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娅

作品数:8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弓形虫
  • 3篇免疫
  • 3篇免疫效果
  • 2篇脂质体
  • 2篇混合物
  • 2篇弓形虫病
  • 2篇P30
  • 2篇P30基因
  • 2篇SAG1基因
  • 2篇DNA
  • 2篇虫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疫苗
  • 1篇质粒
  • 1篇重组抗原
  • 1篇重组质粒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内
  • 1篇免疫效果观察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陈晓光
  • 8篇龚娅
  • 5篇冯明钊
  • 4篇杨培梁
  • 3篇沈树满
  • 2篇周晓红
  • 2篇郑学礼
  • 2篇李华
  • 1篇伦照荣

传媒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寄生虫学...

年份

  • 1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适当比例的DNA:脂质体混合物能显著增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目的探讨脂质体能否加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本文应用一系列具有不同比例的编码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的质粒DNA:脂质体混合物免疫小鼠的特异抗体滴度有很大不同,只有一定比例的DNA:脂质体混合物才能有效激发体液免疫;适量...
陈晓光冯明钊龚娅郑学礼沈树满
文献传递
弓形虫SAG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重组抗原对弓形虫感染的检测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并利用重组抗原检测弓形虫感染。方法 将截短的SAG1基因经PCR扩增后,定向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酶切鉴定出阳性重组子并经序列测定证实读码框正确,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 对融合的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复性,通过免疫印迹和ELISA实验检测其特异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成功构建截短型SAG1在原核系统中的重组表达质粒,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其表达量占细菌裂解液中总蛋白量的31.58%。经过简易的纯化和复性过程,该重组抗原(rSAG1)能被弓形虫感染的人血清所识别。用rSAG1构建的ELISA试剂盒对弓形虫病的检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截短型SAG1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重组抗原经纯化和复性后,能有效检测弓形虫的感染,可用于构建弓形虫病检测试剂盒。
陈晓光杨培梁李华龚娅冯明钊
关键词:弓形虫感染寄生虫学大肠杆菌重组抗原SAG1基因
弓形虫P30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被引量:19
2001年
目的 通过构建含弓形虫P30不同表达形式 (膜型、分泌型及细胞内型 )的重组质粒 ,并将其用于免疫小鼠 ,测定抗体水平 ,以期初步筛选出一种对弓形虫感染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核酸疫苗。 方法 利用PCR技术和亚克隆技术分别构建弓形虫表膜型P30基因重组质粒 (含完整的P30编码序列 ,包括信号肽及疏水尾 )pcDNA3 P30Mb ,分泌型P30基因重组质粒 (含完整的P30编码序列 ,不包括疏水尾 )pcDNA3 P30Se以及细胞内型P30基因重组质粒 (含完整的P30编码序列 ,但不包括信号肽 )pcDNA3 P30In。将以上 3种重组质粒分别与脂质体混合后免疫小鼠 ,ELISA及免疫印迹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的IgG抗体。 结果 成功构建了弓形虫P30基因 3种表达形式的重组质粒 ,经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 ,3种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确为P30的编码基因 ,且读码框架正确 ;抗体测定显示 :3个免疫组均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的IgG抗体 ,但各组之间IgG出现的时间及强度有一定的差异。 结论 用编码弓形虫P30抗原的重组质粒进行核酸免疫 ,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特异性的IgG抗体 ;膜型及分泌型免疫小鼠的特异IgG抗体出现的时间早于细胞内型免疫鼠 ,但 4wk后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龚娅陈晓光冯明钊
关键词:弓形虫P30核酸免疫重组质粒免疫效果
三种表达形式的SAG1基因对小鼠的免疫效果观察(英文)被引量:3
2001年
自的 构建了三种表达形大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SAG1)基因-表膜型、分泌型和细胞内型,并分别用于免疫BALB/C小鼠、结果SAG1基因免疫小鼠后,表膜型和分泌型较细胞内型体液免疫出现早且反应强;细胞因子水平测试显示免疫后小鼠免疫反应趋向Th1型。攻击感染结果证实:表膜型和分泌型免疫小鼠较细胞内型免疫小鼠所获保护力强。结论
陈晓光周晓红龚娅杨培梁沈树满冯明钊伦照荣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SAG1基因分泌型
截短的弓形虫P30基因在E.coli中的高效表达及纯化条件的探索被引量:17
2001年
目的 构建能在E .coli中高效表达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P30 )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并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对已知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进行部分取舍 ,用PCR技术从弓形虫ZS1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 ,插入载体pET 30 (a)中 ,转化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 ,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及不同程度的浓缩后 ,进行SDS 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从弓形虫ZS1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 ,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pET P30 ;SDS -PAGE显示蛋白表达带的分子量约为 31kD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31.5 8% ,经 1M及 2M尿素洗涤后 ,其纯度分别达 6 3.42 %及 75 .74% ;免疫印迹显示 ,该纯化蛋白能被弓形虫病人阳性血清所识别 ,而且当浓缩至初始体积的 1/ 3~ 1/ 6时 ,纯化蛋白与DNA免疫鼠血清的反应最强。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 pET P30 ,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进行了高效表达 ,经变性、复性后 ,该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 ,为弓形虫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打下基础。
龚娅陈晓光杨培梁
关键词:弓形虫P30基因蛋白表达E.COLI纯化
适当比例的DNA:脂质体混合物能显著增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探讨脂质体能否加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本文应用一系列具有不同比例的编码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的质粒DNA :脂质体混合物免疫小鼠 ,并对不同组小鼠的抗体产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不同组小鼠的特异抗体滴度有很大不同 ,只有一定比例的DNA :脂质体混合物才能有效激发体液免疫 ;适量比例的DNA :脂质体混合物能提高特异抗体的滴度、提前特异抗体出现的时间 ,还能大大降低DNA的用量。本研究尚揭示 ;一定量的DNA对于有效免疫的激发是必需的 ,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加强注射可以增加免疫反应性 ,但 3次以上似乎没有必要。结论 适量比例的DNA
陈晓光杨培梁龚娅郑学礼沈树满冯明钊
关键词:脂质体DNA免疫弓形虫
弓形虫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0年
龚娅陈晓光
关键词:弓形虫病减毒疫苗
重组弓形虫P30抗原诊断弓形虫病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0年
为探讨重组弓形虫P30抗原(rP30)对弓形虫病的诊断价值,将rP30包被于酶标反应板微孔,用常规ELISA检测血清抗体。结果4例染色试验阳性血清,抗-rP30 IgG全部阳性,阳性符合率为 100%;27例虫体IgG/IgM抗体阳性血清中,22例rP30I-ELISA阳性,符合率为85.2%;100例门诊病人和50例献血员血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和8.0%。说明rP30检测弓形虫病患者血清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望替代天然的弓形虫抗原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
李华陈晓光龚娅周晓红
关键词:弓形虫弓形虫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