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锋锐

作品数:32 被引量:190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静脉
  • 14篇血栓
  • 13篇静脉血
  • 12篇血管
  • 12篇静脉血栓
  • 11篇血栓形成
  • 10篇溶栓
  • 10篇静脉血栓形成
  • 9篇深静脉
  • 8篇动脉
  • 8篇深静脉血栓
  • 8篇下肢
  • 8篇下肢深静脉
  • 8篇下肢深静脉血...
  • 7篇深静脉血栓形...
  • 7篇祖细胞
  • 7篇下肢深静脉血...
  • 7篇内皮
  • 7篇内皮祖细胞
  • 6篇腔内

机构

  • 30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苏州大学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海宁市人民医...

作者

  • 32篇雷锋锐
  • 25篇李晓强
  • 24篇桑宏飞
  • 22篇钱爱民
  • 19篇于小滨
  • 16篇戎建杰
  • 15篇张晔青
  • 15篇朱礼炜
  • 13篇姜坤
  • 12篇孟庆友
  • 11篇李承龙
  • 4篇段鹏飞
  • 4篇蔡志新
  • 3篇李文东
  • 2篇李传勇
  • 2篇胡楠
  • 1篇刘辉
  • 1篇陈弘
  • 1篇黄杏梅
  • 1篇吴浩荣

