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朝辉
- 作品数:129 被引量:4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泌尿外科腹腔镜并发症的分级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评估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分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 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疾病级别、高血压病、血糖、肺部疾病和既往腹部手术史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分别采用Stava分级系统评估术中并发症级别,Clavien-Dindo分级系统评估术后并发症,进而解析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BMI、疾病级别、血糖、既往腹部手术病史与患者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级别及血糖是影响患者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疾病级别及血糖是影响患者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顾朝辉邢伟只金志波李冠儒孙科杨俊福魏金星杨锦建
- 关键词:腹腔镜并发症
- 围术期肾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肾癌患者围手术期时数量的变化及其与肿瘤病理分期(TNM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27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和26例腹腔镜下部分肾切除术患者数据。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周检测肾癌患者外周血CTCs,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53例肾癌患者中,术前1 d外周血CTCs阳性患者46例(86.8%),CTCs计数8.85±6.39。肾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TCs计数与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明显相关(Ⅰ期患者CTCs:5.34±4.73,Ⅱ期患者CTCs:9.75±4.20,Ⅲ期患者CTCs:14.38±3.11,Ⅳ期患者CTCs:20.50±5.26,F=19.383,P<0.05)。术前T1+T2组CTCs计数低于T3+T4组(7.09±5.15比17.44±4.80,t=-5.555,P<0.05)。术后1周外周血CTCs阳性患者41例(77.4%),CTCs计数5.17±7.55。术前术后CTCs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Ⅰ+Ⅱ组术后CTCs下降值高于Ⅲ+Ⅳ组(4.78±4.25比-0.08±5.63,t=3.235,P<0.05)。结论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数量与其TNM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手术治疗是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TC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 窦晨阳顾朝辉樊瑞新张少朋骆永博齐亚斌周乃春
- 关键词:肾细胞癌循环肿瘤细胞临床病理分期
- 基于囊泡介导的转运相关基因构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预后模型和列线图
- 2024年
- 目的:探讨囊泡介导的转运相关基因(VMTGs)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预后的关系,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及列线图。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别获取601例和55例信息完整的ccRCC临床和转录组数据,从Reactome数据库下载722个VMTGs。使用"DEseq2"R包分析得到TCGA中肿瘤和正常样本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VMTGs取交集得到142个差异表达的VMTGs,其中96个上调基因,46个下调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分析筛选得到59个预后相关基因。依次通过最小绝对值收敛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逐步回归分析及多因素Cox分析构建模型。根据模型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高、低风险组的生存差异。用GEO数据集对风险评分模型进行验证,分析高、低风险组生存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评估风险评分模型的预后价值。结合风险模型评分和临床特征构建列线图。结果:通过分析得到7个预后相关的VMTGs[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8B(KIF18B)、分拣蛋白1(SORT1)、溶质载体家族18成员A3(SLC18A3)、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3B(KIF13B)、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锚蛋白3(ANK3)以及缝隙连接蛋白β1(GJB1)],用于构建风险评分模型,低风险组的预后优于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P<0.01)。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中1、3、5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740、0.739,提示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GEO队列中低风险组的预后优于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P<0.05),且1、3、5年的AUC分别为0.914、0.873、0.763,表明预测预后效能较好。单因素[风险比(HR)=2.718,95%置信区间(CI)=2.253~3.280,P<0.01]和多因素(HR=2.100,95%CI=1.717~2.570,P<0.01)Cox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评分模型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列线图1、3、5年的AUC(分别为0.869、0.812、0.783)表明预测预后效能较好。校准曲线和决策曲�
- 任梦达骆永博杜凯旋曾佑苗潘文邦刘沅浩戴义恒张来来顾朝辉
- 关键词: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囊泡预后模型列线图
