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腾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婴儿脊灰母传抗体对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不同序贯免疫接种程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婴儿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母传抗体对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 IPV)与不同剂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采用不同序贯免疫程序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柳州市600名2月龄无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史的常住健康婴儿,分为6个序贯免疫组,其中1剂s IPV+2剂b OPV 2组:s IPV+2b OPV(糖丸)组、s IPV+2b OPV(液体)组;2剂s IPV+1剂b OPV 2组:2s IPV+b OPV(糖丸)组、2s IPV+b OPV(液体)组;2剂s IPV+1剂t OPV 2组:2s IPV+t OPV(糖丸)组,2s IPV+t OPV(液体)组。每组100人。按照0、28、56 d程序,分别在婴儿2、3、4月龄时接种相应疫苗。检测免前、全程免后28 d血清中脊灰中和抗体滴度,计算阳转率及GMT。结果 6个序贯免疫组免前各项指标分布均匀,各型脊灰抗体阳性率、抗体水平及分布均无明显差异。共有518例免前和免后配对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的研究对象进入免疫原性分析。s IPV+2b OPV组与2s IPV+b OPV组Ⅱ型抗体、2s IPV+t OPV(糖丸)组Ⅲ型抗体免前阴性和免前阳性者接种疫苗后阳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 IPV+2b OPV(糖丸)组Ⅲ型抗体,2s IPV+b OPV(糖丸)组与2s IPV+b OPV(液体)组Ⅱ型抗体,2s IPV+t OPV(糖丸)组Ⅰ、Ⅱ型抗体的免前阳性与免前阴性者接种疫苗后的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s IPV+t OPV(糖丸)Ⅰ型抗体组与2s IPV+t OPV(液体)Ⅱ型抗体组中,免前8~<32、≥32两种滴度水平的免后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灰疫苗序贯免疫效果受脊灰母传抗体干扰。
- 刘小畅黄腾车艳春杨晓蕾李国良叶慧赵志梅蒋蕊鞠赵婷李菁王俊荣何俊辉杨净思莫兆军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母传抗体
- 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接种2岁以上人群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 目的比较长春百克甲肝灭活疫苗(Vero细胞)与市售甲肝灭活疫苗在2岁以上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研究者设盲的对照研究方法 ,按照3:2的比例分别给予2100名2岁以上健康人(按年龄分为2组:2~17岁儿童...
- 黄腾李艳萍万宗举刘幼平蔡祥勇李荣成董延秀
- 关键词:甲肝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
- 文献传递
- 国产和进口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两针免疫程序在12岁以上中国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两针免疫程序在12岁以上中国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2∶1)、盲法、阳性对照设计,在广西金城江区选择930名12岁以上健康人群,按照0,(6±1)周两针免疫程序,分别接种国产和进口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为期6周的安全性观察;分别于第1、2剂免前和全程免后42 d采集静脉血,采用膜抗原荧光抗体法检测抗体水平,并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928名受试者完成安全性观察,国产疫苗组(619名)和进口疫苗组(309名)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76%和3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 4),常见症状为发热;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4%和16.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以疼痛和瘙痒为主。867名受试者完成免疫原性观察,国产疫苗组(575名)和进口疫苗组(292名)抗体阳转(4倍增长)率分别为98.78%和97.95%,国产疫苗组-进口疫苗组率差为0.84%(95%CI:-1.02%,∞);免后抗体GMT分别为1∶148.82和1∶111.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结论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两针免疫程序的免疫原性非劣效于进口对照疫苗,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黄腾司国爱李长贵李明丽陈震邱平朱昌林贾维史赫关莹李艳萍
- 关键词:水痘减毒活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
-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与不同剂型Ⅰ+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序贯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 比较Ⅰ+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bOPV)糖丸和液体剂型与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IPV)联合序贯免疫接种在≥2月龄婴儿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采用随机、盲法、单中心、平行对照设计,选择广西柳州市≥2月龄的婴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sIPV+2bOPV和2sIPV+1bOPV组,每种序贯免疫程序按bOPV剂型不同再分为糖丸剂型组与液体剂型组,即1sIPV+2bOPV糖丸组、1sIPV+2bOPV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2sIPV+1bOPV液体组,每组100名,按照0、28、56 d的免疫程序,共接种3剂.