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炳生

作品数:38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军事

主题

  • 22篇乳腺
  • 19篇乳腺癌
  • 19篇腺癌
  • 11篇乳房
  • 10篇肿瘤
  • 9篇乳房再造
  • 9篇细胞
  • 7篇手术
  • 7篇胃癌
  • 6篇术后
  • 6篇肌瓣
  • 6篇背阔肌
  • 5篇切除
  • 4篇一期乳房再造
  • 4篇周期
  • 4篇细胞周期
  • 4篇复发
  • 4篇背阔肌瓣
  • 4篇MGC803...
  • 3篇早期乳腺癌

机构

  • 2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3篇深圳市中医院
  • 5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唐山中医医院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航天医学工程...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37篇韩炳生
  • 17篇张文杰
  • 10篇朱红成
  • 7篇盛毅
  • 7篇张雪鹏
  • 5篇李继安
  • 5篇贾永森
  • 3篇喇孝瑾
  • 3篇黎芳
  • 3篇王亚
  • 3篇梁永平
  • 3篇李志新
  • 2篇曾小粤
  • 2篇樊毓
  • 2篇赵光明
  • 2篇秦丽娟
  • 2篇田春雨
  • 2篇张松林
  • 2篇李志新
  • 2篇陈洁生

传媒

  • 7篇实用癌症杂志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外科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全国乳腺癌规...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皮下根治切除加背阔肌脂肪瓣一期乳房重建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使乳腺癌患者既能达到肿瘤根治切除,又能保持乳房外形的目的 ,本科于1996年2月至2010年8月为156例乳腺癌患者施行了乳腺癌皮下根治切除,并用背阔肌脂肪瓣(或带岛状皮肤)行一期乳房重建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韩炳生李志新陈洁生黎芳魏潇朱红成张文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一期乳房重建
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1997年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80例乳腺疾病患者血清CA15-3水平,其中乳腺良性疾病42例,乳腺癌术前51例,乳腺癌术后无复发转移者73例,乳腺癌术后有复发或转移者14例。CA15-3阳性率分别为9.5%、27.5%、5.5%、85.7%。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有复发或转移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复发转移者(P<0.01)。血清CA15-3检测对乳腺癌术前诊断意义不大,而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监测有重要价值。
盛毅韩炳生梁永平张文杰
关键词:CA15-3乳腺癌复发肿瘤转移
乳腺癌皮下根治应用背阔肌脂肪瓣(或带岛状皮肤)一期乳房再造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为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设计一种既能达到肿瘤根治性切除,又能保持乳房外形美观,手术操作简单省时,宜于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无背阔肌横断手术史,无胸壁及乳房皮肤受侵犯的相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腋后线切口行...
韩炳生李志新黎芳魏潇
背阔肌脂肪瓣一期乳房再造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研究一种既达到肿瘤根治性切除目的 ,又保留乳房美观外形的简便省时、完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 ,经腋后线切口行肿瘤根治切除术 ,切除肿瘤表面皮肤 ,保留乳头乳晕 ,取部分背阔肌脂肪瓣行Ⅰ期乳房再造。结果 :4 6例接受乳房再造患者成功 4 5例 ,再造乳房美观效果为优者 34例 (75.6 % ) ,良 7例 (15.5% ) ,差 4例 (8.9% ) ;随访满 1,2 ,3年者分别为 9,11和 16例。除 1例腋淋巴结转移 17枚患者术后 38个月出现骨转移及锁骨下复发外 ,其余均无瘤生存。结论 :使用背阔肌瓣重建乳房 ,组织量适中 ,损伤小 ,外形美观 ,适合应用于中国女性。
韩炳生朱红成张雪鹏张文杰王心宽董浩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重建保留乳头乳晕
麝香乌龙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00年
王志文韩炳生贾秀荣程爱国付春梅袁强张爱国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麝香乌龙丸中医药疗法
胃癌组织内浸润树突状细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内浸润树突状细胞 (TIDC)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手术切除、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的胃癌标本为研究对象 ,利用S 10 0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胃癌组织中浸润的TIDC ,分别计数 2 0个高倍视野内的TIDC数量 ,分为高、低浸润组。结果 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和远处转移患者中 ,TIDC低度浸润的比例较高 ,分别为 84.6 % ,10 0 .0 % (P <0 .0 5 )。