- 改良膀胱尿道吻合法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89例报告)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改良膀胱尿道吻合法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AR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行RARP的89例患者,均采用双针倒刺自膀胱颈5点和7点连续缝合的改良膀胱尿道吻合法,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4~81岁,平均68岁;术前PSA 0.03~100ng/ml,平均9.8ng/ml;术前病理诊断腺癌88例,间质肉瘤1例;Gleason评分4~9分,平均7.4分。结果:8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54~147min,平均89min;术中出血20~600ml,平均178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d,平均1.5d;住院时间5~29d,平均9d。术后出现漏尿3例、感染1例、肠梗阻2例、尿道狭窄2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另有1例切口疝经疝修补好转。术后随访1~23个月,平均9.8个月;术后3、6、12个月完全尿控率分别为86.6%(58/67)、92.7%(51/55)和96.9%(31/32)。7例患者出现生化复发,1例患者出现多发转移,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用改良膀胱尿道吻合法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可降低术后漏尿发生率,有效改善术后尿控,值得进一步推广。
- 张雪培范雅峰杨锦建魏金星王声政顾朝辉朱照伟董彪陶金
- 关键词:前列腺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
- 细胞核增殖抗原、角蛋白7和角蛋白20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角蛋白7(CK7)和角蛋白20(CK20)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138例膀胱癌组织石蜡切片中Ki-67、CK7和CK20的表达,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Ki-67、CK7和CK20在膀胱癌组织中均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6%、88.4%和78.3%.Ki-67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分级(P=0.001)、分期(P=0.007)、肿瘤复发(P=0.044)和转移(P=0.037)显著相关;CK7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分级(P=0.002)、分期(P=0.043)、转移(P=0.012)、组织学分型(P=0.020)显著相关;CK20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P=0.001)、分级(P=0.012)、分期(P=0.021)、肿瘤大小(P=0.034)及肿瘤复发(P=0.035)显著相关.Spearman等级分析表明Ki-67与CK20之间(P=0.026)及CK20与CK7之间(P=0.010)呈正相关,而Ki-67与CK7之间无明显相关(P=0.319).Ki-67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0、21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K7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3、9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CK20阳性及阴性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18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Ki-67及CK20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高而升高,CK7的表达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增高而降低,三者共同参与到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
- 田向永顾朝辉贾占奎段文静李松超王军金志波杨锦建
- 关键词:膀胱癌细胞核增殖抗原角蛋白20
- 套石篮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23例报告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套石篮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马蹄肾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分析统计2014年06月~2016年0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采用套石篮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马蹄肾肾结石23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本组23例患者单次碎石成功率95.7%(22/23)。总体平均手术时间95(45~14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3~5)d。无脓肾、输尿管断裂等并发症。23例随访至今,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套石篮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马蹄肾肾结石安全、有效。
- 王展顾朝辉贾占奎李松超李文波李兵兵丁映辉马中立曾甫清杨锦建
- 关键词:套石篮输尿管软镜钬激光马蹄肾肾结石
- 4K超高清和常规高清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4K超高清(UHD)腹腔镜进行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势。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UPJO患者60例,根据在不同腹腔镜下行肾盂成形术,将患者分为UHD组(n=30)及常规高清(HD)组(n=30)。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肾积水程度)及围术期数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周引流量、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HD组和UHD组的人口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和UHD组的手术时间为(114.800±11.047)min比(107.500±8.4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8,P<0.05);出血量为(35.330±11.059)ml比(29.670±10.4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3,P<0.05)。HD组和UHD组其他围术期数据分别为:肾周引流量(45.670±8.172)ml比(44.000±7.589)ml;引流时间(3.270±0.944)d比(3.270±0.980)d;术后住院时间(7.230±0.430)d比(7.070±0.52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9、0.000、1.351,P>0.05)。60例患者均进行1年的术后随访,UHD组及HD组患者术后症状消失,且均无再梗阻患者,不需再次行肾盂成形术或留置双J管。HD组术后少量漏尿1例,1周后自愈。UHD组术后泌尿系感染1例,予以抗生素应用后症状好转。结论:4K-UHD腹腔镜及HD腹腔镜系统下肾盂成形术具有相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与HD腹腔镜系统比较,4K-UHD腹腔镜系统的优势体现在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失血量。
