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
-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DCA模式在神经外科PICC置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观察PDCA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PICC置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56例神经外科病人应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另外取2012年2月—2012年12月的病人5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统计两组病人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导管留置时间,并在护理结束后对病人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2.1%;观察组留置时间153.0d±38.9d,对照组为112.0d±21.6d;观察组满意率为92.9%,对照组满意率为73.2%。上述三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PICC置管病人护理中应用PDCA护理能显著减少病人的置管相关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
- 杜凤莲陈春花谢莲花陈文英温梅娣
- 关键词:PDCA模式神经外科PICC置管护理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并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传统的急诊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治疗,将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愈后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患者的抢救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球囊扩张时间等方面观察组用时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通过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效果,同时复发率比较低,在临床治疗方面值得广泛推广。
- 陈春花彭慧任春菊吴春燕唐海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 循证策略聚束化管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循证策略聚束化管理应用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策略聚束化管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及脱呼吸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出现呼吸机肺炎、中间综合征、和反跳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循证策略聚束化管理能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陈春花郑玉琴陈小芬唐海艳方芳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 风险管理方法在PICU患儿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的运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方法在PICU患儿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0例患儿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者未运用风险管理方法为对照组,50例患儿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者运用风险管理方法为观察组,应用FMEA风险管理方法,统计实施风险管理前后Y型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对比实施风险管理前后风险的发生率。结果:应用FMEA风险管理方法的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较未采用FMEA风险管理方法的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发生留置针脱落、阻塞、外渗等并发症减少。结论:应用FMEA风险管理方法可以降低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风险,提高留置针的有效使用,降低医疗成本。
- 林筱莹陈春花钟海英陈小秋梁玉花
- 关键词: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风险管理
- PDCA管理理念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效果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PDCA管理理念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严重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院内转运,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理念进行院内转运。对比两组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救治成功率及转运过程中各个环节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室停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到达科室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PDCA管理理念能有效的缩短严重创伤患者院内转运的时间,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 陈春花郑玉琴陈小芬唐海艳方芳
- 关键词:严重创伤院内转运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取得的效果。方法我科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上,每月组织护理质量分析会,对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前1年(A组)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1年后的护理质量评分(B组)(包含: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和健康教育)的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B组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评分较A组高(P〈0.05或P〈0.01),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80.56%上升到97.8%(χ2=26.163,P〈0.01)。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的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高珠英蔡雁飞陈春花
-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记录本护理质量护理安全
- 74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PICU监护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PICU监护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对74例在该院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低体重婴幼儿进行术后PICU监护,监护内容主要包括心血管监护,呼吸监护,尿量及颜色监护,气道湿润护理等等。通过分析患儿的恢复情况,总结经验和体会。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检测后,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撤机概率(81.0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撤机概率(33.78%),并且实验组患者在1 d内的撤机的概率(55.4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 d内的撤机概率(33.78%)。结论经过此次临床试验,在今后进行监护时,应从多方面入手,严密监视,具体分析,保证患儿安全。
- 陈草明陈春花
- 关键词:低体重婴幼儿心脏病术后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