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
- 作品数:32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兔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全身免疫炎性反应的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通过观察兔肢体不同缺血时间和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对血循环内血细胞的变化 ,了解继发全身免疫炎性反应的情况。方法 将雌雄不拘 96只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 (A)、肢体结扎组 (B)、结扎后开放组 (C)。B组据结扎不同时间分BT1、BT2 、BT3 组 ,C组据开放不同时间分CT1、CT2 、CT3 、CT4组 ,在实验设定点右颈总动脉采血 ,观察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分别作组间比较、组内多重比较。结果 兔肢体结扎、结扎后开放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 (NC)、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 ( %NC)、中间细胞 (MID)、中间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 ( %MID)、淋巴细胞 (LC)、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 ( %LC)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结扎后开放组的增加低于肢体结扎组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肢体结扎组血小板数量增加 ,结扎后开放组减少。但两组平均血小板体积均高于对照组 ;兔肢体结扎组红细胞 (RBC)、红细胞压积 (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肢体结扎组与结扎后开放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兔肢体缺血再灌注对血细胞系列有影响 ,尤其是炎性细胞和免疫细胞。肢体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全身免疫炎性反应。
- 刘丽梅陈丽马平赵利军张林忠朱爱萍
- 关键词:肢体缺血再灌注炎性细胞免疫细胞
- 高龄产妇术后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4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高龄产妇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0例。术后分别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和0.2%的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各组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变化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对PCEA的非常满意率差异无显著性(L组为87.6%,R组为77.9%,P>0.05),左旋布比卡因组稍高于罗哌卡因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用于高龄产妇术后硬膜外镇痛均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 崔瞻马平
- 关键词:镇痛硬膜外布比卡因芬太尼罗哌卡因
- 高龄产妇术后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 <正>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高龄孕妇分为二组:左旋布比卡因组(L 组),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
- 马平徐文会
- 文献传递
- 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田蔼萍马平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异丙酚静脉麻醉药器官血流缺血组织麻醉作用
- 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王艳红马平
- 关键词: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置换麻醉膝关节置换纤维蛋白
- 不同剂量多沙普仑预防全身麻醉下脊柱骨折后路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多沙普仑(doxapram,DPM)是一种非特异性呼吸兴奋剂,由于不拮抗疼痛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后兴奋呼吸和催醒。笔者观察了不同剂量多沙普仑对于脊柱骨折后路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易患人群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温建忠陈丽马平杨建新范永贵曾志李彩霞
- 关键词:术后肺部并发症多沙普仑脊柱骨折全身麻醉疗效观察后路
- 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期间ICAM-1变化的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期间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变化。方法 将132只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A)、肢体结扎组(B)、结扎后开放组(C)。B组根据结扎不同时间分BT1、BT2、BT3组,C组根据开放不同时间分CT1、CT2、CT3、CT4、CT5、CT6组,在实验设定点右颈总动脉采血、观察ICAM-1变化。结果 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内比较BT3与BT1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内比较CT3和CT4与CT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T2和CT3与CT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T6与CT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兔肢体缺血再灌注可引起体液中ICAM-1变化,可以引起全身免疫炎性反应。
- 朱爱萍吕秀英刘丽梅陈丽赵利军张林忠马平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细胞间黏附分子
- 异丙酚对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24只,每组8只,随机分为肢体缺血再灌注组(A),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组(B),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异丙酚干预组(C)。以链脲佐菌素诱导产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饲养60d 左右,经测定血糖(≥16.65mmol/l)-确定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采用大鼠股动脉夹闭模型,阻断股动脉血流3h 后再灌注4h。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每组大鼠脑组织 TNF-α、NF-KB 的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于半定量。结果脑组织 TNF-α、NF-KB 的含量,B 组比A组明显增高(P<0.05),C 组比 B 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加重肢体缺血再灌脑损伤,异丙酚对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郭丽青马平
- 关键词:肢体缺血再灌注糖尿病核因子-KB异丙酚
- 氟比洛芬酯对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和假血友病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急性肢体缺血再灌注在临床外科中比较常见。如腹主动脉瘤手术中钳夹血管、大血管栓塞再通或损伤修复、断肢再植、严重的肢体挤压伤及骨科中长时间应用止血带等。不仅可以引起相应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还可以通过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机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这是导致围手术麻醉期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骨科关节置换手术中,
- 张宏江杨敏马平杨建新
- 关键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氟比洛芬酯急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前列地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24)、缺血再灌注组(IR组,n=24)、前列地尔组(PGE1组,n=24)。3组大鼠均复制实验性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脊髓L1-5节段的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脊髓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神经元Bcl-2、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PGE1组Bcl-2、caspase-3阳性细胞率、AI都显著增加(P<0.01),Bcl-2在IR组内于再灌注12h表达达高峰;caspase-3和AI在IR组内于再灌注24h表达达高峰。IR组和PGE1组caspase-3与AI呈正相关。与IR组比较,PGE1组Bcl-2阳性细胞率增加,caspase-3阳性细胞率和AI减少(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能通过上调Bcl-2表达和下调caspase-3表达使脊髓神经元凋亡减轻,从而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宋晓媛马平
- 关键词:肢体缺血再灌注脊髓凋亡前列地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