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斯

作品数:36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磨牙
  • 9篇正畸
  • 8篇支抗
  • 8篇矫治
  • 6篇面部
  • 5篇三维有限元
  • 5篇口腔
  • 4篇软组织
  • 4篇颌骨
  • 4篇下颌
  • 4篇面部软组织
  • 4篇口腔正畸
  • 4篇固位
  • 3篇牙列
  • 3篇正畸治疗
  • 3篇三维有限元建...
  • 3篇磨牙支抗
  • 3篇矫治技术
  • 3篇个体化
  • 2篇带环

机构

  • 27篇北京大学口腔...
  • 9篇北京大学口腔...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台北医学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准格尔旗中心...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陈斯
  • 18篇许天民
  • 9篇韩冰
  • 6篇陈贵
  • 6篇林久祥
  • 5篇刘晓默
  • 5篇韩冰
  • 4篇张杰铌
  • 3篇楼航迪
  • 3篇孙燕楠
  • 2篇荣起国
  • 2篇梁炜
  • 2篇弓煦
  • 2篇高雪梅
  • 2篇周治波
  • 2篇傅民魁
  • 2篇刘怡
  • 2篇卫彦
  • 2篇杜飞宇
  • 2篇张云帆

传媒

  • 8篇中华口腔正畸...
  • 5篇口腔正畸学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第十次全国口...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矫治理念在骨性Ⅲ类牙颌畸形传动矫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 研究使用传动矫治技术非手术治疗成功的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病例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中软硬组织的变化,下切牙长轴IA(long axis of the lower incisors),与下颌联合长轴(颏轴)MA(long axis of the mandibular symphysis)所成角度MIA(angle between MA and IA)的变化,为骨性Ⅲ类非手术正畸治疗中确定下切牙健康目标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0例使用传动矫治技术完成的骨性Ⅲ类非手术治疗病例,平均年龄(16.5±4.9)岁,平均疗程(24.6±8.8)月,男16例,女34例.在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上测量常用的软硬组织项目以及牙轴颏轴角MIA.计算各测量项目的均值与标准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各项目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治疗后上下切牙建立了正常的覆盖关系,覆盖测量值从治疗前的(-1.47±1.50) mm变成治疗后的(3.77±1.12) mm.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上下唇至Sn-Pg的唇突距差,由矫治前的(-1.62±1.77) mm变为矫治后的(0.24±1.27) mm.下切牙牙长轴与下颌平面所成角L1-MP平均减少-8.54°±5.98°,发生较明显的舌倾.但治疗后牙轴颏轴角MIA为0.31°±5.42°,说明牙轴和颏轴基本一致.结论 传动矫治技术能够实现轻力作用下的牙齿传动效应和牙槽骨弯曲形变效应,不仅能够解除前牙反(牙合)和显著改善侧貌,而且疗效稳定.在轻力作用下,下切牙舌倾和周围牙槽骨的舌向弯曲改建同步进行,治疗后下切牙牙长轴与颏轴依然保持一致,有利于咬合力的传导,说明轻力矫治更有益于健康.传动矫治技术使非手术健康矫治骨性Ⅲ类牙颌畸形成为可能,拓展了非手术矫治适应证.
陈斯吕汶諠黄文斌张云帆张凌云刘晓默张杰妮孙燕楠梁炜韩冰林久祥
前牙的压入与前牙根尖的吸收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前牙的移动方式与牙根根尖吸收的关系,特别是前牙牙根尖的压入与牙根根尖吸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样本来自许天民教授的一个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该研究样本由64例需后牙最大支抗矫正的安氏Ⅰ类或Ⅱ类患者组成.选...
张晓芸陈斯许天民
定制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对相关性高血压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分析定制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指标,探讨定制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对相关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研究对象120例,然后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配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受试者在原有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使用定制式口腔矫治器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只持续使用原有的降压药物治疗,未应用其他辅助治疗措施。治疗6个月后,通过非接触式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监测、血清学检查、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对所得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差异分析对比,观察定制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对相关性高血压的影响。