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动力变质条件下某些角闪石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的研究
- 马军
- 磁性隧道结中的自旋注入
-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电子有电荷和自旋两种自由度,但是在上个世纪以前人们所用的电子仪器和设备都是利用电子的电荷特性来设计制造的,几乎没有利用自旋特性制造的电子器件。随着实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关于自旋的新的现象逐渐被发现...
- 马军
- 关键词:磁性隧道结自旋注入巨磁电阻效应自旋电子学
- 文献传递
- 龙泉镁质闪石的拓扑交生被引量:2
- 1991年
- 一、龙泉镁质闪石的产出地质环境及一般特征 本文研究的镁质闪石呈束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分布在龙泉构造混杂岩带的橄榄岩块周围.晶体长度从数毫米至1厘米左右.偏光显微镜下斜消光,C∧Ng=10°—13°;并见橄榄石、
- 薛纪越马军张富生
- 镁质闪石拓扑交生的高分辨电镜研究
- 1993年
- 作者于1991年,报道了在成分上与镁闪石和直闪石相当的龙泉镁质闪石系由单斜和正交两种闪石交生而成的CTEM研究成果。本文是对这一矿物的高分辨电镜研究结果的报道。镁质闪石的晶格条纹象显示,交生两相的宽度变化不定.其中单斜闪石相的宽度既有0.gnm偶数倍的。
- 薛纪越马军张富生于峰
- 关键词:直闪石
- 锂—锰复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具有不同Li/Mn比的锂-锰复氧化物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Li/Mn=2形成亚锰酸锂Li_2MnO_3化合物时,样品的催化活性明显上升。随锂含量的增加,产物中C_2选择性上升;甲烷转化率在Li/Mn比为2.6-2.8时出现极大值.在780℃,烷氧比为2时,可获得19%的C_2收率。XRD和TPR的结果说明,催化活性与样品中锰的价态有关,Mn^(4+)的催化活性明显大于Mn^(3+)。适当过量的锂可使锰稳定在正四价并覆盖催化剂表面的完全氧化活性位,从而抑制深度氧化作用,因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催化剂表面O_(18)结合能为531.9eV的氧物种的存在有利于C_2选择性的提高。
- 马军金永漱颜其洁
- 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
- 氧化硅柱层状铁钛酸盐的合成和表征被引量:4
- 1998年
- 通过先将K_(0.8)Fe_(0.8)Ti_(1.2)O_4与n-C_6H_(13)NH_3Cl反应得到正己铵离子柱撑的层状铁钛酸盐,然后再与NH_2(CH_2)_3Si(OC_2H_5)_3反应,最后将所得产物在空气中焙烧可得到氧化硅柱层状铁钛酸盐.采用XRD,IR,TG/DTA,M(?)ssbauer谱,X荧光分析以及比表面和孔径大小分布测定等手段对所得新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二个氧化硅柱层状铁钛酸盐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650℃)和比表面(98.0m^2/g和163.8m^2/g),平均孔径为1.82nm和1.90nm.
- 侯文华王南平郭灿雄马军颜其洁傅献彩陈静
- 关键词:氧化硅柱撑
- 糜棱岩化作用中角闪石变形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被引量:5
- 1994年
- 石英的显微结构是判别含石英岩石变形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认识角闪石在岩石变形过程中的特征,笔者对糜棱岩化闪造者中普通用闪石的变形显微结构进行了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研究的角闪石都与石英共生,因而以石英的变形结构作为角门石变形研究的参照系。笔者发现,当石英呈明显波状消光时,普通角闪石未显示变形结构;当石英变形达到亚颗粒化和重结晶阶段时,普通角闪石的变形显微结构主要表现为单一方向的位错,其伯格斯矢量b=[0o1],位借平行[001],属于螺位错,有时它们排列成纯扭折壁。此外,还发育(010)面缺陷,缺陷两端的不全位错与螺位错平行。对照石英显微结构特征,估计上述角闪石的变形发生于数十万至数千万Pa的应力条件下。
- 薛纪越马军丁阳赵晓宁
- 关键词:角闪石糜棱岩岩化作用显微镜
- 镁质闪石沿a轴堆垛无序性的透射电镜研究
- 1994年
- 在[11]的基础上,对龙泉镁质闪石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的研究.在[010]晶格条纹像中观察到了宽度为0.45nm奇数倍的单斜闪石域,用普通的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到了钙质闪石出溶叶片,从而认为该闪石最初结晶时是为单斜晶系的.样品中出现的正交域是由单斜相转变而来.由于矿物处于急冷的特殊地质环境中,这种转变未能进行得彻底,而形成了一种沿a轴堆垛层宽无序的现象。文中还描述了这种闪石中见到的缺陷,并提出了结构模型.
- 薛纪越马军张富生于峰
- 关键词:TEM
- 氧化硅柱层状镧钛酸盐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6
- 1997年
- 本文报道通过先用正己胺盐酸盐水溶液与K2La2Ti3O10发生离子交换得到正己铵离子柱撑的层状镧钛酸盐,然后再与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正八面体多聚体作用,最后将层间的有机物焙烧分解掉后可得新型氧化硅柱层状镧钛酸盐。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差热热重分析(TG/DT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测定等方法对该新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氧化硅柱层状镧钛酸盐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800℃)和较大的层间距(d001=1.73nm,500℃)及比表面(430m2g-1,550℃)。
- 侯文华王南平郭灿雄马军颜其洁
- 关键词:氧化硅柱撑
- 不同方法制备超细均分散高比表面氧化铕颗粒的研究
- 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