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彦昭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逸周书
  • 1篇萨特
  • 1篇神游
  • 1篇念奴娇
  • 1篇文体
  • 1篇酷刑
  • 1篇怀古
  • 1篇格言
  • 1篇《念奴娇·赤...
  • 1篇《墙》
  • 1篇《死无葬身之...
  • 1篇《逸周书》
  • 1篇本我
  • 1篇超我
  • 1篇赤壁怀古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陈彦昭
  • 1篇过常宝

传媒

  • 1篇文史知识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励耘学刊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在历史和现实的缝隙中——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3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势,一樽还酹江月。
过常宝陈彦昭
关键词:怀古神游
《逸周书》“原始格言”文体初探被引量:1
2013年
《逸周书》保存了一类迥异于现代格言概念的格言文体,即本文所称"原始格言"。它是记录西周初期人神沟通仪式的一类文本,既记事又记言,在文体特征方面表现为鲜明的祝辞性话语方式和刻辞式结构体式,以《皇门》为最典型的代表。原始格言不仅是后世"语"类文体的一个重要来源,其言说方式和结构体式还奠定了中国古代记言体散文的基本范式,是早期卜祭刻辞向世俗谏诫体散文转折的关键环节。
陈彦昭
关键词:《逸周书》文体格言
萨特酷刑题材文学作品中的本我和超我观点——以《墙》和《死无葬身之地》为例
2010年
通过《墙》和《死无葬身之地》的仔细阅读,可以认为:在这两部涉及酷刑题材的文学作品中,萨特对受刑者刑前心理的分析,展现了本我和超我在逼仄的生存空间里互相斗争,最终自我做出行动选择的过程。这一文学的表达,既继承了弗洛伊德关于本我和超我的理论,表现出人性的复杂和脆弱,也融入了自己的存在主义思考,肯定了人自我选择的尊严,表现了文学与心理学的交织。
陈彦昭
关键词:《墙》《死无葬身之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