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灼怀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5篇样癌
  • 3篇上皮
  • 3篇细胞
  • 3篇腺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基因
  • 3篇表皮
  • 3篇表皮样
  • 3篇表皮样癌
  • 3篇病理
  • 2篇蛋白
  • 2篇粘液
  • 2篇粘液表皮样癌
  • 2篇涎腺
  • 2篇涎腺肿瘤
  • 2篇瘤样
  • 2篇宫颈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P16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 6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深圳市蛇口人...
  • 1篇深圳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陈灼怀
  • 4篇成志强
  • 4篇王晓玫
  • 3篇徐胜美
  • 3篇胡锦涛
  • 2篇吴铭
  • 2篇左敏
  • 1篇杨亦萍
  • 1篇郭晓静
  • 1篇王洋
  • 1篇邱晨
  • 1篇刘汉勇
  • 1篇关弘
  • 1篇徐洪
  • 1篇蔡进中
  • 1篇彭全州
  • 1篇王玲
  • 1篇彭全洲
  • 1篇贺黎升
  • 1篇孔焱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颈原发性淋巴上皮瘤样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原发性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形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8例子宫颈原发性LELC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8例子宫颈原发性LELC患者发病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4岁,临床分期均为ⅠB,淋巴结均无转移。眼观:5例子宫颈肿物呈菜花状,1例呈息肉样,其余呈浸润性增厚。镜下见肿瘤由未分化的大细胞组成,散在或成片巢状、条索状分布。瘤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角形,细胞核空泡状,核膜清楚,可见1个或数个突出的嗜酸性核仁,细胞界限不清,呈"合体样"分布。瘤细胞间被丰富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表型:CK阳性率100%,p63阳性率37.5%,p16阳性率62.5%,CK5/6阳性率75%,Ki-67增殖指数10%-30%,间质淋巴细胞以CD3和CD8阳性表达为主。原位杂交检测EBER阴性,1例间质淋巴细胞弱阳性。电话随访截止2013年6月,1例死亡,其余7例均存活。结论子宫颈原发性LELC罕见,其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形态的恶性肿瘤,临床预后较好,明确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左敏胡锦涛郭晓静陈灼怀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临床病理
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形态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5例甲状腺髓样癌进行研究,观察其病理形态特点。结果25例甲状腺髓样癌的癌组织主要由多角形及梭形细胞组成,可呈多种组织学类型,其中巢状型8例,束状/带状型6例,腺样(管状和腺泡)型3例,弥漫和类癌型各3例,透明细胞型和混合型(髓样和滤泡癌)各1例。免疫组化降钙素、铬粒素A均(+),21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1例癌胚抗原(+),18例突触素(+),1例HMB45(+),1例癌组织甲状腺球蛋白(+)。CD44V6(+)表达分别为髓样癌40%,滤泡癌30%,髓样癌80%颈部淋巴结转移,而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结论诊断时应注意与形态相似的肿瘤相鉴别,CT是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标记物,若CT阴性,CEA及内分泌激素的阳性表达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陈银成陈灼怀关弘徐洪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免疫组化
腹腔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epithelioid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sarcoma,EI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进展、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EIMS的临床表现、大体及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15岁;例2,女性,21岁,均因腹部疼痛不适入院,入院后行肿物切除术。肿瘤由致密区和富于黏液的疏松区构成,肿瘤细胞圆形、上皮样,核圆,核仁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及瘤巨细胞,伴肿瘤性坏死,背景中可见丰富的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体伴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ALK、vimentin、desmin和CK(AE1/AE3)(灶阳性),不表达Calretinin、CD30、CD31、CD33、SMA、HHF35、Myogenin、S-100、HMB-45、CD20、CD79a、CD3、CD5、CD45和CD68。FISH检测显示2例均有ALK基因相关易位。结论腹腔EIMS罕见,作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独立亚型之一,其正确诊断尤为重要。ALK抑制剂或使ALK阳性的EIMS患者获益。
彭全洲陈灼怀王晓玫左敏刘汉勇胡锦涛成志强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ALK
hTERC基因扩增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检测hTERC基因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扩增情况,探讨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30例正常者、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30例宫颈癌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建立正常阈值。结果正常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和宫颈鳞癌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0)、16.67%(5/30)、53.33%(16/30)、80%(24/30)、100%(30/30),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其异常表达百分率亦随之增高。结论 CIN1、CIN2、CIN3及宫颈鳞癌均有hTERC基因扩增,其拷贝数随CIN分级增加而增加。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对宫颈癌筛查及宫颈病变进展预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空间。
成志强王洋王晓玫俞丽娜贺黎升彭全州胡锦涛陈灼怀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鳞癌HTERC基因
应用Competitive RT-PCR技术检测组织CD44v8-10基因mRNA表达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D44v8-10/CD44v10比值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诸因至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Competitive RT-PCR技术检测42例肺癌组织和28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肺组织CD44v8-10基...
