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静

作品数:47 被引量:406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土壤
  • 9篇氮素
  • 8篇小麦
  • 7篇养分
  • 7篇玉米
  • 6篇冬小麦
  • 5篇污泥
  • 5篇夏玉米
  • 4篇堆肥
  • 4篇施肥
  • 4篇污泥堆肥
  • 4篇
  • 4篇城镇化
  • 3篇氮量
  • 3篇养分资源
  • 3篇施氮
  • 3篇施氮量
  • 3篇食物
  • 3篇农田
  • 3篇重金

机构

  • 47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冶金工业部勘...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保定市公安消...
  • 1篇保定市气象局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47篇魏静
  • 23篇马文奇
  • 10篇张桂银
  • 8篇杨玉荣
  • 8篇马林
  • 6篇赵路
  • 5篇毕淑琴
  • 5篇李瑛
  • 4篇姜淳
  • 4篇高肖贤
  • 4篇李倩茹
  • 4篇李洪军
  • 4篇路光
  • 3篇张华芳
  • 3篇郭彩娟
  • 3篇王方浩
  • 3篇周恩湘
  • 3篇米慧玲
  • 2篇姚艳荣
  • 2篇张福锁

传媒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生态环境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河北果树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 2篇1999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5
2014年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夏玉米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符合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合理施氮量显著提高子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氮量为189kg/hm2和178kg/hm2收获指数和氮素收获指数较高;过量施氮会降低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平均较施氮量为189kg/hm2和178kg,hm2降低29~55个百分点和32~64kg/kg;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率随施氮量先增加后降低,施氮量为200kg/hm2左右时最高。当施氮量超过200kg/hm2时,成熟期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肥表观损失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夏玉米氮肥推荐用量应控制在200kg/hm2以内。
高肖贤张华芳马文奇魏静
关键词:夏玉米施氮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
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与环境损失时空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农牧政策的实施及雄安新区的建立,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基于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利用年鉴、调研和文献数据,探讨2005年、2015年和2018年白洋淀流域县域尺度农牧系统氮磷账户、养分利用率以及环境损失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白洋淀流域氮磷肥输入量显著低于2005年和2015年,如氮肥输入量较2005年和2015年分别减少8.0%和11.6%;2005年、2015年和2018年农田系统氮利用效率均为44%左右,磷利用效率则由2005年27.1%上升至2018年30.7%。畜牧系统养分输入量和粪尿损失量显著降低,2018年粪尿氮磷直排量分别是24.7 Gg和10.3 Gg,仅为2015年的37%左右;氮磷利用效率较2005年明显增加,2018年氮磷利用效率分别为23.3%和18.6%。2018年农牧系统氮磷养分损失显著低于2005年和2015年,而氮磷利用效率呈“先增后降”特征。空间上,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养分输入、输出和损失呈“东西低、中间高”特征。综上,当前白洋淀流域已实现化肥“零增长”、畜禽粪尿优化管理的目标,但农牧系统养分利用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农牧系统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域呈现高投入、高损失、低效率的特点。未来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应深化化肥零增长政策,继续推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目标,合理布局畜禽养殖数量,实现农牧系统协同优化发展。
杨文宝杨晶赵占轻张建杰魏静
关键词:白洋淀流域农牧系统环境损失
基于模型和物质流分析方法的食物链氮素区域间流动——以黄淮海区为例被引量:16
2009年
研究利用养分流动的方法建立区域氮素流动模型,试图分析氮素养分在区域间的流动状况。以黄淮海区为例,提出氮素调控策略。结果表明:2005年,黄淮海区化肥、饲料、植物食物和动物食物氮素盈缺率分别为33%、-120%、38%和65%。养分势是区域食物链养分流动的原动力,此外,人口数、城镇化率、耕地面积、GDP、运输距离、运价、市场价格和政府调控等也是影响食物链氮素养分在区域间流动的重要因素。2005年,黄淮海区是化肥、食物氮素的源,而是饲料氮素的汇。北京地区无论化肥、饲料和食物氮素都为汇。北京地区单位耕地承载外地区调入的氮素养分负荷为872 kg/hm2。即使这些养分全部在本区域返还农田还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因此,对环北京都市圈食物链氮素养分应该进行区域间协同管理。
马林魏静王方浩高利伟赵路马文奇张福锁
关键词:黄淮海养分循环养分资源管理
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20年
为剖析河北省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限制因素,本文以河北省135个县(区)为研究对象,围绕社会、经济、生产力、资源和生态环境5个维度,选取了26项农业绿色发展指标,基于专家意见和统计资料,参照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将入选指标从高到低划分为Ⅰ、Ⅱ、Ⅲ和Ⅳ级,并定量分析了1996年和2016年河北省县域尺度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20年间河北省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田灌溉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单位面积农业产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96倍和3.05倍;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表现为单位面积热量产量及植物蛋白产量持续上升,氮素利用效率有所回升;资源投入持续增加,表现为氮、磷、农药及农膜的使用强度不断增加;环境风险仍处于较高水平。从空间变化来看,河北省东北部和南部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呈提高趋势;而资源和生态环境指标绿色发展程度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呈现出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高的特征。5类指标绿色发展程度等级处于Ⅰ级水平的县域数量占比较高,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来自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资源投入过高、种养结构改变和农牧分离严重,下一步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持产地环境的清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快速推进河北省县域的农业绿色发展。