- 陈龙顾朝辉冯勇杰赵科元周乃春樊瑞新窦晨阳张少朋
- 关键词:肾盂成形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辅助下肾癌合并Ⅲ、Ⅳ级下腔静脉癌栓手术治疗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辅助下肾癌合并Ⅲ、Ⅳ级下腔静脉癌栓形成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遵循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肾癌合并Ⅲ、Ⅳ级下腔静脉(IVC)癌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体外循环(CPB)辅助下手术治疗11例,同期按照非CPB辅助手术治疗11例.两种术式患者年龄、性别、患侧、肿瘤大小,及癌栓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改变术式者.CPB组与非CP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68.2±45.1) min和(440.4±52.5)min,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2.5±1.6)h和(1.5±0.7)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 654.6±1 142.3)ml和(3751.6±1 072.4) ml,术中输血量分别为(1 986.2±942.7)ml和(3 147.1 ± 997.3)ml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3.2±1.4)d和(4.5±1.3)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5±1.3)d和(12.6±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B组1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给予口服华法林后恢复正常.非CPB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损伤,给予保肝治疗后恢复,2例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给予定期换药后愈合.结论 CPB辅助下手术治疗肾癌合并Ⅲ、Ⅳ级IVC癌栓与非CPB辅助手术比具有出血量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李文波贾占奎顾朝辉李兵兵丁映辉黄珍林马中立王展杨锦建
- 关键词:体外循环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外科手术
- 米拉贝隆对比索利那新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比较米拉贝隆、索利那新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VEP)术后膀胱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的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80例TUVEP术后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抽签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分别为索利那新组、米拉贝隆组、双药组、对照组。记录患者术后7 d内膀胱痉挛的客观指标(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及主观评测表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排尿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表(QOL)及膀胱状态感知分级量表(PPBC)],同时记录服药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组间及组内数据均数的多重两两比较采用基于方差分析的Dunnett-t检验。结果在所有观察项目中,索利那新组对比米拉贝隆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47、0.442、0.834、1.026、1.173,P>0.05);在痉挛次数[(0.88±0.74)次比(1.37±0.91)、(1.38±0.84)、(3.01±1.39)次]、持续时间[(21.79±19.00) min比(38.65±26.45)、(34.71±23.36)、(90.71±43.07) min]、VAS评分[(2.70±1.09)分比(3.23±1.51)、(3.22±1.42)、(5.34±1.42)分]及PPBC量表[(1.89±0.68)分比(2.52±0.70)、(2.45±0.60)、(3.55±0.89)分]方面,双药组对比其余3组有明显的优势,对照组对比其余3组劣势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2、4.677、3.571、3.134、4.579、3.782、2.968、4.427,P<0.05);在QOL评分方面,索利那新组、米拉贝隆和双药组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3,P>0.05),相反的是,其3组对比对照组均有优势,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58,P<0.05);以术后天数为变量因子的亚组分析中,在痉挛次数、持续时间、VAS评分方面,术后第6~7天,索利那新组、米拉贝隆组和双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0.102、1.837,P>0.05);在痉挛次数、持续时间方面,术后第7天,4个观察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21、0.136,P>0.05)。本研究中�
- 顾朝辉罗洋袁瑞王一地于顺利邢会武冯勇杰陈龙樊瑞新窦晨阳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膀胱痉挛
- 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加腹膜后肾周区域淋巴结清扫与开放手术治疗UUT-TCC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upperurinarytract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UUT—TCC)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加腹膜后。肾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患者23例(腹腔镜组),并与同期14例行传统开放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患者(开放术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学预后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肾盂癌24例,输尿管癌10例,输尿管癌伴膀胱癌3例,其中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淋巴结转移各1例。同时研究发现:①腹腔镜组与开放术组比较,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术式肿瘤学预后在远处转移方面,腹腔镜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经尿道膀胱袖状切除并腹膜后肾周区域淋巴结清扫治疗UUT—TC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能有更好的肿瘤学预后。
- 孙科贾占奎顾朝辉金志波冯子煜姚文诚曾甫清杨锦建
- 关键词: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