传媒

  • 11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受压严重程度的影像评估及意义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评价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影像学特征(狭窄程度、腔内粘连、侧支形成)在病变严重程度评估及腔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15例经股静脉插管造影同时行腔内超声检查(IVUS)确诊的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CEAP分级:C2 23例、C3 30例、C4 41例、C5 10例、C6 11例,对患者行球囊扩张/支架治疗,部分患者行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结果 根据静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组:A组<50% 29例,B组50%~70% 41例,C组≥70% 45例.A组单纯球囊扩张(球扩)9例,一期或二期静脉曲张手术27例;B组球扩16例,球扩+支架19例,静脉曲张手术24例;C组球扩4例,球扩+支架36例,静脉曲张手术30例.随访92例,时间2~35个月,平均20.3个月.96.7%(89/92)下肢症状减轻或缓解,平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术前7.5±1.6,术后1年1.9±0.6(P<0.05).结论 腔内粘连的形成、侧支的出现是髂静脉受压严重程度及腔内治疗的标志,单纯的狭窄度不能准确地反映受压严重程度.IVCS腔内治疗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但充分扩开腔内粘连是球囊扩张的重点,未充分扩张可能是导致支架后并发血栓形成的原因.
桑宏飞李晓强钱爱民戎建杰李承龙朱礼炜张晔青于小滨雷锋锐
关键词: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血管腔内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与系统溶栓治疗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导管溶栓(CDT)和系统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26例DVT患者(126条肢体)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A组)95例、经患肢足背静脉系统溶栓组(B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溶栓率、消肿率、深静脉通畅率、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CEAP分级的情况。结果近期疗效(住院期间溶栓后):A组患肢溶栓率平均(71.06±18.56)%,B组平均(63.17±17.71)%;A组患肢大腿中段消肿率平均(69.98±15.44)%,B组平均(60.75±13.16)%;A组患肢小腿中段消肿率平均(76.91±10.89)%,B组平均(65.59±11.81)%;A组溶栓后深静脉通畅率82.10%(78/95),B组51.61%(16/3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7~60个月,平均(17.51±9.86)个月。远期疗效:A组深静脉通畅率63.16%(60/95),B组29.03%(9/31);A组CIVIQ评分平均(92.27±7.30)分,B组(85.74±10.24)分;A组CEAP分级平均(1.52±1.25)级,B组(2.32±1.33)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治疗下肢DVT近、远期疗效均优于系统溶栓。
王孝运李晓强孟庆友钱爱民桑宏飞姜坤雷锋锐李承龙于小滨张晔青胡楠陈弘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疗效
腔内治疗过程中髂动脉破裂的预防及处理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中髂动脉破裂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2004年6月至2013年7月,在施行腔内治疗过程中共发生髂动脉破裂病例12例;其中球囊扩张引起的5例,由导管导丝穿破引起的4例,支架移植物输送鞘损伤1例,支架末端刺破血管(迟发)1例,双腔取栓管回拉损伤1例.发生于髂总动脉4例,发生于髂外动脉者8例.结果 4例导管导丝相关性血管破裂均治愈;5例球囊扩张后血管破裂,经行球囊封堵及覆膜支架置入后均治愈,1例支架移植物输送鞘损伤者术中行开放性血管修复成功,但在术后第1天因DIC死亡;1例迟发性支架刺破血管者经置入覆膜支架后治愈;1例双腔取栓管患者,行裸支架置入术后第2天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6例覆膜支架置入患者平均随访(56±12)个月,结果显示支架均通畅,未见支架内再狭窄及局部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髂股血管及闭塞原因,选择合适尺寸的球囊及柔韧性较好的金属支架可预防术中发生髂动脉破裂;覆膜支架置入是髂动脉破裂有效的处理措施.
于小滨李晓强钱爱民孟庆友桑宏飞戎建杰朱礼炜雷锋锐
关键词:手术中并发症血管外科手术髂动脉
大鼠骨髓源性早晚期内皮祖细胞特性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观察内皮祖细胞(EP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血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分离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和激光共聚焦鉴定EPCs,噻唑蓝(MTT)、三维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早晚期EPCs的特性;透射电镜观察晚期EPCs向内皮细胞转化的特征.结果 EPCs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表达为阳性;晚期EPCs在2周后仍然保持很强的增殖力,达到1×1011/L,能形成网状连接的管腔样结构.白细胞分化抗原133 (CD133)在早期EPCs的表达量高达(88.7±2.4)%,在晚期EPCs逐渐降低到(46.4±3.6)%;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量由(55.3±2.5)%上升到(81.1±1.6)%;早晚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晚期EPCs可见到内皮细胞特征性细胞器:Weible-Palade (W-P)小体.结论 骨髓中存在不同特质的早期EPCs和晚期EPCs,具有一些相同的表型但也存在差异,晚期EPCs可能是一种有潜力的诱导血管新生的候选细胞.
戎建杰李晓强钱爱民桑宏飞孟庆友雷锋锐
关键词:骨髓内皮祖细胞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深静脉顺行造影在诊断Cockett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在Cockett综合征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56例(556条肢体)以静脉曲张为人院诊断的怀疑髂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国际静脉联盟临床分级(CEAP分级):下肢浅静脉曲张(C2)190条;静脉曲张伴肢体肿胀(C3)149例;伴有肢体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湿疹或脂质硬皮症(C4)130条;合并已愈合的溃疡(C5)17条;伴有活动性溃疡(C6)70条。共760例次采用改进的深静脉顺行造影及插管造影检查,对其造影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顺行造影检查发现的经过股静脉插管造影检查确诊的髂静脉狭窄病例的患者有154例,对顺行造影可疑的患者又行插管造影检查,又发现狭窄患者48例,共发现髂静脉狭窄202例,总阳性率38.19%(202/529)。其中,髂静脉狭窄I〉50%的有173例(145例可见明显侧支血管建立)。结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可作为Cockett综合征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检查方法。
赵铁军李晓强钱爱民雷锋锐戎建杰李承龙李文东
关键词:综合征血管造影术髂静脉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受压严重程度影像学评估及临床意义
桑宏飞李晓强钱爱民戎建杰李承龙朱礼炜张晔青于小滨雷锋锐姜坤
Angiojet辅助导管接触性溶栓与单纯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期临床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辅助导管接触性溶栓(ART+CDT)与单纯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ART+CDT组30例、CDT组61例,比较两组尿激酶总剂量、手术总费用、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术后2年下肢静脉累积通畅率及2年和5年Villalta评分、血栓复发率及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评估表。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死亡病例。两组在尿激酶总量、溶栓时间、手术总费用、住院天数、消肿率、静脉通畅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年及5年的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血栓复发率、慢性静脉功能评分表及2年累积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RT+CDT较单纯CDT早期疗效具有明显优势,ART+CDT及CDT中、长期随访均表现较低的PTS发生率、血栓复发率及较高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两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的中期疗效没有显著差异。
李新庆钱爱民李承龙于小滨张晔青雷锋锐朱礼炜蔡志新桑宏飞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后综合征置管溶栓术
髂静脉狭窄支架置入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导管接触性溶栓后发现髂静脉狭窄,采用支架治疗无论是中远期通畅率还是症状的改善方面都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支架置入对深静脉瓣膜功能影响尚需要进一步探讨,我们本中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报道如下。
魏森李文东钱爱民桑宏飞于小滨雷锋锐李晓强
关键词:支架置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后接触性通畅率
股动脉顺行穿刺用导引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股动脉顺行穿刺用导引鞘,包括:引导针,引导针包括具有柔性的针管和设置在针管的近端的针柄,针管内具有从针柄延伸至针管远端的第一管腔;以及接头,接头的远端以鲁尔接头的方式连接在针柄的近端,接头包括与针柄及第...
雷锋锐桑宏飞
真腔内技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55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真腔内通过闭塞段技术治疗下肢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55例患者共60条股胭动脉硬化闭塞肢体行真腔内技术腔内治疗,术前平均闭塞血管长度(13±3)cm,平均踝肱指数(ABI)为0.47±0.06。术中在路径图下单弯导管与导丝配合,采用“捻转”导丝技术真腔内通过闭塞段,并行病变段血管球囊扩张内置支架或斑块旋切治疗。结果本组技术成功率为91.7%;9例行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41例行PTA+stent,5例行斑块旋切术;平均支架使用数目(1.6±0.6)枚,平均支架长度为(8.2±1.4)cm。术后第3天ABI平均0.73±0.1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并发症者13例,1例截肢;成功随访46例患者48条肢体,随访时间为(24±11)个月;术后6、12、24个月的平均ABl分别为0.72±0.15、0.67±0.13和0.63±0.19。术后12、24个月支架的一期、辅助、二期通畅率分别为73.0%、81.1%、89.2%和63.6%、68.2%、72.7%。结论应用真腔内技术治疗股胭动脉硬化闭塞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减少应用支架总长度。
于小滨李晓强孟庆友钱爱民桑宏飞戎建杰朱礼炜雷锋锐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成形术气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