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进春
- 作品数:106 被引量:4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中药方剂Ⅰ号对小鼠前列腺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Ⅰ号对小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前列腺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尿生殖窦植入诱发的前列腺增生小鼠分别以NS、中药方剂Ⅰ号每天6 g/kg体重和保列治0.1 mg/kg体重灌胃后,测定各组小鼠前列腺重量并检测前列腺细胞bFGF及TGF-β1表达的变化。结果中药方剂Ⅰ号组前列腺湿重为(85.60±17.97)mg,较阴性对照组及保列治组[分别为(146.10±10.47)mg,(104.63±19.60)mg]显著减轻(P<0.01);中药方剂Ⅰ号组bFGF和TGF-β1的表达量分别为(4.39±0.66)%、(4.14±0.40)%,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4.84±0.51)%、(4.56±0.48)%,P<0.05]。结论中药方剂Ⅰ号对小鼠前列腺增生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前列腺细胞生长因子,从而抑制或减缓前列腺增生的发生。
- 蔡文清黎玮张勇齐进春李雪爽李建华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 应用舌黏膜修复多次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应用舌黏膜修复和重建多次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经手术修复2次以上失败的23例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采用舌黏膜重建尿道,观察其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所有患儿术后随访6~24个月,以排尿通畅、阴茎伸直满意、外观良好、至少连续6个月以上不需要扩张尿道为随访终点。结果 23例均一期完成手术,15例一期治愈,排尿畅通,5例出现尿道狭窄,经过3~6个月尿道扩张后治愈,3例因感染导致移植舌黏膜部分坏死出现尿道瘘,半年后再次行尿道瘘修补术痊愈。结论对于多次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患儿,应用舌黏膜重建尿道,疗效肯定,手术方法简单,取材容易,有临床推广价值。
- 张雅楠薛文勇齐进春杜蕾张艳平贾江华路保赛尹跃伟
- 关键词:尿道下裂舌黏膜再手术尿道重建
- 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深肌层整体剜除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使用钬激光沿膀胱深肌层整体剜除肿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膀胱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1)与对照组(n=29),试验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剜除术,术中应用钬激光沿膀胱深肌层整体剜除肿瘤,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汽化切割或沿膀胱黏膜下层或浅肌层剜除肿瘤。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是否膀胱穿孔、是否尿外渗、术后病理、复发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通过对比结果得出结论。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穿孔率、膀胱尿外渗几率、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基底阳性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深肌层整体剜除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中安全有效,能较为彻底切除肿瘤,延缓疾病进展。
- 汪鑫刘文军耿玉山齐进春张明王东彬
- 关键词:钬激光膀胱尿路上皮癌
- 改良日间手术流程下开展低位隐睾手术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通过分析改良日间手术流程下,在日间手术中心以及常规手术室开展的低位隐睾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在日间手术中心开展隐睾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手术治疗的122例单侧低位隐睾患儿(单侧隐睾组)及27例双侧低位隐睾患儿(双侧隐睾组)临床资料,并调查满意度。其中单侧隐睾组分为日间A组与住院A组,双侧隐睾组分为日间B组与住院B组。结果:单侧隐睾组患儿组间的手术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住院A组相比,日间A组住院时间缩短69%(P<0.05),住院费降低约10%。双侧隐睾组患儿手术年龄与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间存在差异;与住院B组相比,日间B组住院时间缩短62%,住院费降低14%。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高于住院患者。结论:在改良日间手术流程下,低位隐睾手术安全可行,在降低手术费用的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
- 杨昊璇杨明萱申宇峰薛文勇杜蕾马子越张琳王亚轩齐进春
- 关键词:隐睾患者满意度
-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远端尿道下裂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观察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远端尿道下裂的疗效及并发症,为远端尿道下裂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远端型尿道下裂患者128例,均采取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总结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128例患者中手术成功101例,成功率78.9%。发生尿道瘘13例(位于冠状沟处9例,位于阴茎体4例),发生率10.2%,经6个月后1~2次尿道瘘修补术成功修复。出现尿道狭窄9例,经2~6个月尿道扩张成功治疗8例,随访6个月以上未再次出现尿道狭窄,尿道完全闭锁1例,尿道扩张不能顺利通过,予以尿道劈开,重建尿道板,半年后再次行Snodgrass术成功治愈。出现带管期间的泌尿系感染3例,予以早期拔管,辅以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后治愈。术后出现阴茎头裂开2例,尿道外口位于冠状沟处,无狭窄,经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后,暂不行手术矫治,视患儿阴茎及尿道生长发育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手术。所有患儿均随访6个月以上,未再次出现其他不适及并发症。结论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远端型尿道下裂,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齐进春张雅楠甄鹤张泽峰徐辉薛文勇
-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
- 经结肠系膜途径3D腹腔镜肾盂成形术与传统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UPJO的疗效比较
- 薛文勇齐进春杜蕾贾江华王晓路甄鹤王志胜王宁
- 2种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效果对比观察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三孔腹腔镜(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orchidopexy,TLO)与改良单孔腹腔镜睾丸固定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transcrotal orchidopexy,LATO)治疗小儿隐睾症的效果,分析2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方法 83例隐睾患儿按手术方式分为TLO组(28例)和LATO组(55例),记录隐睾位置、侧别、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TLO组双侧隐睾数多于LA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睾丸均成功完成引降,未见术中大出血、精索损伤、膀胱损伤等并发症。2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TO组气腹时间明显短于TL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O组双侧隐睾手术时间少于LA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睾丸位置是否可触及、是否合并腹股沟疝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仅TLO组发生睾丸萎缩1例,2组间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TO手术气腹时间明显短于TLO,TLO手术更常用于治疗双侧隐睾,2种术式一样安全有效。对于腹腔内高位隐睾,一期手术引降困难时,可考虑分期手术避免睾丸萎缩。
- 马亚贞李索林薛文勇齐进春王文博杜蕾
- 关键词:隐睾睾丸固定术腹腔镜
- 经结肠系膜途径腹腔镜左肾盂成形术与后腹腔镜左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UPJO的疗效比较
- 齐进春薛文勇杜蕾贾江华王晓路甄鹤王志胜王宁
- 应用生物补片重建尿道修复多次手术失败的尿道下裂被引量:3
- 2014年
- 多次手术后失败的尿道下裂患者可造成尿道的严重损毁并且局部皮肤条件极差,再次修复所需材料匮乏而成为泌尿外科治疗的难点[1,2],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补片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是理想的黏膜替代材料[3],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共应用生物补片尿道修复重建治疗多次手术后失败的尿道下裂患者6例,疗效肯定,报告如下。
- 齐进春薛文勇杨彩云赵鑫高强杜蕾张艳平
-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成形生物补片
- 囊性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NICE指南摘要
- 2022年
-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影响寿命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英国出生的婴儿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2500。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它的发病原因为细胞膜表面的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突变,进而影响体内所有产生黏液的器官,包括肺、胰腺、肝和肠。在英国,该病通常通过新生儿筛查即可做出诊断,确诊的平均年龄为2月龄,也有一些患者在更大年龄甚至在成年后才被发现1。
- Gemma VillanuevaGemma MarceniukM Stephen MurphyMartin WalshawRami Cosulich齐进春董强
- 关键词:囊性纤维化新生儿筛查多系统疾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发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