:1
2020年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急症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是常见致盲性眼科疾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因素有原发性及继发性,明确判断病因是治疗的关键。回顾分析1例以眼部急性青光眼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特殊葡萄膜炎患者,讨论疾病的诊疗思路、发病原因及鉴别诊断。
陈丽娜靳琳张立军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
超声乳化联合瞳孔再造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2021年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瞳孔再造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0眼,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超声乳化联合瞳孔再造术组(A组,30眼)和超声乳化组(B组,30眼)。末次随访时间术后1年,分别对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房角、瞳孔大小及畏光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矫正视力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1个月两组眼压无差异,术后6个月、1年A组眼压明显低于B组。A组房角开放的范围明显高于B组。A组瞳孔明显小于B组。A组畏光评分明显低于B组。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选择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瞳孔成形术进行治疗,疗效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
陈丽娜王爱波
关键词:青光眼超声乳化
缝线引导下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2024年
目的:比较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缝线引导下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06/2022-06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晚期POAG合并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其中26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A组),27眼行缝线引导下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使用降眼压药水数量。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wk, 1、3、6 mo眼压均低于术前(均P<0.017)。两组前房出血并发症比较有差异(P<0.05),浅前房和脉络膜脱离比较无差异(均P>0.05)。术后6 mo两组患者BCVA(LogMAR)比较无差异(A组:1.29±1.19,B组:0.78±1.01,P=0.098),抗青光眼药物数量比较无差异[A组:0 (0, 2.75)种,B组:0 (0, 1)种,P=0.209]。术后6 mo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无差异(Z=0.448,P=0.654)。结论:缝线引导下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与小梁切除术相当。
陈丽娜靳琳孙露丹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手术
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7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法分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组(A组,36眼)和小梁切除术组(B组,34眼)。术后2年,分别对2组术后视力、眼压、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χ2=2.267,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而远期随访A组术后平均眼压明显低于B组(t=1.954,P<0.05)。A组术后成功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改善患者视力,较小梁切除术更有效,控制眼压,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陈丽娜邹吉新
关键词:青光眼引流阀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在青白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在青白联合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在青白联合手术中植入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术后1、3 d,1周及1、6个月随访,记录患者视力、眼压(IOP)、前房深度(ACD)、局部用药数量、滤过泡及种类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各个时间段IOP均低于术前,术后ACD高于术前,术后视力优于术前,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功能性滤过泡18例,手术完全成功率72%,条件成功率28%。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用于青白联合手术中安全、可靠。
陈丽娜邹吉新李添天
评价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眼科2012年12月—2014年7月期间共计10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平均年龄(54.1±13.9)岁,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最佳矫正视力0.01~0.5,平均(0.05±0.26)。其中高血压43例,糖尿病3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30例。在研究对象中,将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总治疗次数大于1次的患者记为多次治疗组,平均年龄(58.8±6.9)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总治疗次数为1次的患者记为单次治疗组,平均年龄(55.6±7.5)岁,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结果该研究发现单次治疗组与多次治疗组的病程以及有效率分别为[(2.5±1.2)个月、95%]、[(4.8±2.4)个月、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认为多次使用氩离子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容易造成损伤黄斑区的锥体细胞和上皮细胞,形成瘢痕,造成治疗疗效下降。
李胜夏建平陈丽娜崔明月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临床疗效
高速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观察高速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后段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岁以上且有Ⅱ级以上晶状体浑浊伴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81例(86眼),采用高速玻璃体切割系统行前后节联合手术。其中男性43例(46眼),女性38例(40眼),平均年龄(72.1±10.5)岁(60~83岁)。患者术前均行眼科常规检查、A/B超声检查及人工晶体度数测定。患者行23G微创切口穿刺后,先闭合眼内灌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保留前房粘弹剂,行Resight非接触式广角镜系统下高速玻璃体切割,术后行硅油或C3F8或眼内灌注液填充。观察患者视力改善状况、眼底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0±12.6)min(35~65 min)。86只眼中,术后视力提高者80只眼(93.0%),不变者5只眼(5.8%),视力下降者1只眼(1.2%)。术后角膜水肿者10只眼(11.6%),前房反应25只眼(29.1%),经对症处理1周后均明显缓解。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有Ⅱ级以上晶状体浑浊且需要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釆用高速玻璃体切割并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可在术后快速提高视力,且较少发生并发症。
夏建平崔明月祁媛媛陈丽娜李胜董方田
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80眼),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40眼)。A组采用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B组采用传统3.0 mm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末次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平均超声能量(AVE)、有效超声时间(EP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厚度、散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矫正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VE低于B组,EPT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内皮计数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1周角膜厚度均高于术前,且B组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3个月的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组SIA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可减轻内皮损伤轻和手术源性散光,值得临床应用。
陈丽娜张立军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微切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