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立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棉田
  • 2篇地膜
  • 2篇地膜棉
  • 2篇地膜棉田
  • 2篇红铃虫
  • 1篇杂草
  • 1篇杂草防治
  • 1篇田间
  • 1篇田间消长
  • 1篇田间消长动态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动态
  • 1篇棉田杂草
  • 1篇江汉平原
  • 1篇防除
  • 1篇防除技术
  • 1篇除草

机构

  • 3篇湖北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齐立
  • 2篇王瑞琪
  • 2篇樊孝贤
  • 2篇万鹏
  • 2篇周柏龄
  • 2篇黄民松
  • 1篇吴新平
  • 1篇刘学
  • 1篇彭超美
  • 1篇李明福
  • 1篇胡祥恩
  • 1篇张朝贤
  • 1篇王少华
  • 1篇刘华林
  • 1篇朱文达

传媒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3
  • 2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江汉平原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种群动态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根据1986~1995年历时10a的系统观察资料,以同期移栽露地棉田为对照,对江汉平原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及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膜、露地两类棉田二代红铃虫的种群数量及田间发生动态均存在显著差异。10a平均,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累计卵量是露地棉田的3.4倍;平均有卵株率是露地棉田的2.8倍;年发生程度较露地棉田提高1.7级;每年7次调查达到防治指标的次数年平均比露地棉田多2次,有些年份多达4~5次;实际需要用药防治的次数平均每年比露地棉田增加1次,有些年份增加2~3次。
王瑞琪黄民松樊孝贤万鹏齐立周柏龄
关键词:江汉平原地膜棉红铃虫种群动态
地膜棉田一代红铃虫的发生特点及田间消长动态
1998年
经对1986~1995年田间系统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膜棉一代红铃虫较露地棉发生期早,发生时间长;发生量大,发生程度重;年际间变幅大。在重、中、轻3种年型中,地膜棉一代红铃虫无论在哪一时段,其卵量均高于露地棉田;田间发生消长峰谷明显,第一次卵峰来得早,来势猛,且有多次卵峰出现。3种年型地膜棉一代红铃虫最高卵峰卵量分别为露地棉田最高卵峰卵量的59、29和13倍。
王瑞琪黄民松樊孝贤樊孝贤齐立万鹏
关键词:地膜棉红铃虫田间消长
棉田杂草发生规律与高效防除技术
朱文达张朝贤刘学吴新平彭超美胡祥恩齐立刘华林李明福王少华
该成果首次在国内系统地研究了湖北省棉田杂草种类、危害、发生规律。提出棉田化学除草配套技术,在生产上适用性强。提出棉田生态调控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技术体系,达到除草增产的目的,节省除草剂用量,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成果可在...
关键词:
关键词:棉田杂草杂草防治除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