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会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5篇抽动
  • 5篇抽动障碍
  • 3篇神经精神
  • 3篇自身免疫
  • 3篇儿童抽动障碍
  • 2篇血清
  • 2篇神经精神障碍
  • 2篇球菌感染
  • 2篇自身免疫反应
  • 2篇链球菌
  • 2篇链球菌感染
  • 1篇多动障碍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研究
  • 1篇智力低下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精神疾病
  • 1篇酸钠
  • 1篇听觉

机构

  • 6篇成都市儿童医...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钟佑泉
  • 6篇陈会
  • 5篇吴惧
  • 5篇周文智
  • 3篇孙明霞
  • 2篇何志旭
  • 1篇胡文广
  • 1篇吴梅
  • 1篇牟启蓉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链球菌感染的儿童抽动障碍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通过筛选符合PANDAS临床诊断标准的TD患儿,并制作动物模型以期明确GAS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为部分TD患儿的病因。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微量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007年3至6月在成都市儿童医院神经精神专科门诊及住院的被确诊为TD患儿80例(TD组,n=80)和同期在儿童医院儿保科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n=40)的抗链球菌抗体(anti-streptococcal antibody)中ASO,ADNB及AB-GA。按PANDAS诊断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患儿。将12只健康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ANDAS血清组(4只)、正常血清组(4只)、生理盐水组(2只)、创伤组组(2只)。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PANDAS患儿血清、正常儿童血清、生理盐水分别注入大鼠纹状体(12μl/只/次),2只不予注射为创伤组。连续5天观察和录像记录4组大鼠舔前爪、摇晃前爪、摇头、空咀嚼等刻板动作的次数,并加以比较;在光镜下比较大鼠脑组织HE染色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组大鼠纹状体ABGA并加以比较。结果1.80例患儿中有9例符合PANDAS诊断标准;2.PANDAS血清组大鼠刻板动作次数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生理盐水组和创伤组(分别依次为43.0±8.3,25.0±6.8,11.0±2.4和11.0±1.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3.PANDAS血清组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脑神经元细胞和组织结构HE染色后光镜下无差异;4.免疫组化显示PANDAS血清组的ABGA为阳性而其余3组大鼠的ABGA为阴性。结论PANDAS患者的血清注入大鼠的纹状体内能诱发大鼠类似抽动的不自主刻板动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提示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GAS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为诱发TD的一种环境因素;PANDAS可能为TD的一种临床亚型。
陈会钟佑泉吴惧周文智孙明霞
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
丙戊酸钠个体化剂量治疗儿童癫痫历史性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通过历史性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丙戊酸钠个体化治疗儿童癫痫的优越性。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新诊断为癫痫并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的患儿进行个体化剂量治疗,并与2002~2003年使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的患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丙戊酸钠个体化给药治疗癫痫达稳态时的血药浓度低,但癫痫发作控制率较经验性用药时高;相同剂量给药,不同个体达稳态血药浓度不同。结论丙戊酸钠在小儿体内代谢中个体差异大,因而提倡丙戊酸钠在治疗癫痫患儿时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在药物浓度的监测下进行个体化治疗。
周文智陈会钟佑泉吴惧吴梅胡文广
关键词:丙戊酸钠个体化治疗儿童癫痫
链球菌感染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与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血清学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从临床血清学研究角度探讨链球菌感染(streptococcal infections)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微量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007年3月至6月在成都市儿童医院神经精神专科门诊及住院确诊为抽动障碍患儿80例(TD组,n=80)和同期在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n=40)的抗链球菌抗体(anti-streptococcal antibody)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O",ASO),抗DNA酶B(anti-deoxyribonuclease B,ADNB)及抗基底神经节抗体(anti-basal ganglia antibodies,ABGA),并比较TD组和对照组抗GAS抗体和ABGA的差异。TD组患儿中,将病情呈发作性和抽动出现或加重前有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儿纳入TD1组(n=48),其余纳入TD2组(n=32),并比较TD1组和TD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试验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TD组抗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β-streptococal,GAS)抗体、抗基底神经节抗体阳性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9.216,P<0.05;χ2=7.702,P<0.05);TD1组与TD2组抗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和抗基底神经节抗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068,P<0.05;χ2=13.203,P<0.05),且TD1组中9例患儿基本符合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pediatric autoi 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 with streptococcal infections,PANDAS)的诊断标准。结论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链球菌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为诱发抽动障碍的一种环境因素;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儿童神经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为抽动障碍的一种临床亚型。
陈会钟佑泉何志旭吴惧周文智孙明霞
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
听觉P300测定在小儿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听觉P300的测定比较智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的认知功能改变。方法测定24例智力低下患儿、30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30例抽动障碍患儿听觉P300,并两两间进行比较。结果智力低下患儿P300潜伏期为(455±53.66)ms,注意力缺陷多动和抽动障碍患儿分别为(386.5±32.48)ms和(389.5±35.09)ms。智力低下患儿与注意力缺陷和抽动障碍患儿潜伏期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意力缺陷与抽动障碍患儿潜伏期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觉P300测定可作为评价小儿神经精神疾病认知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智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患儿均存在听觉P300潜伏期延长,以智力低下最为显著。
陈会周文智吴惧钟佑泉牟启蓉
关键词:智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听觉P300
儿童抽动障碍的免疫因素被引量:8
2007年
陈会钟佑泉何志旭
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免疫因素
PANDAS患儿血清诱发大鼠抽动障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PANDAS)患儿血清能否在大鼠中诱发抽动障碍(TD)发作,以期明确链球菌感染(GAS)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为部分TD患儿的病因。方法:将12只健康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ANDAS血清组(4只)、正常血清组(4只)、生理盐水组(2只)、创伤组(2只)。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PANDAS患儿血清、正常儿童血清、生理盐水分别注入大鼠纹状体[12μl/(只.次)],2只不予注射为创伤组。连续5天观察和录像记录4组大鼠舔前爪、摇晃前爪、摇头、空咀嚼等刻板动作的次数,并加以比较;在光镜下比较4组大鼠脑组织HE染色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组大鼠纹状体抗基底节抗体(ABGA)并加以比较。结果:TD血清组和正常血清组大鼠刻板动作次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创伤组(分别依次为11.0±1.5,11.0±2.4,25.0±6.8和43.0±8.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F值66.96,P<0.0001;4组大鼠的脑神经元细胞和组织结构HE染色后光镜下无差异;免疫组化显示TD血清组的ABGA为阳性而其余3组大鼠的ABGA为阴性。结论:PANDAS患者的血清注入大鼠的纹状体内诱发大鼠类似抽动的不自主刻板动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提示GAS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部分TD的病因。
孙明霞钟佑泉陈会吴惧周文智
关键词:抽动障碍PANDAS儿童自身免疫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