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义国
- 作品数:59 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睫状体神经纤维瘤一例
- 2002年
- 杨夏龙义国
- 关键词:临床症状病理诊断睫状体神经纤维瘤
-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2例
- 2008年
- 郭宏伟杨文秀贺晓燕龙义国孟青于燕妮
- 关键词: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性LYMPHOCYTELYMPHOMA淋巴造血组织
- 实验性氟中毒对大鼠大脑磷脂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7
- 1997年
- 研究实验性氟中毒时大脑各类磷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探讨氟病时神经系统受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用Wistar大鼠复制不同程度病理损害的慢性氟中毒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各类生物膜性磷脂含量,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各类磷脂脂肪酸构成。结果成功地复制出不同程度氟损害的动物模型;慢性氟中毒大剂量加氟组大鼠脑组织总磷脂含量降低,受影响的磷脂类型是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丝氨酸,但各类磷脂脂肪酸构成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摄入过多的氟可蓄积于脑组织中,并干扰大脑的脂质代谢,磷脂含量降低可能与神经细胞亚微结构的变性有关。大脑生物膜性磷脂含量的改变可能是慢性氟中毒时脑损害的机制之一。
- 官志忠王亚南肖开棋龙义国曾宪筠姜淑芬刘家骝Pavel SindelarGustav Dallner
- 关键词:氟化物中毒磷脂类脂肪酸类
- 甲下外生骨疣1例被引量:3
- 2013年
- 患者女,21岁。右足甲下新生物伴疼痛6月余。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足第2趾远端甲下出现单发结节,绿豆大小,缓慢增大,伴有压痛。当地医院以“疣”予液氮冷冻治疗,无缓解。否认局部创伤史及慢性感染病史(如甲沟炎)。
- 余平子李鹏龙义国何勤
- 关键词:甲下外生骨疣液氮冷冻治疗单发结节慢性感染新生物甲沟炎
- 肾脏纤维化发病的细胞分子机制及药物防治研究
- 郭兵张国忠万昌武石明隽肖瑛桂华珍龙义国
- 该项目对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肾组织细胞的表型转化,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肾脏纤维化发生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观察了某些药物在防治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1.肾炎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浸润与肾脏的进行性损...
- 关键词:
- 关键词:细胞分子机制药物防治中药复方制剂慢肾康
- 胎儿视神经、玻璃体腔星形胶质细胞瘤产前超声及病理诊断分析
- 2016年
- 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瘤(neuroastrocytoma)多发于儿童时期,胎儿眶内视神经胶质细胞瘤偶见于文献报道,但尚无产前诊断胎儿视神经玻璃体腔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报道。本研究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于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并经双眼病理解剖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和基因检测诊断证实的1例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瘤玻璃体蔓延胎儿的影像及病理特征进行研究,结合文献报道,探讨视神经星形细胞瘤产前超声表现,发生发展规律及预后。
- 唐瑶肖子文龙义国黄娜娜谢丽莉王芸李胜利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瘤玻璃体腔胎儿期产前超声神经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
- 以皮疹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1例被引量:5
- 2010年
- 患者男,58岁。全身散在扁平紫红色丘疹3年。患者以皮疹为首发症状,检查进一步发现心血管系统、肾脏、肝脏、舌和神经系统受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萎缩,真皮与皮下组织有淀粉样物质沉积,甲基紫染色阳性,诊断为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
- 张敏何勤余德厚陆洪光龙义国廖跃
- 关键词:皮疹
- 亚砷酸钠致大鼠肝功能损伤和肝纤维化形成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致大鼠肝功能损伤和肝纤维化形成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普通饲料)组和低、中、高剂量亚砷酸钠(饲料中砷含量分别为25、50、100 mg/kg)染毒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采用喂饲法进行染毒,连续染毒3个月。检测大鼠肝砷含量及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力和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以及纤维化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的肝砷含量均升高,肝脏增生纤维组织面积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清HA的含量和高剂量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清LN含量及高剂量亚砷酸钠染毒组雌性大鼠血清PCⅢ的含量以及中、高剂量亚砷酸钠染毒组雄性大鼠血清PCⅢ、Ⅳ-C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清ALT、AST的活力均升高,除雌性大鼠中、低剂量组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的肝砷含量、肝脏增生纤维组织面积及血清ALT、AST的活力和HA、LN、PCⅢ、Ⅳ-C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亚砷酸钠饲料染毒可导致大鼠肝功能的损伤,进而发生肝纤维化。
- 曾丹罗鹏丁锴张豫吴雪艳龙义国方艺胡婷杨红艳
- 关键词:亚砷酸钠肝功能肝纤维化
- 区域淋巴结微小转移对非小细胞肺癌长期生存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常规病理诊断无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研究微小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根治术后常规病理证实为T1-4N0-1M0的107例NSCLC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蜡块,采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结果:NSCLC中微小转移检出率为29.9%。非微小转移病例的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较微小转移病例明显延长(均P<0.05)。Cox回归显示KPS评分、CK、T分期及病理分级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均P<0.05)。术后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比较术后放化疗组长期生存有优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淋巴结微小转移是影响长期生存的不利因素,放化疗干预有可能延长生存。
- 欧阳伟炜卢冰周华宁何常龙义国王平
- 关键词:放射疗法肿瘤转移细胞角蛋白生存率
- 粘附分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上皮钙粘素 (E -cadherin ,E -CD)和CD44H在大肠慢性炎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研究。结果 :2 0例大肠慢性炎症及 46例大肠癌组织中E -C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 % (18/2 0 )、46 % (2 1/4 6 ) ,良、恶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CD44H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0 % (4/2 0 )、74% (34 /4 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同时E -CD及CD44H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 (P <0 0 5 )、浸润深度 (P <0 0 1)、淋巴结转移 (P <0 0 1)有关。结论 :E -CD及CD44H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
- 何常张汝一钟渝龙义国孟青
- 关键词:大肠细胞粘着分子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