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境因素及COM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外源性环境因素暴露、COM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为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止,收集唐山市各大医院就诊的120例新发且经病理学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同时选取与病例同期住院非肿瘤、非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120例女性患者为对照,年龄相差在5岁以内,根据统一的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用盐析法提取研究对象全血中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各研究对象的COMT基因多态性,所有资料用Excel建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计算相对危险度(OR)及其鳄%可信区间(CI).结果:居住地环境污染(OR=13.17,95%CI:2.73~63.56),被动吸烟≥10年(OR=17.80,95%C1:4.04~78.47),农药使用≥10年(OR=5.66,95%CI:1.24~25.94)为乳腺癌危险因素.地震后一年内很少闻到农药气味(OR=0.10,95%CI:0.03~0.35),烹调时使用排油烟设备(OR=0.16,95%CI:0.03.0.88)为保护因素;病例与对照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P〈0.05),基因型位点至少携带一个突变等位基因(杂合型GA和突变纯合型AA)的为易感基因型,野生纯合型GG为参照基因型,结果提示病例与对照野生型杂合子基因型分布和突变型纯合子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79,95% CI:0.57~5.56;OR=1.15,95%CI:0.35~3.85),即携带杂合型和突变纯合型者患乳腺癌的风险分别为野生纯合型的1.79和1.15倍.结论:居住地环境污染、被动吸烟≥10年、农药使用≥10年为乳腺癌危险因素.地震后接触有机氯农药少,烹调时使用排�
- 李君刘坤蒋守芳陈海燕袁聚祥牛凤玲张国志
- 关键词:乳腺癌环境危险因素
- 环境危险因素和NAT2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环境危险因素、N-乙酰基转移酶-2(N-acetyltransferase-2,NAT2)基因多态性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新发女性患者140例,对照选择与病例同期入院的非肿瘤女性患者140例,进行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环境及职业暴露等问卷调查。采用盐析法提取研究对象静脉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NAT2基因型并分析环境因素、NAT2基因多态性及其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女性乳腺癌的环境危险因素为居住地多环芳烃等环境污染、职业接触多环芳烃、职业使用农药≥10年,室内杀虫剂使用≥5年,被动吸烟≥10年,而烹调使用排油设备、豆类摄入多为保护因素。病例组中NAT2基因快、慢乙酰化表型频率为55.0%、45.0%,对照组为77.9%、22.1%,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吸烟≥10年、职业接触多环芳烃与NAT2慢乙酰化表型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值分别为3.39和1.70(P<0.05)。结论:被动吸烟≥10年、职业接触多环芳烃与携带慢乙酰化表型存在交互作用,增加了易感个体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 李君蒋守芳陈海燕刘坤袁聚祥牛凤玲张国志
- 关键词:乳腺癌环境因素基因多态性
- N-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分析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唐山市原发性乳腺癌新发女性患者48例与相应非肿瘤患者48例。以问卷调查收集各研究对象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生理生育、环境暴露和职业接触、既往病史、心理等信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NAT2的野生型等位基因WT、突变型等位基因M1、M2和M3突变频率,分析NAT2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危险因素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结果被动吸烟大于或等于10年(OR=3.957,95%CI:1.589~10.002)、居住地环境污染(OR=33.571,95%CI:4.270~263.967)、职业接触(OR=9.400,95%CI:1.127~78.405)、烹调时使用排油设备(OR=0.177,95%CI:0.060~0.529)、农药的使用(OR=28.200,95%CI:3.576~222.389)等是乳腺癌的环境危险因素。携带M2、M3等位基因可能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563(95%CI:1.155~5.707)和2.083(95%CI:1.068~4.062),而M1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突变杂合子基因型(WT/Mx)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P>0.05),而两组间突变纯合子(Mx/Mx)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45,95%CI:1.141~11.015)。慢乙酰化表型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快乙酰化表型者的3.364倍(χ2=7.599,P<0.05)。分层分析发现NAT2慢乙酰化表型与被动吸烟大于或等于10年存在交互作用(OR=9.917,95%CI:1.597~61.597)。结论 NAT2基因多态性和部分环境危险因素与乳腺癌发病存在统计学关联。
- 陈海燕李君蒋守芳刘坤赵刚牛凤玲张国志
- 关键词:乳腺癌NAT2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
- 全血中5种重金属与女性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5种重金属Cr、Ni、Cu、Zn、Hg与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5月采集43例乳腺癌患者及43例同期住院非乳腺癌、非内分泌疾病的对照患者的全血标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Cr、Ni、Cu、Zn、Hg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乳腺癌患者全血中Cr、Cu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04、1.834,P<0.05);Zn、Ni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33、1.095,P>0.05);对照组全血中未检出Hg。消除流产次数混杂因素影响后,Cu高暴露组乳腺癌患病风险是低暴露组的4.625倍;消除是否使用杀虫剂混杂因素影响后,Cu高暴露组乳腺癌患病风险是低暴露组的6.531倍。结论重金属Cu的高暴露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 刘坤李君蒋守芳刘楠陈海燕张国志李秀荣赵刚牛凤玲
- 关键词: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