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澍英

作品数:35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血小板
  • 18篇输注
  • 17篇血小板输注
  • 9篇血液
  • 9篇疗效
  • 7篇血小板输注疗...
  • 6篇血液病
  • 6篇输注疗效
  • 6篇细胞
  • 6篇淋巴细胞毒
  • 6篇淋巴细胞毒试...
  • 6篇免疫
  • 5篇同种免疫
  • 5篇贫血
  • 5篇相合
  • 5篇HLA
  • 5篇病患
  • 4篇血小板减少
  • 4篇血液病患者
  • 4篇抗原

机构

  • 33篇广东省人民医...
  • 7篇广州器官移植...
  • 5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广州血液中心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湛江中心人民...
  • 1篇解放军421...

作者

  • 35篇陈澍英
  • 21篇邹小立
  • 16篇林伟
  • 15篇佘妙容
  • 13篇黄梓伦
  • 12篇肖露露
  • 10篇叶欣
  • 6篇杜欣
  • 5篇李萍
  • 5篇黄铮人
  • 3篇于荣秀
  • 3篇马琳雅
  • 3篇林惠群
  • 3篇谢蓉
  • 2篇欧阳梅花
  • 2篇吴穗晶
  • 2篇陈江声
  • 2篇龚峻梅
  • 1篇陈和平
  • 1篇黄妙儿

传媒

  • 12篇广东医学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医学信息(西...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山西白血病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7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1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1994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化,预后不良。我院自1980~1993年共收治MM患者61例,现对其临床表现、免疫分型、治疗及疗效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男39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1.7:1.发病年龄最小38岁,最大71岁,中数发病年龄51.7岁,平均发病年龄53.7岁,发病年龄≥50岁者45例(73.8%)。发病年龄高峰为50~60岁,共34例(55.7%)。本组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CI)的诊断标准,免疫分型经免疫电泳确定,临床分期按Durie和Salmon的分期标准,疗效标准按文献制定的标准。 二、主要症状和体征: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发热32例(52.5%),鼻衄或牙龈出血11例(18%),骨痛51例(83.6%),肝大23例(37.7%),脾大5例(8.1%),浅表淋巴结肿大16例(26.2%),高尿酸血症(尿酸>430μmol/L)16例(26.2%),高钙血症(血钙>2.55mmol/L)9例(14.8%)。
陈澍英黄铮人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与淋巴细胞毒试验同种免疫的关系
2004年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与淋巴细胞毒试验 (LCT)同种免疫的关系。方法 对1997- 12~ 2 0 0 2 - 12广东省人民医院 5 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多次血小板输注后进行淋巴细胞毒试验 ,进行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 (CCI) ,探讨LCT与血小板输注无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中 ,LCT阳性率 38 6 % ;其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LCT阳性率 4 6 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ML)LCT阳性率 34 8% ;ALL与AML之间LCT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4 5 2 ,P >0 0 5 )。CCI无效组 32 2 % ,其中LCT阳性者 5 7 9% ;CCI有效组 6 7 8% ,其中LCT阳性者 12 5 %。CCI无效组与CCI有效组LCT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13 4 3,P <0 0 1)。结论 发现大多数患者LCT滴度越高 ,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可能性就越大。
邹小立陈澍英黄梓伦肖露露叶欣林伟佘妙容谢蓉吴穗晶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血小板输注淋巴细胞毒试验同种免疫输注无效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剌激因子Gran(rhG-CSF)的临床应用
1996年
自1986年以来,从重组基因分离出5种集落刺激因子(CSF)供临床研究应用,已引起医师们的极大兴趣。CSF是一类低分子量的糖蛋白。是造血系统前期细胞的生成、增殖和分化不可缺少的刺激因子。本院自1993年10月~1994年3月底半年内,用Gran(G-CSF)在内儿科及妇科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瘤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共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5%,现报道如下。
黄铮人卢秀兰沈亦逵陈澍英邹小立杜欣黄旭玲
关键词:RHG-CSF集落刺激因子
血液肿瘤患者机采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原因。方法观察2组血液肿瘤患者,A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40例,B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患者32例,通过输注血小板后测定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判断PTR,并对出血症状进行分级,同时分析PTR与免疫的关系。结果A组通过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2.5%,判断PTR为17.5%。B组通过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28.0%,判断PTR为71.9%。A组通过CCI判断PTR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21.626,P<0.001)。通过CCI判断为PTR的30例患者中,检出HLA抗体者占13.3%,HPA抗体占3.3%。患者的出血程度与PTR呈显著的正相关(2=16.359,P<0.001)。输注血小板后出血症状未改善,输注血小板>5次者更易产生PTR(P<0.001)。结论在引起PTR的因素中,主要以血小板输注次数有关,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则更易发生同种免疫,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上增加出血及死亡率。
于荣秀李萍李敬华欧阳梅花邹小立陈澍英
关键词:无效
55例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1996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自身抗体导致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常见出血性疾患。骨髓巨核细胞(MK)呈代偿性增生,有部分患者伴有巨核细胞生长发育障碍,我们应用骨髓常规涂片巨核细胞计数的方法,对一组ITP患者巨核细胞数量与临床关系进行研究。
陈澍英
关键词:紫癜ITP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00例分析
1995年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00例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510080)陈澍英,黄梓伦,黄铮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呈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病征。现将1980年~1995年在我院住院的100例慢性再障作临床...
陈澍英黄梓伦黄铮人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力龙中成药
随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HLA抗体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动态监测患者HLA抗体情况 ,了解HLA抗体在解决血小板无效输注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各医院送检随机血小板无效输注患者在行交叉淋巴细胞毒实验配型血小板的同时 ,用ELISA法检测其HLA抗体及其强度。结果 在 90例随机血小板无效输注患者中 ,HLA抗体阳性率为 6 3% ;未成人组与成人组之间HLA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动态观察 4例长期输注血小板患者 ,其HLA抗体强度随输注交叉淋巴细胞毒实验配型血小板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结论 当患者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时 ,应首先检测其HLA抗体 ,如为幼儿应重点考虑使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的非免疫因素 ;对长期输注血小板患者 ,应动态观察HLA抗体的变化。
张伟东肖露露叶欣易燕陈澍英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无效HLA抗体血小板减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的新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陈澍英李萍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造血干细胞异常外周血细胞减少无效造血急性髓性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疗程14 d,加用环孢霉素A 6 mg/(kg.d),连用30 d。对照组环孢霉素A 6 mg/(kg.d),连用30 d,并输注血小板1 U/次(血小板<10×109.L-1时),比较两组间的有效率。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血小板数量为(28.25±16.824)×109.L-1,对照组是(16.44±10.019)×109.L-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P<0.05)。14 d后观察组血小板数量上升至(84.50±45.255)×109.L-1,对照组为(20.11±11.757)×109.L-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7,P<0.01)。停用rhTPO 16 d后观察组的血小板数维持在(70.55±34.075)×109.L-1,对照组为(40.11±32.689)×109.L-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3,P<0.01)。结论 rhTPO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慢性ITP有一定疗效。
李萍喻志宏梁煜霞于荣秀翁小萍廖火生胡湘明陈澍英梁惠陶陈富邱柏豪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疗效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1998年
陈澍英邹小立林伟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AIH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