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豪

作品数:112 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6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5篇学成
  • 54篇化学成分
  • 32篇活性
  • 24篇化学成分研究
  • 17篇提取物
  • 16篇肿瘤
  • 15篇色谱
  • 13篇抗肿瘤
  • 13篇类化
  • 13篇化合物
  • 13篇挥发油
  • 12篇相色谱
  • 12篇类化合物
  • 12篇活性研究
  • 11篇气相色谱
  • 10篇质谱联用
  • 10篇抗菌
  • 9篇药物
  • 9篇肿瘤活性
  • 9篇瘤活性

机构

  • 110篇海南师范大学
  • 3篇海南科技职业...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海南经贸职业...
  • 2篇汕头职业技术...
  • 1篇教育部
  • 1篇海南科技职业...

作者

  • 111篇陈文豪
  • 78篇陈光英
  • 49篇宋小平
  • 47篇惠阳
  • 33篇韩长日
  • 14篇张大帅
  • 14篇王燕
  • 9篇王菁
  • 6篇郑彩娟
  • 6篇平媛媛
  • 6篇张俊燕
  • 6篇武晓雪
  • 5篇舒火明
  • 5篇纪明慧
  • 5篇李小宝
  • 5篇祁翠翠
  • 5篇林婧
  • 4篇周学明
  • 4篇黄国华
  • 3篇姚国贵

传媒

  • 7篇广州化工
  • 4篇中成药
  • 4篇有机化学
  • 4篇中药材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中草药
  • 3篇广东化工
  • 3篇海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化学教育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16篇2014
  • 16篇2013
  • 12篇2012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叶鬼针草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海南地区三叶鬼针草花、叶和地上部位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海南三叶鬼针草花、叶和地上部位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1,15,36个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4.89%,91.21%和91.74%。三个部位共鉴定出化合物45种,其中共有成分7种。化合物苯基-1,3,5-庚三炔为三个部位的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51.84%,62.16%和55.82%,进一步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获得其单体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MTT法测试发现该化合物对宫颈癌Hela和肺腺癌A549细胞具有中等抑制增殖活性。由实验结果可知:海南三叶鬼针草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苯基-1,3,5-庚三炔是其不同部位的主要成分。该研究结果为海南三叶鬼针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惠阳刘园林婧陈文豪
关键词:三叶鬼针草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抗肿瘤活性
洋紫荆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洋紫荆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洋紫荆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挥发油分离得到84种,鉴定57种,占总成分的83.31%。洋紫荆叶挥发油对K562人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对肝癌细胞(BEL-7402)、胃癌细胞(SGC-7901)、肺癌细胞(SPCA-1)则不显示抑制活性。结论洋紫荆叶挥发油化学成分与洋紫荆皮挥发油有很大不同,活性成分含量较低,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进行进一步开发。
王燕陈光英陈文豪张大帅平媛媛胡禧颖
关键词:挥发油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烯内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烯内酯化合物,该化合物是由桉烷型倍半萜内酯TBA进行结构修饰而得,为(1S,7S,8S,9R,10S,11R)‑1,9‑二羟基‑13‑甲氧基‑3,5‑二烯卤地菊内酯,该化合物对抗人乳腺癌细胞MC...
陈文豪周秀悄惠阳陈光英
一种黄酮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酮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飞机草花中的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浸膏中分离鉴定了两个化学结构新颖的黄酮生物碱类化合物1、2,黄酮生物碱类化合物1和化合物2经抗菌及降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得的黄酮生物碱化...
陈文豪杨健妮惠阳陈光英陈兆灵
碱催化下单-1-取代-1,2,3-三唑选择性氢-氘交换反应研究
2022年
探索了一种碱催化下单-1-取代的1,2,3-三唑的选择性氢-氘交换反应.以t-Bu OK,t-Bu ONa或Cs_(2)CO_(3)作为碱,单-1-取代的1,2,3-三唑在二甲基亚砜(DMSO)-d6溶液中可以选择性地实现C5位置的氘代.在相应的反应条件下, 4,5-双氘代1,2,3-三唑在相应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氘-氢交换,可以选择性地实现C5位置的去氘代过程,从而实现C4氘代的1,2,3-三唑化合物的合成.同时,三唑环辅助下的苯环上的氢-氘交换过程也被观察到.
李冬英邱闪光陈昱学赵艳梅魏云龙吴禄勇陈文豪
关键词:标记化合物碱催化
环糊精手性分离固定相在手性药物的液相色谱和毛细管柱电色谱分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对环糊精手性分离固定相在手性药物的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法分析中应用的近期研究进展(主要从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情况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涉及此类固定相的合成方法,选择性功能基团的固定以及新型环糊精手性分离固定相在液相色谱及毛细管电色谱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简述(引用文献49篇)。
惠阳陈光英陈文豪
关键词:环糊精手性分离固定相液相色谱
桉烷型倍半萜内酯差向异构体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对桉烷型倍半萜内酯差向异构体(1S,4S,5S,6S,7S,8S,9R,10S)‑1,9‑二乙酰氧基‑4‑羟基‑6‑异丁酰氧基卤地菊内酯、(1S,4S,5R,6S,7S,8S,9R,10S)‑1,9‑二乙酰氧...
陈文豪惠阳戴春燕周秀悄
文献传递
铁椤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铁椤(Amoora tsangii(Merr.)X.M.Chen)为楝科崖摩属(Amoora)植物,产海南,地上部位在民间作为蠕虫药使用。柠檬苦素类似物是一类三萜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和楝科植物中,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之...
王燕张大帅陈光英陈文豪王菁平媛媛
文献传递
蓝花黄芩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HQ100X-1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2022年
从蓝花黄芩内生真菌土曲霉(Aspergillusterreus)HQ100X-1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化合物[terrustone(1)和asperteretone G (2)], 10个已知化合物(3~12), terrustone (1)为具有4个连续手性中心的三羟基环戊酮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以及绝对构型是通过1D/2D NMR结合电子圆二色谱(ECD)计算来确定.抗菌实验表明,化合物rbrolide R (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2.5μg/mL.
黄丹农旭华杨建妮李琛韩长日陈光英宋小平孙振范惠阳陈文豪
关键词:抗菌活性
大果榕茎的化学成分
目的:研究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大果榕茎中分离...
邵泰明宋小平陈光英韩长日陈文豪姚国贵邓康英黄凯丽
关键词:化学成分三萜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