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小伟

作品数:8 被引量:81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肿瘤
  • 3篇腺肿瘤
  • 3篇基因
  • 2篇易感基因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乳腺癌易感基...
  • 2篇乳腺癌易感基...
  • 2篇突变
  • 2篇突变研究
  • 2篇年龄
  • 2篇族性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家族
  • 2篇家族性

机构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8篇韩小伟
  • 7篇黄焰
  • 7篇进淑娟
  • 4篇刘晓静
  • 4篇庞汉民
  • 3篇靳彦文
  • 3篇曹诚
  • 3篇郝晓鹏
  • 2篇栗辰
  • 2篇左思
  • 2篇柳伟伟
  • 1篇王也
  • 1篇孟迪
  • 1篇刘晓静
  • 1篇郝晓鹏
  • 1篇王怀涛
  • 1篇陈圣
  • 1篇孟迪
  • 1篇李念
  • 1篇杨柳春

传媒

  • 3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空心针穿刺活检对确定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空心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是否能够确定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状态、Ki67值并进行准确的分子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既行CNB又行开放切除活检(open excision biopsy,OEB)的188例乳腺癌患者。标本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HER2和Ki67,并分为LuminalA、LuminalB、三阴性和HER2阳性四种分子亚型。用Kappa检验对CNB和OEB免疫组化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CNB和OEB评估ER、PR、HER2受体状态和Ki67表达的一致率分别为94.68%、93.62%、94.68%和73.40%。两者对于non—Luminal肿瘤的分型一致(P=0.774)。OEB样本中Ki67的表达高于CNB样本(P〈0.05),分子亚型一致率为72.34%(K=0.6064)。结论CNB可以确定乳腺癌的ER、PR、HER2状态以及Ki67值。CNB可对non-Luminal肿瘤准确分型。
陈圣王也柳伟伟王怀涛进淑娟韩小伟黄焰
关键词:乳腺肿瘤活组织检查针吸分子分型KI-67抗原
家族性乳腺癌和健康遗传高危人群BRCA1/2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女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和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的BRCA1/2基因突变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2月~2014年10月于解放军307医院乳腺外科确诊的54例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及24例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应用PCR-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全编码外显子基因序列。结果:54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共发现8例致病性突变,突变类型均为单个碱基置换,BRCA1和BRCA2的总突变率为14.8%,BRCA1突变率为11.1%,BRCA2突变率为3.7%;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BRCA总突变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突变率(28.6%vs 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遗传性高危人群中共发现2例致病性突变,均为BRCA1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3%。结论:用BRCA1/2突变检测"金标准"的一代测序法再次发现在中国汉族女性家族性乳腺癌中存在的BRCA1/2突变,与三阴性乳腺癌有关,并发现碱基置换突变也是重要的突变类型;在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BRCA1突变,值得关注。
栗辰靳彦文刘晓静进淑娟韩小伟庞汉民郝晓鹏曹诚黄焰
关键词:BRCA1基因BRCA2基因DNA序列测定
北京地区一项单中心乳腺癌主要流行病学指标演变趋势的研究(2000-2015年)
目的:  近十几年来我国居民的癌症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首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位居第四位,严重危害我国女性的生命健康。乳腺癌的发病具有城乡差别,城...
韩小伟
关键词:乳腺癌流行病学发病年龄
文献传递
74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致病突变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在早发性乳腺癌(确诊年龄≤35岁)患者中突变情况,分析致病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就诊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74例,采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分析,对纳入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的49个外显子序列及拼接区序列进行检测分析,并将患者按临床特征分组,X^2检验比较BRCA1和BRCA2致病突变在各组的分布。结果在74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中,检测到15例(20.27%)BRCA1/2致病突变,包括5例(6.76%)BRCA1致病突变,10例(13.51%)BRCA2致病突变。其中11例为新发现致病突变,检测到1例患者携带相对高频致病基因突变BRCA1∶c.5470_5477delTGCCCAAT。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组携带致病突变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组(40.91%vs 11.54%,X^2=6.534,P=0.011)。结论 BRCA1/2致病突变对早发性乳腺癌意义重大,尤其是伴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早发性乳腺癌。新发现的致病突变可能为中国人群特有突变。BRCA1∶c.5470_5477delTGCCCAAT可能成为中国人群的始祖突变。
杨柳春刘晓静靳彦文进淑娟韩小伟庞汉民李建鹏孟迪左思公彦栋曹诚黄焰
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1突变