记录至少接种1剂次受试者(399名)不良反应事件;全程免疫后28 d,采集排除脱落者和违背试验方案者(共350名)血样,采用细胞培养微量中和试验测定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滴度(GMT),计算抗体阳转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sIPV+2bOPV糖丸组、1sIPV+2bOPV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2sIPV+1bOPV液体组全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79/100)、76%(76/100)、80%(79/99)和74%(74/100) (χ2=1.23,P=0.747);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100)、5%(5/100)、6%(6/99)和4%(4/100)(χ2=0.57,P=0.903).全程免疫后,1sIPV+2bOPV糖丸组、1sIPV+2bOPV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2sIPV+1bOPV液体组Ⅰ型脊灰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9%(86/87)、100%(83/83)、99%(87/88)、99%(91/92)(χ2=0.94,P=0.815),Ⅱ型分别为47%(41/87)、57%(47/83)、80%(70/88)、79%(73/92)(χ2=31.56,P〈0.001),Ⅲ型分别为100%(87/87)、99%(82/83)、100%(88/88)、99%(91/92)(χ2=2.02,P=0.568);Ⅰ型脊灰抗体GMT分别为4539.68、6243.43、6819.53、7916.29(F=25.87,P〈0.001),Ⅱ型分别为12.98、10.54、63.75、84.21(F=8.68,P=0.034),Ⅲ型分别为1172.55、1416.03、2648.89、3250.75(F=14.50,P=0.002).结论 相同序贯免疫程序中,bOPV
- 叶慧黄腾英志芳李国良车艳春赵志梅王剑锋杨晓蕾史荔蒋蕊鞠刘小畅莫兆军李长贵杨净思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剂型
- 国产破伤风疫苗接种5岁以上人群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 目的:比较华兰吸附破伤风疫苗与市售破伤风疫苗在5岁以上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方法:采用随机、研究者设盲的对照研究方法,按照2:1的比例分别给予690名5岁以上健康人(按年龄分为2组:5~17岁青少年组24...
- 黄腾李艳萍李小华张庶民黄莉荣李青
- 关键词:破伤风疫苗接种抗体应答免疫原性安全性
- 文献传递
- 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以抗酸剂冲服对2~6岁健康人群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评价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在2~6岁健康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采用发放招募通知的方法,在广西崇左辖区内的各疫苗接种点招募2~6岁儿童家长,共900名.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设计,将其按2:1的比例随机接受以抗酸剂冲服霍乱疫苗(试验组)或安慰剂(安慰剂组).采集入组的前300例(试验组200例,安慰剂组100例)对象首剂免疫前后第49天(±3 d)的血样,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霍乱毒素抗体(抗-CT)与杀弧菌抗体(抗-Vab)几何平均滴度(GMT),最终具有免疫前后配对血清者有266例(试验组177例,安慰剂组89例).采用t比较两组对象入组时的年龄和免疫前后GMT水平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性别构成、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抗体阳转率的率差差异.结果 900名调查对象中,男、女人数分别为503和397名(试验组为335和265名,对照组为168和132名),入组时试验组年龄为(4.8±1.2)岁,安慰剂组为(4.9±1.2)岁,两组间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0;t=0.55,P=0.585).免疫后试验组抗-CT与抗-Vab的2倍增长率分别为90.96%、57.63%,均高于安慰剂组的15.73%和29.21%(χ2值分别为15.89和3.85,P值均〈0.001).免疫后试验组抗-CT与抗-Vab的GMT水平分别为1:647.56、1:16.19,安慰剂组分别为1:99.49和1:11.27(t值分别为15.82和3.43,P值均〈0.05),试验组较免疫前增长6.63和1.64倍,安慰剂组增长1.11和1.16倍(t'值分别为17.85和4.96,P值均〈0.001).试验组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67%(226/600)、36.67%(110/300),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乏力、过敏、皮疹等,程度主要为轻度(1级).结论 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用抗酸剂服法能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 黄腾李荣成刘德平
- 关键词:霍乱菌苗药物评价
-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09年
- 轮状病毒是引起世界范围内儿童严重急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减少重症腹泻发病和死亡的最好方法,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口服减毒活疫苗。本文对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作综述。
- 黄腾李荣成
- 关键词:轮状病毒疫苗腹泻
-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与不同剂型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序贯接种的抗体滴度比较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比较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strain-base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IPV)与不同剂型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ivalent typesⅠand Ⅲoral poliovirus vaccine,bOPV)序贯接种的抗体滴度。方法选择柳州400名2月龄婴儿,按1∶1∶1∶1随机分为sIPV+2bOPV糖丸、sIPV+2bOPV液体、2sIPV+bOPV糖丸、2sIPV+bOPV液体4组,按0 d、28d、56 d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检测免前、免后28 d脊灰中和抗体滴度。结果序贯程序相同时,1剂sIPV糖丸组与液体组免后Ⅰ型抗体滴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589,P=0. 010),Ⅱ型(Z=-0. 331,P=0. 741)和Ⅲ型(Z=-1. 