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为华
- 作品数:68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氯化亚铜晶体的水热还原法制备工艺
- 氯化亚铜晶体的水热还原法制备工艺,将硫酸铜和氯化钠配成混合水溶液,并转移入耐压耐腐蚀反应釜中,然后加入还原剂甲醛,密闭加热至130℃~170℃,水热还原反应3~12小时,生成氯化亚铜晶体,冷却后过滤,将滤出的氯化亚铜晶体...
- 王宝罗彭秉成陶为华
- 文献传递
-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实验设计
- 1998年
- 设计了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纯水的工艺流程循环装置。本装置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出水水质高,成本低等特点。
- 陶为华
- 关键词: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树脂纯水再生剂实验室
- 聚乙烯吡啶树脂对间苯三酚的吸附性能
- 2014年
- 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聚乙烯吡啶树脂(WH-06)。以大孔弱碱树脂D301和超高交联树脂NDA150作为参照,研究了WH-06树脂对间苯三酚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的p H及无机盐对树脂吸附间苯三酚的影响。结果表明,WH-06树脂对间苯三酚的吸附等温线都同时满足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且间苯三酚在WH-06树脂上的吸附是一放热过程,能够自发进行,无机盐对WH-06吸附间苯三酚几乎无影响。
- 陶为华邱迅杨燕虹
- 关键词:间苯三酚热力学无机盐
- 乙草胺在水环境中的检测与去除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本研究通过固相前处理辅以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三重四极杆质谱仪(MS/MS)测定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水环境中痕量乙草胺的浓度检测方法。对比不同pH超高交联吸附树脂GC-15和复合功能吸附树脂GC-8对乙草胺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超高交联吸附树脂GC-15对乙草胺的吸附效果优于复合功能吸附树脂GC-8。在乙草胺初始浓度为100μg/L,10 BV水样,吸附时间为120 min,pH值为2时,超高交联吸附树脂GC-15对乙草胺的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达99.37%。
- 朱强李雨吟陶为华
- 关键词:乙草胺树脂吸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
- 一种间三氟甲基苯酚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三氟甲基苯酚的合成方法。间三氟甲基苯胺为原料,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与亚硝酸钠为重氮化试剂,合成间三氟甲基苯酚。本发明优点为:(1)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原料来源广泛,脂再生后可以循环使用,工艺简便;(...
- 方东雷泽霄孙世新邢蓉陶为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AuPd/负载型纳米磁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AuPd/Fe<Sub>3</Sub>O<Sub>4</Sub>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载体为Fe<Sub>3</Sub>O<Sub>4</Sub>,活性组分是Pd和Au,其平均粒径分别约为...
- 戴兢陶孙远旭朱啸庆郭丹丹林敬陶为华
- 文献传递
-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被引量:13
- 2003年
- 本文从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出发 ,对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了较为详细的总结。
- 陶为华
- 关键词: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质量教学水平
- Ba_xCe_(0.8)Sm_(0.2)O_(3-α)固体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被引量:7
- 2003年
-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非化学计量组成的Ba1.03Ce0.8Sm0.2O3-α,Ba0.98Ce0.8Sm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作为比较,亦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化学计量组成的BaCe0.8Sm0.2O3-α固体电解质样品。用X射线衍射法对它们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分别用氢及氧浓差电池方法研究了它们在600~1000℃下的质子和氧离子导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均为钙钛矿型斜方晶单相结构,随着样品中的Ba2+离子含量的增多,样品的质子迁移数增大。这些样品在氧气氛中均为氧离子与电子空穴的混合导体,样品的Ba2+离子含量对样品的氧离子迁移数无明显影响。
- 马桂林仇立干陶为华周丽陈蓉
-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BACEO3
- ZrO/_2-8 mol/%RE/_2O/_3(RE=Y,Dy)纳米晶的碱性水热法合成及其烧结体的电性能研究
- 本研究用碱性水热法合成了ZrO/_2-8mol%RE/_2O/_3/(RE=Y,Dy/)这两个系列的纳米晶,用XRD、TEM方法对水热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晶均为立方相,不同水热反应温度、时间及pH值对立...
- 陶为华
- 一种乙酰氧基乙酰氯的化学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化工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乙酰氧基乙酰氯的化学合成方法,该乙酰氧基乙酰氯的化学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制备乙酰酸:向试管中滴加1当量的羟乙酸溶液,对该试管及其混合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在60℃‑65℃范围内,向...
- 房忠雪王羽费正皓王彦卿陶为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