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格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丙型肝炎病毒不同编码区His融合抗原的表达与纯化
- 2008年
- 目的:表达和纯化丙型肝炎病毒(HCV)-Core、NS3和NS4的His融合抗原H-C、H-NS3和H-NS4,并初步探讨其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用重组基因工程技术,构建3种重组质粒C-pET-28a-c(+)、NS3-pET-28a-c(+)和NS4-pET-28a-c(+)以及相应的工程菌;质粒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IPTG诱导抗原表达,从IPTG使用浓度、诱导温度与时间3个方面优化抗原表达条件;用NTA柱纯化抗原后,分别用单片段重组抗原和混合抗原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0份HCV抗体阳性血清和40份健康人血清。结果:用单片段重组抗原和混合抗原检测的100份HCV抗体阳性血清中,H-C、H-NS3和H-NS4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75%和52%,而H-C、H-NS3和H-NS4混合抗原的抗体检出率为100%;检测40份健康人血清,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HCV不同编码区单片段His融合抗原具有不同的抗体检出率,但均低于混合抗原的阳性率;在开发HCV抗体诊断试剂时,应采用HCV混合抗原。
- 韩振格乔伟振张敏孙艳雯董晨孟继鸿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 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总抗体的初步研究
- 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的丙型肝炎(HC)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HC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HCV感染者约有4000万。为了控制HCV经血液传播,国家要求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的检测。目前国内外HCV抗体检测试剂均...
- 韩振格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双抗原夹心法ELISA检测
- 文献传递
- 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抗HCV总抗体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建立检测抗HCV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将与His或GST融合表达的HCV基因工程抗原,分别用作ELISA的包被和酶标记抗原,建立用于抗HCV总抗体检测的双抗原夹心ELISA。用此方法检测1 968份临床血清标本,并以间接ELISA(北京万泰试剂)与之对照;此外,用套式RT-PCR检测部分血清的HCV RNA。结果有1 761份血清2种ELISA检测均为阴性,有190份血清均为阳性,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9.1%;有17份血清的检测结果不相符,间接法阳性而本法阴性的14份,其中HCV RT-PCR阳性1份;本法阳性而间接ELISA阴性的3份,其中RT-PCR阳性2份。双抗原夹心ELISA与间接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99.48%、98.96%,特异性分别为99.94%、99.27%。结论新研制的检测抗HCV总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韩振格孟继鸿周镇先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 GST与戊型肝炎病毒ORF2编码蛋白融合表达形成的新抗原表位的鉴定
- 2008年
- 目的:以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编码的重组蛋白p166为例,研究蛋白标签GST对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抗原结构的影响。方法:以HEV中国株重组蛋白p166Chn-GST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mAb),与代表HEV4个基因型的摩洛哥株、墨西哥株、美国株和中国株p166的GST或His融合蛋白、中国株非融合重组蛋白p179Chn以及GST融合的HEV无关蛋白进行ELISA检测,鉴定mAb所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p166Chn-GST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mAb1A8、9B4和8H10与p166Chn-GST反应,与GST不反应。其中1A8和9B4可与带GST标签的4种p166-GST蛋白以及N和C端截短的p146Chn-GST、p137Chn-GST反应,而不与4种p166-His蛋白反应,也不与p179Chn反应,与HEV病毒颗粒竞争试验阴性,与GST融合的HEV无关蛋白无交叉反应性,表明1A8和9B4识别的抗原表位不是HEV病毒颗粒表面天然存在的抗原表位,而是GST与HEV ORF2编码蛋白的465-601aa区段序列共同形成的新的抗原表位。结论:GST能够赋予基因工程重组蛋白以新的抗原特性,它与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以共同形成新的抗原表位。
- 梁久红梁立敏董敏韩振格董晨孟继鸿
- 关键词:GST融合表达戊型肝炎病毒抗原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