Ki-67、Her-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Ki-67、Her-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统计分析Ki-67、Her-2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202例患者中,Ki-67阳性率为73.3%(148/202),Her-2阳性率为19.3%(39/202)。Ki-67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ER、PR)表达情况相关(P<0.05),与年龄大小、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Her-2的表达与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表达相关(P<0.05),而与年龄大小、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Ki-67低表达、Her-2表达阴性时与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大小、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Ki-67表达水平与Her-2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Ki-67高表达提示肿瘤组织学分级更高,分化程度更低,即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越易转移;Ki-67高表达、Her-2阳性提示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低,治疗效果差;检测Ki-67、Her-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对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栗辰进淑娟刘晓静韩小伟郝晓鹏庞汉民黄焰
关键词:KI-67HER-2乳腺肿瘤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癌临床流行病学16年演变趋势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我国乳腺癌流行病学演变趋势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乳腺癌发病年龄、临床分期和分子分型为主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方法从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电子病例档案库中,收集2000-01-01-2015-12-31初治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建立乳腺癌信息数据库,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临床分期和分子分型的总体分布及其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结果 2 482例初治原发性乳腺癌中位确诊年龄48(19~87)岁,发病高峰年龄段41~60岁,随时间无明显变化。临床分期中,0期(原位癌)和Ⅰ期乳腺癌占比随时间呈显著上升趋势,Ⅲ期乳腺癌比率呈下降趋势,Ⅱ、Ⅳ期乳腺癌比率趋势变化平稳,χ^2=48.60,P〈0.000 1。分子分型中,Luminal型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均有增加趋势,而三阴型乳腺癌有下降趋势,χ^2=24.81,P〈0.000 1。结论北京地区乳腺癌高峰发病年龄段为41~60岁,中位年龄随时间无明显上升;早期可手术乳腺癌(0~Ⅱ期,T3N1M0期)尤其是原位癌(0期)比例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分子分型中Luminal型及HER2阳性乳腺癌有增加趋势。
韩小伟柳伟伟阳泽龙李建鹏进淑娟李念左思孟迪黄焰
关键词:乳腺肿瘤发病年龄分子分型
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91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随访,使用DN-4量表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际随访821例患者,其中263例(32.0%)患者出现慢性疼痛,47例(17.9%)DN-4评分>4分,考虑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组与非疼痛组在手术方式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在行乳腺癌手术时,选择合适且创伤相对较小的术式,以及做好患者的心理保健,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朱为夷栾忠良刘晓静韩小伟进淑娟李强郝晓鹏黄焰
关键词:乳腺癌神经病理性疼痛
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及家系成员乳腺癌易感基因携带情况调查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和BRCA2基因已经证实与家族性乳腺癌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及家系成员BRCA1和BRCA2突变特征及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3-12-02-2015-06-08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55例及家系成员48名,共计103例样本。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BRCA1和BRCA2基因全编码外显子序列。结果 55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现5个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位点,1个突变位点乳腺癌信息库中见报道(BRCA1:4730insG),4个为新发现突变位点(BRCA1:1937insC,4538insAG;BRCA2:1382delA,2820delA)。家族性乳腺癌患者BRCA1/2突变率为9.09%(BRCA1,5.45%;BRCA2,3.64%),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突变率为22.22%(χ2=1.99,P=0.20),早发性乳腺癌患者(≤35岁)突变率为20.00%,χ2=0.79,P=0.39。48例家系成员检测到3个新发现突变位点(BRCA1:1370insA,3459insA;BRCA2:6502insT),总突变率为6.25%。结论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BRCA基因突变率显著低于国外,应重点关注有家族史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家系成员中发现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家系成员突变率和发病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应引起重视。
阳泽龙靳彦文刘晓静韩小伟进淑娟庞汉民郝晓鹏曹诚黄焰
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1家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