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 作品数:21 被引量:4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纽约创新中心营造及启示 被引量:2 2021年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几大世界城市均发现城市的支柱性产业不能再由金融一家独大。他们认识到创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将创新中心的打造视为城市转型的机遇。2009年,纽约发布《多元化城市:纽约经济多样化项目》,并在2015年发布的新十年发展规划《一个新的纽约市:2014-2025》中,再次明确了"全球创新之都"(Global Capital of Innovation)的城市发展定位。 高雅关键词:支柱性产业 经济多样化 城市发展定位 驱动力 城市气候适应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北京上海比较为例 气候变化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诸多挑战。在此条件下,评估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明确城市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短板,提升城市韧性显得非常重要。指标体系是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评价的重点。本文从城市建设、资源消耗、经... 杨兵 高雅关键词:指标体系 文献传递 超大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体系及应用——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提出的以“风险”为核心的决策理论基础,辨析了国际前沿适应理论,总结了国际机构适应性规划框架,分析了主要国际大城市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案例,明确了适应性规划的五项重要内容。这五项内容包括:气候变化趋势分析与预测、风险与脆弱性评估、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适应性规划策略和适应性规划实施。提出了“预测-评估-规划-实施”的“四部曲”式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路线,构建了系统完整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体系。在具体应用上,首先以北京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市域范围内气候风险区划及适应能力进行全面扫描,进而构建全方位、多险种的策略体系;然后进一步将视角从市域深入社区,并在社区尺度探索人与建成环境并重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方法;最后在首都核心区进行具体实践。基于以上探索性研究,提出北京在城乡规划体系中体现气候适应性的策略建议。 石晓冬 黄晓春 黄晓春 高雅关键词:应对气候变化 北京市蓝网系统规划:概念、评价方法及应用 北京具有悠久的亲水历史,然而城市所处时代与水系承载功能决定了当时水系建设的思路。现在所处的全球化、后工业时代,世界重要城市的水系普遍承载游憩功能,决定了北京的水系建设思路必须是从背对水转为面向水,从隔绝断裂转为贯通。本文... 高雅关键词:水系 滨水空间 绿道 文献传递 城市气候适应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北京上海比较为例 气候变化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诸多挑战。在此条件下,评估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明确城市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短板,提升城市韧性显得非常重要。指标体系是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评价的重点。本文从城市建设、资源消耗、经... 杨兵 高雅关键词:指标体系 利益冲突与政策困境--北京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7 2014年 伴随着绿隔政策的实施,北京城乡结合部的治理已近30年,在绿化和城市化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依旧存在人、地、钱、绿、农等五方面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实施成本。在"规划调地,以地生财,以地养绿"的循环体系中,公共财政体制残缺导致规划一方面成为绿隔实施的前置手段,另一方面成为政策困境的顶罪羔羊。有时即使规划做出最大限度的妥协,一些村庄改造和绿化工程还是因资金链断裂而中止。本文在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通过梳理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破碎的利益关系,分析利益冲突造成的空间问题和政策困境;二是通过国际比较,从规划实施评估的角度,寻求规划"解套"的制度设计和技术路径。研究认为,单靠空间置换、瓦片升级解决不了农民上楼问题,单靠调增指标解决不了经济平衡和长远发展问题,单靠编制规划解决不了城乡结合部庞杂的社会问题。釜底抽薪的解决方法是"政策引领规划、三农指挥规划、算账框定规划"。 徐勤政 石晓冬 胡波 曹娜 高雅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城市区域管治:通过尺度重构实现国家空间选择 被引量:8 2018年 本文探讨了中国在后改革时期(post-reform)出现的一种特定的国家空间选择形式:城市区域(city-region)管治。推动这个过程的,是中国应对经济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的危机和应对城市间恶性竞争与不协调发展的需要。国家权力再中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发展城市群,使之作为相互联系的城市区域,如今这种发展是"新型城镇化"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城市区域契合特定的规模生产的逻辑。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催生了培育"区域竞争力"的需要。为了应对在区域层面存在的监管缺陷,中国在国家的精心策划下已经建立了三个机制:行政兼并、空间规划编制和区域机构建设,这些机制反映了后改革时期的管治的尺度上移。 吴缚龙 高雅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相关政策分析:框架设计与政策建议 集体产业是城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体经济发展的依托;集体产业用地是北京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本次研究从公共政策研究的视角出发,采用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北京市所面临的特定问题,对北京市农村集... 高雅 崔旭川关键词:集体经济 集体建设用地 公共政策 低碳城市政策实施有效性评估的国际比较 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使得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遵循低碳理念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成为刻不容缓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国内外许多城市纷纷推出低碳城市政策。成功的政策需要切实有效的实施,本文从国内外四个城市低碳... 高雅关键词:城市建设 低碳政策 功能疏解背景下韩国公共机构外迁方案及首尔应对策略 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对近年韩国中央部门和公共机关的外迁作了详细梳理。首先,回顾了历年来的外迁政策,究竟是怎样的政策形式能支持如此庞大的政府行为。进而,对具体搬迁方案作了详细介绍,包括拟搬迁多少个机构,涉及多少工作人员以及外迁目的地。然后,对搬迁单位的功能进行分析,信息具体到每个搬迁单位机构名称及其在首尔的空间分布情况;在大批机构外迁后,原有的物业如何利用。不仅需要考虑旧址利用模式,也需要考虑机关外迁对首尔可能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中央层面和首尔市层面都作出了哪些应对措施。最后,总结韩国及首尔的经验教训对北京的借鉴意义。 高雅关键词:韩国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