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嘉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亚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亚群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轴
  • 1篇丘脑
  • 1篇缺血
  • 1篇卒中
  • 1篇细胞亚群变化
  • 1篇下丘
  • 1篇下丘脑
  • 1篇下丘脑-垂体...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亚群
  • 1篇脑缺血
  • 1篇交感
  • 1篇交感神经

机构

  • 3篇东南大学

作者

  • 3篇马嘉
  • 3篇闫福岭

传媒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首届全国康复...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白介素-10在脑卒中后免疫抑制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脑卒中后感染及其发病机制,尤其是脑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这一概念是目前一个研究热点。白介素10(IL-10)作为一个抑制性细胞因子在脑卒中后免疫抑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白介素10在脑卒中后的产生及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马嘉闫福岭
关键词:交感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白介素10
T淋巴细胞亚群预测卒中相关性感染: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T细胞亚群预测卒中相关性感染(stroke—associated infection,SAI)的价值。方法连续入组发病36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次日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根据住院2周内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资料,分析SAI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感染组28例,非感染组27例。感染组CD3^+T细胞百分比[(63.42±8.84)%对(69.55±10.05)%;P=0.022]、CD4^+T细胞百分比[(35.34±7.10)%对(40.46±7.24)%;P=0.014)和CD4^+/CD8^+比值(1.23±0.38对1.55±0.56;P=0.023)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1.295,95%可信区间1.084~1.547;P=0.004)和CD4^+T细胞百分比降低(优势比0.874,95%可信区间0.784~0.974;P=0.015)是SAI的独立预测因素。CD4^+T细胞百分比〈70.35%对SAI的发生具有最佳的预测价值,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92.3%。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辅助性T细胞比例下降可增高SAI的易感性,T细胞亚群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SAI。
马嘉闫福岭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T-淋巴细胞
T细胞亚群变化对脑卒中相关性感染发病的影响
马嘉闫福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