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作江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脑膜
  • 6篇脑膜炎
  • 6篇脑膜炎球菌
  • 5篇球菌
  • 4篇荚膜
  • 4篇荚膜多糖
  • 3篇A群
  • 2篇培养基
  • 2篇A群脑膜炎球...
  • 2篇C群
  • 2篇C群脑膜炎球...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动态浊度法
  • 1篇多糖疫苗
  • 1篇疫苗
  • 1篇三甲基
  • 1篇三甲基溴化铵
  • 1篇伤风
  • 1篇十六烷基三甲...

机构

  • 7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作者

  • 8篇陈作江
  • 3篇杨明
  • 3篇冯鹏
  • 3篇冯佳丽
  • 3篇魏振洲
  • 3篇赵海平
  • 2篇刘方蕾
  • 2篇罗树权
  • 2篇李国晏
  • 2篇冯君平
  • 2篇张宏
  • 2篇吴兵
  • 2篇谢澎
  • 2篇赵志强
  • 2篇孙一枚
  • 1篇崔萱林
  • 1篇袁菲
  • 1篇李燕婷
  • 1篇杨英英
  • 1篇王志军

传媒

  • 6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酵母浸出粉在奈瑟脑膜炎双球菌培养中的比较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索A群,C群奈瑟脑膜炎双球菌(简称流脑)多糖疫苗生产中奈瑟脑膜炎双球菌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方法在培养基配制中用增减酵母浸出粉的方法制备相应的培养基,8h收菌,通过菌体的收获量并参考多糖量来确定较好的培养基配比。结果不同培养基用于A群、C群奈瑟脑膜炎菌培养8h后均有收获,其中2号培养基(酵母浸出粉)培养的菌体的浓度明显高于1号和3号培养基,它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种培养基能提高奈瑟脑膜炎双球菌的产量。结论添加酵母浸出粉的培养基可作为A群、C群奈瑟脑膜炎双球菌培养的最适培养基。
冯君平李国晏谢澎孙一枚杨明陈作江
关键词:培养基
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纯化工艺的优化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对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纯化工艺的关键步骤进行分步研究,优化每一步工艺参数。方法优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加入浓度、复合多糖的解离浓度和解离时间、不同厂家的苯酚、超滤和透析等工艺过程对荚膜多糖的影响。结果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质量体积终浓度0.10%(w/v)沉淀效果更好,纯化获得的荚膜多糖产量更高相对分子质量更大。复合多糖解离浓度越高,纯化获得的荚膜多糖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延长复合多糖解离时间有利于提高荚膜多糖产量。不同厂家的苯酚、超滤和透析等工艺对荚膜多糖的产量和分子大小没有影响。结论现行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纯化工艺复杂,优化后的工艺提高了荚膜多糖产量,缩短了工艺用时,增加了工艺稳定性。
陈作江冯鹏赵海平冯佳丽魏振洲张宏
关键词: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纯化工艺稳定性
一种新的CTAB加入方法对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分子大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CTAB不同的加入方法对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分子大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次加入手动搅拌和持续加入机械快速搅拌两种CTAB加入方法,纯化获得荚膜多糖粗糖,分别编为B组和C组。将两组荚膜多糖粗糖分别纯化获得精糖,分别编为D组和E组。以SepharoseCL-4B凝胶层析纯化获得荚膜多糖并检测其KD值。结果B组荚膜多糖粗糖的KD值介于0.34~0.35之间,C组荚膜多糖粗糖的KD值介于0.03~0.05,进一步用苯酚纯化获得精糖后KD值D组介于0.34~0.36之间,E组介于0.22~0.28之间。两组相比KD值显著降低。结论CTAB的加入过程对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的分子大小有明显的影响,CTAB沉淀时进行快速而充分的搅拌,纯化获得的荚膜多糖相对分子质量更大。
吕存女陈作江赵海平冯佳丽冯鹏魏振洲
关键词: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培养基的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索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培养基的适宜配方。方法通过筛选改良培养基(配方2)中酸水解酪蛋白替代培养基配方1中原50%盐酸酪蛋白水解液制备相应的培养基,培养A群、C群脑膜炎球菌一定时间后,以收获的细菌浓度和复合多糖量来确定培养基的配比,并比较该培养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细菌的结果。结果在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不同培养基的细菌培养过程中,用酸水解酪蛋白制备的改良培养基(配方2)培养的细菌浓度和多糖收获量均高于其他培养基(配方1和配方3),用酸水解酪蛋白培养基能提高脑膜炎球菌的产量。结论以酸水解酪蛋白为主要原料(配方2)的改良培养基能作为流脑A群、C群细菌的最适培养基,且细菌在(37±0.2)℃培养情况良好。