结果在治疗完成后,实验组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ESS这两项睡眠监测指标都比治疗前降低[AHI治疗前(31.33±6.07)次/h,治疗后(15.53±5.34)次/h,(P<0.001);ESS治疗前7.20±2.43,治疗后4.00±1.69,(P<0.001)],同时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LSpO_(2))和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mean pulse oxygen saturation,MSpO_(2))比治疗前有提升[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治疗前(68.60±10.35)%,治疗后(80.13±7.44)%,(P=0.004);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治疗前(84.60±3.04)%,治疗后(89.80±3.65)%,(P=0.001)]。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压相关指标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意义。对两组血压、心率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数据差值进行变化率比较,实验组全部血压相关指标下降率大于对照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两项数据下降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夜间平均收缩压下降率为(13.15±3.99)%,对照组夜间平均收缩压下降率为(7.44±4.74)%(P=0.001);实验组夜间平均舒张压下降率为(16.40±2.51)%,对照组夜间平均舒张压下降率为(4
马婷周玮高雪梅陈建霖弓煦陈斯郭峰刘霖高莹卉樊永杰杨喆张佐王少路健杨乐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血压
一种可调式阻鼾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阻鼾器,包括:矫治器,矫治器包括上颌基托和下颌基托,可伸缩调节机构,可伸缩调节机构设置在上颌腭穹窿处,可伸缩调节机构的伸缩端与上颌基托连接,上下颌连接杆,上下颌连接杆的一端与可伸缩调节机构靠近咽...
赵宁宁梁炜高雪梅韩冰陈斯张佐弓煦
面部软组织三维有限元建模和变换
为了实现在临床上快速地为病人建立个体化有限元模型用于正畸治疗的术前预测,研究首先在正常领型芯愿者A的CT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皮肤、肌肉和脂肪的通用唇面部软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选取的面部标志点,使用径向基函数(...
楼航迪陈斯许天民荣起国
关键词:正畸治疗径向基函数
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17岁,主诉:前牙“兜齿”及后牙严重龋坏。 一、临床检查 面型基本对称、侧貌直面型、面下1/3略长。无开唇露齿,上下牙列中线与面中线基本一致。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及压痛,张口度正常。
陈斯许天民
关键词:牙矫治颞下颌关节
上颌磨牙的颊舌向倾斜与颌骨形态及咬肌方向的关系
潘一琛陈斯许天民
口腔正畸用蝶形横腭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正畸用蝶形横腭杆,包括:横腭杆主体、连接于横腭杆主体的一对蝶尾翼和一对带环;一对蝶尾翼对称设置于横腭杆主体的左右两侧;一对带环对称设置于横腭杆主体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一对蝶尾翼的外侧;一对带环用于套...
韩冰吕汶諠许天民余婷婷陈斯张云帆
生理性支抗技术在牙性前突拔牙矫治中的磨牙支抗控制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生理性支抗(PASS)技术在牙性前突拔牙矫治中的磨牙支抗控制效果。方法:选取因牙齿前突需要拔牙矫治的恒牙期安氏Ⅰ类和Ⅱ类患者共76例(年龄11~41岁),拔除4颗前磨牙,上颌强或中支抗设计。分别使用生理性支抗矫治器(PASS)组和自锁托槽矫治器(自锁组)进行拔牙矫治,每组各38例,其中自锁组有17例使用种植钉加强支抗。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测量与磨牙支抗和前牙内收相关的骨性、牙性和牙合平面指标(共23项)。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前牙区主要骨性、牙性指标均有改善(P<0.05)。PASS组U1-NA距、U1-AP距减小量大于自锁组;PASS组U6-PP角度增加了(0.57±6.51°),自锁组减少了(-3.65±7.46°);PASS组U6c-PNS距增加量小于自锁组;PASS组OP-SN、OP-FH角度增加量大于自锁组(P均<0.05);两组其余各测量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SS技术在不采用额外支抗增强措施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上颌磨牙的强支抗控制效果。
袁建桥陈斯牛龙龙张月兰苏红陈贵张馨崔淑霞
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包括:腭托本体、一对调控杆及一对固位部;腭托本体位于一对固位部之间,每个调控杆的一端连接于腭托本体,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一个固位部,一对固位部分别用于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当一对固...
陈斯韩冰许天民卫彦吕汶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