李雨濛张建杰崔石磊马林马文奇魏静
关键词:县域
长期施用氮肥对麦玉轮作体系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本研究依托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12年定位试验,采用湿筛法分析不同氮肥用量(N0、N100、N180、N255、N330)对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组成、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施氮水平下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0.25 mm)和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微团聚体(<0.25 mm)。施用氮肥处理(N100、N180、N255和N330)较不施氮肥处理显著提高了>2 mm粒径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N255处理>2 mm和0.5-2 mm粒径较N0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而过量施用氮肥(N330处理)则会降低<2 mm粒径团聚体比重和该粒径有机碳含量。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与>2 mm团聚体含量、>2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2 mm粒径团聚体含量与该粒径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适量施用氮肥可以增加>2 mm粒径水稳性大团聚体分布和该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且不会明显破坏土壤结构。
何冰刘璐魏静孙志梅马文奇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
石灰性土壤上利用天然沸石活化磷矿粉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
1999年
在石灰性土壤上以磷矿粉和天然沸石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上沸石对磷矿粉具有较强的活化作用,能使土壤速磷增加14.1%~50.5%,植物磷素增加5.0%~21.7%,大豆产量增加9.8%~20.7%,另外,沸石的施用量也并非越多越好,在本试验中,沸石以每盒施12.5g的效果最好。
魏静周恩湘姜淳姚艳荣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天然沸石磷矿粉活化作用盆栽试验
Ca-K型斜发沸石对盐化土壤速效钾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采用微型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赤城产Ca-K型斜发沸石对盐化土壤有效钾的影响,以及斜发沸石在盐化土壤中的供钾能力和后效。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沸石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施入铵态氮肥能促进沸石中钾的释出;将佛石一次施入盐化潮土中,在4a内土壤速效钾可增加5%~25%。显然,Ca-K型斜发沸石对土壤钾的供应具有调控作用。
周恩湘张桂银魏静姜淳
关键词:盐化土壤速效钾后效
不同pH、电解质浓度条件下草酸对针铁矿吸附Cd(II)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8
2001年
用吸附平衡法研究了不同草酸浓度、体系pH对针铁矿 (G)吸附Cd2 + 的影响与机制以及电解质 (KNO3)浓度对针铁矿、草酸化针铁矿 (G +40 )吸附Cd2 + 的影响差别及原因。结果表明 ,低浓度草酸 (<1mmol·L-1 )促进Cd2 + 的吸附 ;高浓度草酸 (>1mmol·L-1 )抑制Cd2 + 的吸附。已吸附在针铁矿表面的草酸对Cd2 + 吸附的影响与液相中草酸的影响不同 ,这主要与草酸引起的针铁矿表面电荷性质的变化、草酸在固液两相间的分配、草酸与Cd2 + 的配合作用和竞争作用有关。电解质 (KNO3)浓度对针铁矿和草酸化针铁矿吸附Cd2 + 的影响明显不同 ,随KNO3 浓度的提高 ,针铁矿的Cd吸附率由 44 5 %增至 95 %以上 ,而草酸化针铁矿吸附率由 2 9%降至6 2 % ,这主要决定于二者的电荷零点 (PZC)和体系pH变化的不同。
张桂银董元彦李学垣魏静毕淑琴
关键词:PH值草酸针铁矿
不同苗情下冬小麦氮肥最佳追施时期和追施量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对不同苗情下冬小麦的氮肥最佳追施时期和追施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返青期群体较大(主茎≥1050万株/hm2)时,以拔节期追施纯氮75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且0∽9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最低,氮素表观损失也最低,基本接近平衡;返青期群体较小(主茎≤750万株/hm2)时,以返青至起身期追施纯氮13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同时提高了小麦成熟期0∽30 cm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降低了30∽90 cm土层的硝态氮累积,从而降低了向深层淋溶的风险,且氮素表观损失较低。综合比较可知,小麦返青期群体较大时,以拔节期追施纯氮75 kg/hm2为最佳;返青期群体较小时,以返青至起身期追施纯氮135 kg/hm2为最佳。
米慧玲孟庆健杨玉荣杨晓卡马文奇魏静
关键词:冬小麦弱苗土壤硝态氮施肥时期
城市污泥堆肥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研究污泥堆肥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找出降低草坪生产成本的新途径。[方法]用城市污泥种植草坪草,6个月后,测定其生物量,草坪高度及叶绿素含量。[结果]堆肥作基质使草坪草获得了良好的生物效应,5%~10%堆肥施用比例范围内,随着堆肥施用量的增加,草坪草的地上生物量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草坪的外观颜色明显优于对照处理。[结论]城市污泥用做草坪基质,使草坪草获得了良好的生物效应,既可以解决城市污泥的出路,又可以降低草坪的生产成本。
杨玉荣魏静李倩茹
关键词:污泥堆肥草坪基质草坪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