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楠
-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分析联合3.0T RESOLVE-DWI技术对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 黄楠曹代荣方哲明陈谭辉张宇阳佘德君郭伟杨谢峰
- 3.0T磁共振SWI序列对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SWI序列对脑淀粉样血管病(CA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影像学证据高度怀疑CAA的病例,对其常规MRI及SW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全部表现为SWI上皮层-皮层下多发类圆形低信号,边界清楚,其中2例在T2WI图像相应位置上见数个点状低信号,数目少于SWI上所见,余8例SWI低信号灶在常规MRI序列上未见显示;6例合并小脑半球陈旧性出血,合并基底节、丘脑、脑干陈旧性出血各2例,3例合并脑叶亚急性及陈旧性出血。结论 SWI显示CAA皮层及皮层下的多发微出血灶有助于CAA的早期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 黄楠曹代荣张宇阳
- 关键词:脑淀粉样血管病磁敏感加权成像
- 超高场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内毛细血管扩张症诊断的价值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明确诊断脑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ntracerebral capillary-telangiectasia,I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采用3.0T超高场MR常规扫描及MR增强扫描诊断为ICT的12例患者,对SWI、常规MR序列及增强MR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2例病灶分别位于脑桥或基底节区,在T_1WI、T_2WI、DWI、ADC及FLAIR序列上均呈等信号。在SWI中,12例ICT均显示为局灶性低信号,与增强MRI病灶强化范围完全一致。结论:SWI是诊断ICT最敏感的序列。
- 吴吟晨曹代荣张宇阳林娜黄楠
- 关键词:毛细血管扩张脑血管障碍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分析联合3.0T RESOLVE-DWI技术对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 黄楠曹代荣方哲明陈谭辉张宇阳佘德君郭伟杨谢峰
- 头颅和颈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黄楠曹代荣陈谭辉林娜曾峥
- 小肠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 28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24例,T细胞淋巴瘤4例;共发现非连续病灶41个,肠壁浸润型病灶30个,肠系膜肿块型7个,洞穴型3个,息肉肿块型1个。6例病变肠段管腔呈动脉瘤样扩张。20例伴腹腔淋巴结肿大,明显包绕肠系膜血管呈"夹心面包征"8例。其他器官受累共7例。1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12例发生于回肠,4例T细胞淋巴瘤中3例发生于空肠,1例发生于十二指肠;2例T细胞淋巴瘤为浸润型,其肠壁增厚均不明显;1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均未见穿孔;3例T细胞淋巴瘤淋巴结肿大不显著。结论均匀较长节段的肠壁增厚、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明显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包绕肠系膜血管呈"夹心面包征"的典型征象有助于小肠淋巴瘤的正确诊断。
- 李坚黄楠肖泽彬张宇阳曹代荣
- 关键词:小肠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 头颅和颈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目的 总结头颅和颈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的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颅和颈部淋巴结外RDD的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发生在眼眶3例,颅内2例,颅外1例,鼻腔1例。其...
- 黄楠曹代荣陈谭辉林娜
- 关键词:窦组织细胞增生
- 头颈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头颈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RD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淋巴结外RDD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发生于眼眶3例,颅内2例,颅外1例,鼻腔1例。7例中除1例眼眶RDD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外,余6例均为单纯淋巴结外病变。3例眼眶病变表现为眼眶浸润性肿块,伴或不伴邻近骨质破坏;2例颅内病变发生于硬脑膜,T2WI呈明显低信号;1例颅外病变表现为帽状腱膜下软组织肿块,侵袭颅骨向颅内生长;1例鼻腔病变患者表现为鼻腔均质肿块。结论头颈部淋巴结外RDD在不同部位可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不具特征性。当发现颅内硬脑膜肿块、T2WI呈明显低信号、眼眶浸润性肿块以及鼻腔内占位时应考虑到RDD的可能。
- 黄楠曹代荣陈潭辉林娜吴吟晨曾峥
- 关键词:ROSAI-DORFMAN病磁共振成像
- 3.0T 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RESOLVE)与常规平面回波(EPI-DWI)甲状腺磁共振成像效果的比较研究
- 黄欣瑶曹代荣佘德君黄楠刘建宜
- 原发性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表现及分析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9例腮腺NHL患者,分为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与非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非MALTL),并对比MALTL组与非MALTL组在影像上的异同,包括部位、大小、囊变、边界、强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Ki-67指数,通过列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MALTL 7例和非MALTL12例中,单侧分别为4例和10例,双侧分别为3例和2例(P=0.211),浅叶分别为2例和7例,跨深浅叶分别为5例和5例(P=0.21),≥3 cm分别为4例和4例,<3 cm分别为3例和8例(P=0.311),有囊变者分别是5例和1例,无囊变者分别是2例和11例(P=0.004),边界清楚分别是4例和10例,边界不清分别是3例和2例(P=0.211),轻度强化分别是4例和5例,中度及以上强化分别是2例和5例(P=0.515),Ki-67指数高表达分别是1例和10例,低表达分别是6例和2例(P=0.003),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别是2例和10例(P=0.0211)。结论 MRI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腮腺NHL具有一定价值,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能提供较有意义的辅助信息。
- 傅良飞黄楠陈潭辉叶秋菊孙微
- 关键词: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