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海

作品数:110 被引量:50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天文地球
  • 20篇经济管理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8篇洞穴
  • 29篇岩溶
  • 26篇旅游
  • 21篇景观
  • 15篇地质
  • 14篇地质公园
  • 12篇天坑
  • 12篇景观特征
  • 11篇旅游开发
  • 11篇发育
  • 10篇地貌
  • 10篇地质遗迹
  • 10篇岩溶洞
  • 10篇岩溶洞穴
  • 8篇洞穴景观
  • 8篇旅游洞穴
  • 8篇旅游资源
  • 8篇发育特征
  • 7篇岩溶景观
  • 5篇岩溶地貌

机构

  • 105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国土资源部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联合国教科文...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贵州地矿基础...
  • 1篇广西交通职业...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桂林市气象局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 1篇湖南省地质矿...

作者

  • 110篇陈伟海
  • 30篇韦跃龙
  • 28篇黄保健
  • 27篇张远海
  • 26篇邓亚东
  • 21篇罗书文
  • 18篇朱德浩
  • 13篇罗劬侃
  • 11篇朱学稳
  • 11篇史文强
  • 10篇李成展
  • 6篇韩道山
  • 6篇沈利娜
  • 6篇马祖陆
  • 5篇潘晓东
  • 4篇覃星铭
  • 4篇张晶
  • 3篇蒋忠诚
  • 3篇覃建雄
  • 3篇张之淦