李晓波韩炳生王永光孙涛虞有智
关键词:胃癌树突状细胞肿瘤转移
通莲汤对裸小鼠胃癌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及外周血免疫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通莲汤对胃癌MGC803细胞荷瘤裸鼠组织形态学及对外周血免疫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的影响作用。方法:胃腺癌MGC803细胞接种于Balb/C裸小鼠右前肢皮下,建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 L·kg-1),消癌平组(1.8 g·kg-1),通莲汤高、中、低剂量组(1.5,0.75,0.37 g·kg-1),各组连续给药3周,再连续观察3周,6周后处死小鼠,分离瘤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形态结构;裸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8含量。结果:高剂量通莲汤干预的裸鼠移植瘤瘤体微结构淡染,核分裂少见,中心出现大片坏死区;中、低剂量通莲汤干预的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甚微。高剂量通莲汤可显著下调裸鼠外周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分别为(33.82±14.43)ng·L-1,(45.49±15.61)ng·L-1和(132.09±29.51)ng·L-1,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较高剂量的通莲汤可促进裸鼠胃癌移植瘤组织坏死,其抑瘤机制与下调血清TNF-α,IL-6和IL-8等因子水平,增强免疫调节有关。
贾永森王亚秦丽娟孙瑞军李继安韩炳生
关键词:胃癌细胞白细胞介素-8
乳腺癌根治性切除同期背阔肌脂肪瓣乳房再造的术后护理被引量:6
2005年
报告了30例乳腺癌根治切除同期背阔肌脂肪瓣乳房再造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重点为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脂肪 颗粒或蛋白凝固块堵塞;注意再造乳房的乳头和乳房皮肤保持一定温度、勿受压,注意观察乳房皮肤血运,尤其要保护好背阔 肌脂肪瓣勿使受压;同时做好供瓣区护理,积极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本组手术全部成功,1例乳头表皮坏死,3例再造乳房 周围皮肤坏死,1例局灶性坏死。本组获6个月至3年随访,无一例肿瘤复发。
吕小芳刘燕平黄少芬辛娜洪月韩炳生
关键词:外科皮瓣背阔肌瓣乳房再造术手术后护理
乳腺癌一期背阔肌瓣乳房再造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一期背阔肌瓣乳房再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应用FACTB(4.0)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表,对116例经手术治疗后存活、无复发及转移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量表的应答率为100%,量表合格率为96.55%。对112例合格病例根据手术术式分为再造组和根治组,用非配对资料t检验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差异,并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性功能、身体形象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再造组明显好于根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01)。在生理功能和躯体功能再造组平均得分高于根治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年龄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实行乳房再造术的患者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肖永红何喜赵光明韩炳生朱红成张文杰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再造背阔肌瓣生活质量
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细胞核DNA倍性与转移的关系被引量:5
1996年
作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cytometry,FCM)测定了手术切除的54例肝细胞癌,53例相应癌旁肝组织及9例门静脉癌栓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细胞核DNA倍体模式。探讨了癌细胞核DNA倍性分布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癌旁肝细胞核DNA倍性与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二倍体肿瘤主要分布于TNM分期Ⅰ、Ⅱ期及分化较好的Edmondson分级Ⅰ、Ⅱ级肿瘤。57%的异倍体肿瘤血清AFP值大于400μg/L,高于二倍体肿瘤(22.2%,P<0.05)。伴门静脉癌栓形成、淋巴结转移、肝内转移的肝癌癌旁细胞核异倍体率明显增高。7例原发癌与其转移癌同为异倍体,2例转移癌的DNA指数不同于其原发癌。结果揭示,同时测定癌及癌旁肝细胞核DNA倍体模式有助于预测肝细胞癌的进展和转移。
叶颖江韩炳生余业勤陆继珍樊嘉
关键词:肝细胞癌流式细胞仪癌栓肝细胞核DN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