成志强王晓玫陶凤华蔡进中陈灼怀
文献传递
黏液表皮样癌中三种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1年
目的 了解p5 3 ,bcl 2和c erbB 2蛋白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分布 ,评价其对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 4 1例黏液表皮样癌和 10例正常涎腺组织的p5 3 ,bcl 2和c erbB 2表达。结果 c erbB 2蛋白在正常涎腺的分布特征为导管上皮全部阳性 ( 10 / 10 ) ,而腺泡上皮仅有 1例阳性 ( 1/ 10 ) ;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低于正常涎腺 ,但阳性强度高于正常涎腺 ;p5 3蛋白在正常涎腺及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分别为 10 %和5 1%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且 ,p5 3蛋白在高低分化两组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也有差别 (P 0 0 5 ) ;bcl 2在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率有高于正常涎腺的趋向。结论 在正常涎腺中c erbB 2主要分布在导管上皮。黏液表皮样癌和正常涎腺在p5 3 ,bcl 2和c erbB 2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差异。p5 3阳性表达的患者多具有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征 ,但未能发现在黏液表皮样癌表达bcl 2和c erbB 2的预后意义。
徐胜美吴铭陈灼怀
关键词:黏液表皮样癌P53BCL-2C-ERBB-2基因表达涎腺肿瘤
肺肿瘤细胞膜表面糖复合物与组织类型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肺肿瘤多阶段进展中细胞膜表面糖复合物与组织类型间的关系 ,为肺肿瘤的良恶性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乙酰胆蒽诱导小鼠得到不同组织学类型肺部病变 2 92个 ,其中良性 (增生性病变、肺泡细胞腺瘤、乳头状腺瘤 )病变 2 37个 ,恶性病变 (乳头状腺癌 ) 5 5个。检测Maclurapomiferaagglutinin(MPA)、花生凝集素 (Arachishypogeaagglutinin ,PNA)、蓖麻凝集素 (Ricinuscommunisagglutinin ,RCA)和麦胚凝集素 (wheatgermagglutinin ,WGA)辣根过氧化物酶凝集素与正常呼吸道上皮及各型病变的亲和性。 结果 增生性病变、肺泡细胞腺瘤与 4种凝集素均保持高度亲和性 ,乳头状病变尤其是乳头状腺癌细胞则基本失去了对MPA、PNA和RCA的亲和性 ,仅保留与WGA的结合力。在良、恶性病变的比较中 ,MPA、PNA和RCA的亲和性均有显著性差异 (χ2 =46.89,P <0 .0 1;χ2 =36.77,P <0 .0 1;χ2 =5 2 .87,P <0 .0 1) ,WGA与良、恶性病变均有较强的亲和性 (χ2 =0 .0 9,P >0 .0 5 )。结论 由于不同类型肺部病变细胞膜表面糖复合物残基的差异 ,良、恶性病变与MPA、PNA和RCA的亲和性明显不同。检测细胞与不同凝集素的亲和反应 ,有助于肺部良。
王晓玫成志强单军陈灼怀
关键词:肺肿瘤细胞膜糖复合物凝集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53蛋白在粘液表皮样癌和正常涎腺中的表达被引量:9
1999年
徐胜美刘东广陈灼怀
关键词:涎腺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53蛋白
婴幼儿喉乳头状瘤与母婴人乳头状瘤病毒垂直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1995年
近10余年来,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发生率显著上升,而婴幼儿喉乳头状瘤的发病也日渐增多。这两种病是否有相关性,后者的发生是否与母婴人乳头状瘤病毒垂直感染有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对本院7例婴幼儿喉乳头状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人乳头状瘤病毒——抗原(HPV-Ag)进行检测。
李红陈灼怀
关键词:婴幼儿乳头状瘤母婴感染
粘液表皮样癌p16、p53、nm23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2001年
目的 了解粘液表皮样癌中p16、p5 3、nm2 3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情况 ,探讨它们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HE和组织化学方法对 4 1例粘液表皮样癌诊断 ,并按WHO标准分为高分化、低分化两组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杂交方法 ,分别检测 4 1例粘液表皮样癌p16、p5 3、nm2 3蛋白及mRNA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粘液表皮样癌中低分化组、高分化组的p16蛋白失表达率分别是 62 .5 % ( 15 / 2 4 )和 2 9.4 ( 5 / 17) ,P =0 .0 3 7;p5 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70 .8% ( 17/ 2 4 )和 2 3 .5 % ( 4 / 17) ,P =0 .0 0 3 ;nm2 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3 7.5 % ( 9/ 2 4 )和 64.7% ( 11/ 17) ,P =0 .0 86。p16、p5 3、nm2 3mR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 p16、p5 3蛋白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p16、p5 3、nm2 3mR NA表达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
徐胜美吴铭杨亦萍王玲陈灼怀
关键词:蛋白质P16蛋白质P53病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