传媒

  • 14篇中国岩溶
  • 6篇广西科学
  • 6篇全国第十五届...
  • 5篇地球学报
  • 4篇桂林理工大学...
  • 4篇全国第十三届...
  • 3篇地质论评
  • 3篇热带地理
  • 3篇全国第十四届...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国土资源信息...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公路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特征与演化被引量:13
2006年
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位于武隆县的北部,发育在北西、南东侧均为非可溶岩限制的喀斯特化地块中,具有峡谷、天生桥、天坑、伏流、洞穴、溶蚀洼地等多样的喀斯特景观组合。其地貌格架的形成,经历了大娄山期、山原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大娄山期、山原期喀斯特夷平面和深切峡谷。现代水文-地貌系统的发育演化,主要发生在峡谷期,经历了早期地表河形成、峡谷状伏流生成、天生桥和天坑形成、现代河谷持续深切、乌江对本区地下水系的袭夺这五个阶段。生动地反映出所在地区自第四纪以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含水层包气带厚度增大,峡谷、天生桥、天坑的形成和水系演变等一系列地质—喀斯特过程。
陈伟海朱德浩朱学稳黄保健
重庆武隆喀斯特景观特征及世界自然遗产价值评价被引量:16
2006年
“武隆喀斯特”遗产提名地位于重庆市东南缘,乌江下游峡谷区,包括芙蓉洞芙蓉江、天生三桥和后坪三个相对独立的喀斯特系统。由峡谷、天生桥、天坑群、洞穴和竖井群、伏流、洼地、蚀余石峰、瀑布和泉等喀斯特现象和要素构成。其中,芙蓉洞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多样,景观秀美,科学价值高;三座天生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串珠式天生桥群,景观壮丽;箐口天坑群是世界上唯一发现的冲蚀成因天坑群。同时,三个喀斯特系统是在地壳持续间歇性抬升、河谷深切、排水基准面下降、含水层包气带不断增厚的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类型河谷喀斯特地貌的杰出代表,生动记录了长江三峡地区更新世以来喀斯特发育演变的特征,是研究这一地区的喀斯特过程及性质的突出例证,具有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条件。
陈伟海朱学稳朱德浩黄保健
关键词:景观世界自然遗产
贵州织金洞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发育特征及评价
贵州织金洞地质公园的遗迹划可分为11大类。它们以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集中分布于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3片相对独立,却又以绮结河为纽带紧密相连的喀斯特地貌单元内,组合构成国内外独特、罕见的织金喀斯特,是贵州高原...
韦跃龙陈伟海何正芳
关键词:地质公园织金洞
从近十年洞穴会议论文分析岩溶景观&洞穴学科现状及趋势
对近10年来(2003-2012)主办的第九至第十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提交的220篇论文进行整理,从作者群体的年龄、职称、单位属性,以及论文的类别和数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和解剖,探讨了最近十年来我国岩溶景观与洞穴这一学科领域...
陈伟海朱德浩张远海
关键词:岩溶景观洞穴发育环境保护资源利用
岩溶天坑纵向分带旅游开发模式—以乐业天坑群为例
岩溶天坑,是一种特殊、大型的竖向岩溶负地貌,正以其稀、险、雄、奇等特征目益成为旅游业的新宠之一。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天坑有87处,其中尤以乐业天坑群为典型和代表。本文结合乐业天坑群中各个天坑的单体形态特征、对比特征及旅游...
韦跃龙陈伟海黄保健
关键词:旅游开发模式
文献传递
旅游洞穴保护方式演变及保护式开发被引量:8
2017年
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对中国旅游洞穴的保护方式进行分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保护方式,主要有无序自发、有序被动和有序主动3种类型。1950年以来,基本沿无序自发→有序被动→有序主动的趋势演变。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提出融"主体-客体、研究、开发、保护、管理、反馈"多位一体的保护式开发新模式。其中,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内核,是该模式的"发动机"及运行和操作的中枢,由其衍生出的开发、保护、管理、研究四大运行系统与反馈系统一起构成外核,是该模式的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及结果。该模式的运行是以管理系统为操作系统和主线,经主体-客体系统启动研究系统,确定洞穴的特色,再对其他系统进行分析和构建;同时以反馈系统为调整系统和副线,实时评估运行效果,不断调整、更新各系统。
韦跃龙陈伟海罗劬侃李成展
关键词:旅游洞穴
武隆喀斯特系统构成及遗产价值
本文介绍了武隆喀斯特概况,武隆喀斯特分区、位置及面积,分析了芙蓉洞芙蓉江喀斯特系统—芙蓉江峡谷、岸边横向洞穴与竖井群喀斯特系统,后坪冲蚀天坑喀斯特系统—河谷源头天窗喀斯特区外源水落水、竖井及天坑群与网络洞穴喀斯特系统的主...
陈伟海朱学稳黄保健张远海
关键词:遗产价值
文献传递
乐业岩溶'孤岛'地貌景观特征及发育演化规律研究
乐业岩溶"孤岛"地貌景观是中国南方亚热带岩溶"孤岛"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有着独有的特色和发育演化规律。本文根据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对乐业岩溶"孤岛"的形成、地貌...
邓亚东陈伟海张远海黄保健罗书文史文强
峰林平原区岩溶含水层特征与调蓄功能被引量:26
1999年
广西来宾峰林平原系统经过长期演化,内部结构有序度已接近最佳状态,具有以下岩溶水文地质特征:①具有成熟的三元垂直分带;②浅层岩溶带厚约30m,有效孔隙率2.5%,调蓄能力强;③中层岩溶带厚约70m,未充填洞穴发育,有效孔隙率1.5%,侧向水流通畅;④水位动态平缓,过程曲线主要反映降雨的季节变化;⑤含水层的疏干和回灌易于实现。基于上述特点提出利用地下空间调蓄径流的构想,其基本思路是在枯水季节抽取超过天然径流量的地下水,形成人工降落漏斗,以获得需要的水资源量;雨季通过天然回灌,把调节库容重新充满。此法可作为峰林平原区治旱调蓄的新手段。
陈伟海张之淦
关键词:岩溶水含水层
大方清虚洞穴景观资源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2019年
探测清虚洞发育特征及景观资源组成,研究清虚洞形成机理,为科学开发、保护提供参考。本文在探测清虚洞的基础上,根据清虚系统的洞道结构和空间展布特征,分析其资源构成及特征;分析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对清虚洞形成的影响;以区域新构造演进为主线,讨论清虚洞形成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清虚洞洞穴系统属于大型洞穴系统,其洞道结构为“一桥、两坑、一窗、一支洞”;(2)天生桥、天坑、天窗、洞内景观及边缘坡立谷等,是清虚洞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边缘坡立谷、清虚洞天生桥及云坛天坑构成了核心资源;(3)区内地形特征及下伏非碳酸岩夜郎组(T1y)地层,为外源水流入碳酸岩地层溶蚀成洞提供了隔水条件;(4)区内地下水不仅沿着构造节理和裂隙运移溶蚀,而且单斜构造条件也有利于地下水沿着层间裂隙溶蚀、侵蚀,是控制清虚洞成因之一;(5)清虚洞穴系统在形成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溶蚀期、崩塌期和下切3个时期。区内岩层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是清虚洞形成的前提条件,外源水是清虚洞形成的基本动力,在区内地文演进过程塑造了世界罕有的天生桥景观。
罗书文陈伟海陈伟海潘晓东邓亚东潘晓东
关键词:岩溶洞穴天坑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