556,P=0. 1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 0. 05); 2剂sIPV糖丸组与液体组免后Ⅰ型(Z=-1. 249,P=0. 212)、Ⅱ型(Z=-1. 658,P=0. 097)和Ⅲ型(Z=-1. 436,P=0. 151)抗体滴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 0. 05)。剂型相同时,2剂sIPV组与1剂sIPV组各型抗体滴度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 05)(1剂sIPV液体组与2剂sIPV液体组:Ⅰ型:Z=-2. 766,P=0. 006;Ⅱ型:Z=-9. 137,P <0. 001;Ⅲ型:Z=-5. 529,P <0. 001。1剂sIPV糖丸组与2剂sIPV糖丸组:Ⅰ型:Z=-3. 748,P <0. 001;Ⅱ型:Z=-7. 660,P <0. 001;Ⅲ型:Z=-6. 030,P <0. 001)。结论 bOPV糖丸和液体剂型免疫效果相似,各地接种部门应结合疫苗效果、接种对象特征和人口密度,选择适宜剂型接种;如sIPV供应充足,建议优先选择2剂sIPV序贯程序完成脊灰基础免疫接种。
- 赵志梅黄腾李国良杨晓蕾蒋蕊鞠叶慧赵婷李菁刘小畅傅宇婷施红媛周海军莫兆军车艳春杨净思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剂型
- 新生儿5μg和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初免后抗体免疫应答比较被引量:25
- 2012年
- 目的比较新生儿接种5μg和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抗-HBs血清应答状况。方法以山东、江苏、上海、广西、北京5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现场,采用5lag重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HepB-SC)和10μg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HepB—HP),按照“0—1—6”免疫程序完成初免的7—12月龄健康婴儿。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定量检测抗-HBs。抗-HBs〈10mlU/ml者采用CMIA检测HBsAg,HBsAg阴性者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HBV-DNA。比较不同HepB初免后的抗体应答率和抗体水平,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HepB种类对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共观察8947名5ggHepB-SC初免(5嵋组)和4576名10ggHepB—HP初免(10μg组)婴儿。5rtg组无应答、低应答、正常应答和高应答率分别为1.88%、15.18%、61.42%和21.52%,10gg组分别为0.15%、2.16%、29.42%和68.26%;5μg组无应答、低应答和正常应答率高于10μg组,高应答率低于10嵋组,各应答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μg组和10嵋组初免后抗一HBs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354.81mlU/ml(95%CI:338.84~363.08mIU/m1)和1778.28mlU/ml(95%CI:1698.24~1819.70mlU/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7.1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排除采血月龄、性别、出生体重、早产、母亲分娩前HBsAg状态等因素影响,两种HepB初免后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使用10μg HepB.HP初免抗体应答优于5ggHepB—SC。
- 张丽张卫翟祥军李艳萍黎健颜丙玉李燕婷朱凤才黄腾李立秋龚晓红崔富强梁晓峰徐爱强
- 关键词:新生儿免疫剂量抗体应答
- 新生儿5微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无应答者不同剂次和剂量再免疫血清学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价新生儿接种5微克(μg)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酿酒酵母)[Hepatitis B Vaccine(HepB)Made by Recombinant Deoxyribonucleic Acid Technique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east,HepB-SCY]后无应答者,使用不同剂次、剂量HepB再免疫后的血清学效果。方法抽取上海、山东、江苏、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5μg HepBSCY全程免疫后的7~12月龄婴儿8945人,将其中的无应答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5μg HepB-SCY和10μg HepB(汉逊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 Yeast,HPY),按0、1、6个月程序进行再免疫,于再免疫第1、3剂后各1个月采血检测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Anti-HBs)。结果 5μg HepBSCY组再免疫第1、3剂后,Anti-HBs阳转率分别为78.95%(60/76)和91.67%(6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3)。10μg HepB-HPY组再免疫第1、3剂后,Anti-HBs阳转率分别为92.65%(63/68)和100.00%(64/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费希尔(Fisher)精确检验法,P=0.06]。5μg HepB-SCY组再免疫第1、3剂后,Anti-HBs的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45.79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和193.83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01)。10μg HepB-HPY组再免疫第1、3剂后,GMC分别上升为107.71 mIU/ml和302.54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P=0.001)。再免疫第1剂后,10μg HepB-HPY组Anti-HBs的GMC高于5μg HepB-S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37)。结论对5μg HepB-SCY初次免疫后无应答婴儿使用5μg HepB-SCY再免疫3剂,或10μg HepB-HPY再免疫1剂,能获得较理想的免疫应答;再免疫3剂比1剂可获得更高的抗体水平。
- 黎健任宏徐爱强张丽翟祥军李艳萍颜丙玉朱凤才黄腾崔富强梁晓峰李燕婷
- 关键词:新生儿无应答再免疫血清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