冯君平谢澎李国晏孙一枚杨明陈作江
关键词:培养基
C、Y、W 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化学结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检测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roup C mening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GCMP)、Y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YMP)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WMP)化学结构的方法。方法建立1H-NMR检测方法:使用布鲁克600 MHz超导傅里叶核磁共振谱仪,配置5 mm BBO正向宽带高分辨液体探头。脉冲程序为水峰压制(zgpr),温度为298 K(25℃)。具体参数设置如下:中心频率约为4.7 ppm;图谱宽度为7 211 Hz;采样时间为2.272 s;弛豫延迟时间为2 s;扫描次数为512次;信号经傅里叶转换后加入1.0 Hz的窗口函数,检测结果使用Topspin 3.0软件进行处理。验证该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及中间精密性。结果 5批GCMP、GYMP和GWMP检测结果的CV值均小于0.35%;3个浓度GCMP、GYMP和GWMP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以及不同工作日间、不同实验员间的检测结果的CV值均小于0.35%。结论建立的1H-NMR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检测GCMP、GYMP和GWMP具有极高的专属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性,适用于疫苗生产研究中GCMP、GYMP和GWMP样品的定性结构鉴定。
李阿妮于旭博罗树权胡浩孔素娟袁菲杨英英刘方蕾吴兵陈作江赵志强谢贵林
关键词: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核磁共振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纯化方法的改进被引量:5
2006年
将C群脑膜炎球菌粗多糖的纯化改进为用1:1容量冷酚提取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去除蛋白质效果同样能够达到《中国药典》2005版(三部)的要求,总体结果优于改进前。同时能扩大处理量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规模化生产。
杨明陈作江曹鑫王志军崔萱林
关键词:苯酚抽提蛋白质
载体蛋白质破伤风类毒素两种精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两种柱层析方法纯化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或TTd)化学特性和免疫原性。方法以硫酸铵盐析一步纯化TT原液,再分别以Superdex 200和Sephacryl S-300 HR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并对纯化TT进行各项化学特性及小鼠免疫原性检测。结果经硫酸铵盐析纯化,TT纯度可达85%左右,再经柱层析纯化后,两种方法测定(SDS-PAGE和HPLC)TT单体含量(纯度)均可达95%以上,盐析和柱层析两步纯化后,蛋白质回收率均在45%以上,各项检定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年版)中《吸附破伤风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的要求;纯化TT在小鼠体内产生了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经一步或多步纯化可显著提高TT的纯度,并最大限度地减少TT二聚体和多聚体含量;采用两种柱层析方法制备的纯化TT具有更好的化学特性和良好的免疫原性。本实验为多糖-蛋白质结合疫苗及其他以TT为联合疫苗组分的疫苗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蛋白质。
吴兵范锋锋刘方蕾于旭博王欣茹罗树权方红春李燕婷陈作江谢贵林赵志强
关键词:破伤风类毒素柱层析免疫原性
不同的甲醛杀菌浓度对A群、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内毒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的甲醛杀菌浓度对A群、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内毒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A群脑膜炎球菌发酵液分成A、B两组,A组采用体积分数为2.5%甲醛杀菌,B组采用体积分数为2.0%甲醛杀菌。将C群脑膜炎球菌发酵液分成C、D两组,C组采用体积分数为2.5%甲醛杀菌,D组采用体积分数为2.0%甲醛杀菌。分别纯化获得荚膜多糖,用动态浊度法测定荚膜多糖中内毒素的含量。结果 A、C两组荚膜多糖中内毒素含量显著低于B、D两组荚膜多糖中的内毒素含量(P<0.05)。结论使用不同浓度的甲醛杀菌,对A群、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内毒素的含量有显著影响。较高浓度的甲醛利于菌体细胞的固定,从而防止细菌自溶释放内毒素,因而高浓度的甲醛能够减少其内毒素的含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冯鹏冯佳丽王媛崔延智魏振洲张宏陈作江赵海平
关键词:A群内毒素甲醛动态浊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