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玉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6株阴沟肠杆菌产ESBLs和AmpC酶的检测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及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纸片表型确证法、表型筛选法与三维试验法分别检测76株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ESBLs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同时用K-B法检测体外药敏结果。结果在76株阴沟肠杆菌中,纸片表型确证法检出产ESBLs菌株22株,占28.9%;表型筛选法检出产AmpC酶菌株30株,占39.5%;三维试验检出产AmpC酶菌株26株,占34.2%;同时产两种酶菌株4株,两种酶均不产菌株24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的体外药物敏感率产AmpC酶菌株敏感率分别为100.0%、84.6%、84.6%、76.9%,产ESBLs菌株分别为100.0%、90.9%、54.5%、27.3%。结论产ESBLs和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对产酶株的效果较好。
- 阴晴陈伟伟陆建成高雁陈洁玉闻平
-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
- 动物活体成像生物发光间充质干细胞系的构建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系。方法用携带荧光素酶基因的慢病毒GV260感染F3代MSCs系OP9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OP9 luc+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观察其表达效果;将OP9 luc+细胞经尾静脉注射至C57BL小鼠体内,观察其成像能力。结果筛选到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小鼠MSCs系OP9 luc+;活性测定证明其表达效率高;在动物体内可以清晰成像。结论构建了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MSCs系OP9 luc+。
- 陈洁玉施小凤
- 关键词:荧光素酶活体成像生物发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检测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RA活动期与40例RA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受检者的RF、CRP、IgG、IgA、IgM水平,并分析IgG、IgA、IgM与RF、CRP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组、RA稳定组的RF、CRP、IgG、IgA、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RA活动组RF、CRP、IgG、IgA均显著高于RA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与RF和CRP、IgA与RF和CRP、IgM与RF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与RF、IgM与CRP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CRP、IgG、IgA、IgM在RA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各个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通过联合检测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陈洁玉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