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耀明
作品数:
4
被引量:22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李祁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周永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吉士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郑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刘卫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脊柱
4篇
脊柱侧
2篇
脊柱侧凸
2篇
脊柱侧弯
2篇
侧凸
2篇
侧弯
1篇
动物
1篇
动物实验
1篇
远期
1篇
远期疗效
1篇
远期疗效分析
1篇
少年
1篇
生物力学
1篇
手术
1篇
手术矫正
1篇
青少年
1篇
椎旁
1篇
椎旁肌
1篇
外科
1篇
外科手术
机构
4篇
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4篇
顾耀明
3篇
吉士俊
3篇
周永德
3篇
李祁伟
2篇
郑斌
1篇
刘卫东
1篇
赵群
传媒
2篇
中华小儿外科...
2篇
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1篇
1999
1篇
1998
1篇
1996
1篇
1995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实验性脊柱侧弯脊柱形态变化与生物力学
被引量:1
1995年
实验性脊柱侧弯脊柱形态变化与生物力学顾耀明综述吉士俊审校脊柱侧弯是脊柱正常中心线的侧向弯曲伴椎体旋转。弯曲和旋转使椎骨变形。脊柱既在冠状面有侧向弯曲,又绕垂直轴异常旋转[1],故其病变是在整个脊柱及与之相连的肋骨、椎旁肌肉等共同构成的三维空间上的变化...
顾耀明
关键词:
脊柱侧弯
生物力学
先天性脊柱侧凸术后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比较先天性脊柱侧凸两种矫治方法术后远期疗效。方法 对1985 年9 月~1998 年9 月本院采用单纯Harrington 撑开棒或撑开棒与加压棒同时并用及植骨融合术治疗的52 例先天性脊柱侧凸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其中31 例获术后3 .6 ~12 年随访观察, 以凹侧单纯Harrington 撑开棒加植骨融合者19 例, 其矫正率为29.6 % , 侧凸矫正丢失度年平均为3.8°。用凹侧撑开棒与凸侧加压棒植骨融合者12 例, 其矫正率为30 .2 % , 侧凸矫正丢失度年平均为1.8°, 术后两类无一例瘫痪。结论 先天性脊柱侧凸应早期进行手术, 应用凹侧Harrington 撑开棒与凸侧加压棒并植骨融合术,
赵群
李祁伟
周永德
顾耀明
吉士俊
关键词:
先天性
脊柱侧凸
手术矫正
外科手术
青少年脊柱侧弯症椎旁肌神经终末支配的观察
被引量:16
1996年
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简称IS)患者凸侧椎旁肌I型(慢肌)纤维占优势,肌横断面积较大的改变已被许多作者证实.为探索这种肌性改变与脊柱侧向弯曲的关系,本组研究从肌肉的神经支配角度入手,对23例IS病人双侧椎旁肌标本做了神经镀银染色,观察了神经终末支配率(TIR值)及终板内分枝的情况,进行了自身凸凹侧比较,并将上述指标与11例先天性脊柱侧弯症(简称CS)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IS和CS凸侧椎旁肌TIR值较大,运动终板以T1型为主,提示该侧肌肉的神经支配率较高,结合其中新生终板较多等现象,认为凸侧肌处于一种长期力量负荷较大的改建过程中.这种力量负荷是凸侧椎旁肌在脊柱侧方弯曲后该侧力距较大,肌肉需不断做功代偿的结果.CS组病人病程长,Cobb角大,因此凸侧肌肉改建的表现更明显.本组观察认为IS椎旁肌肌力不均是一种继发改变.早期对IS患儿行器械矫正,有利于终止这种改建,从而提高儿童脊柱侧弯的治疗效果.
郑斌
周永德
吉士俊
刘卫东
顾耀明
李祁伟
关键词:
脊柱侧弯
病因学
青少年
实验性脊柱侧凸病理变化观察
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利用家兔脊柱侧凸动物模型,观察椎间盘、椎骨及椎旁肌的病理变化。方法:将21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7只。均用钢丝连接肩胛骨和股骨,制成脊柱侧凸模型。固定3、4、5个月后分批处死,取顶椎椎间盘,用Carbazole法及Woesner法分别测定凸凹侧己糖醛酸及羟脯氨酸含量;取顶椎椎骨,行HE染色,观察椎体骺板变化;取椎旁肌用肌球蛋白ATP酶法染色,观察肌纤维病理变化。结果:椎间盘凹侧半纤维环中己糖醛酸含量低于凸侧;羟脯氨酸含量凸凹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顶椎楔形变,凹侧骺板较凸侧变薄;椎旁肌凸侧Ⅰ型肌纤维含量增多,晚期同型肌纤维聚集。结论:脊柱侧凸凹侧椎间盘己糖醛酸含量下降及椎体骺板变薄,凸侧椎旁肌Ⅰ型肌纤维构成比增加,晚期同型肌纤维聚集,与人类特发性脊柱侧凸病理变化类似。
李祁伟
顾耀明
周永德
吉士俊
郑斌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脊柱侧凸
病理
全文增补中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