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春雨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卒中
  • 3篇癫痫
  • 3篇脑卒中
  • 3篇成像
  • 2篇疗效
  • 2篇脑部
  • 2篇亨廷顿病
  • 2篇波谱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波谱
  • 1篇典型症状
  • 1篇多巴
  • 1篇形态学
  • 1篇嗅觉
  • 1篇嗅觉障碍
  • 1篇眩晕
  • 1篇血性
  • 1篇依达拉奉

机构

  • 9篇徐州市第一人...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12篇于春雨
  • 4篇耿德勤
  • 4篇黄红莉
  • 4篇周昊
  • 3篇杨秀华
  • 2篇秦敬翠
  • 2篇王暖
  • 2篇周联生
  • 2篇华荣
  • 2篇路欣
  • 2篇徐凯
  • 2篇杨春
  • 2篇荣玉涛
  • 2篇孔德莲
  • 2篇葛许华
  • 1篇权强
  • 1篇程广军
  • 1篇陈高红
  • 1篇马红
  • 1篇李绍东

传媒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拉克索添加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添加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PD患者在原左旋多巴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三组,普拉克索组加用普拉克索0.125mg,2次/d,6周滴定至1.5mg/d,并维持此剂量,共12周,多巴丝肼用量根据患者病情减少0.075~3.375g;溴隐亭组加用溴隐亭,起始剂量1.25mg/d,至第2周末渐加至5.0m。g/d,分2~3次口服,12周为1个疗程,多巴丝肼用量根据患者病情减少0.075—3.375g;对照组除继续服用左旋多巴(多巴丝肼)且不减量外,不加其他药。治疗前后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评分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普拉克索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优于溴隐亭组的75.00%和对照组的3.85%;不良反应发生率普拉克索组与溴隐亭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正在服用左旋多巴治疗的患者加服普拉克索,可以缓解其运动症状,降低左旋多巴用量及减少、改善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廊。
葛许华于春雨孔德莲秦敬翠周联生
关键词:帕金森病左旋多巴溴隐亭
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眩晕诊疗中心门诊和病房的BPPV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机器复位组(40例),选择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进行全自动化复位治疗;手法复位组(40例),选择传统手法复位治疗;药物治疗组(40例),选择前列地尔、红花注射液联合习服训练法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机器复位组与手法复位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其中机器复位组总有效率为100.0%,手法复位组总有效率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器复位组前半规管BPPV、后半规管BPPV以及外半规管BPPV的1次治疗有效率要高于手法复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用于BPPV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克服了手法复位的缺点,治疗效果好,有助于实现对BPPV高效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
王暖耿德勤周昊黄红莉杨秀华于春雨史帝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不同运动症状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症状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差异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运动症状的不同分为以震颤为主型52例(震颤组)和动作迟缓为主型68例(动作迟缓组),对两组患者的H-Y分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量表(UPDRS-Ⅲ)、帕金森病睡眠质量表(PD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39项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DQ39)、MMSE量表、MoCA量表、非运动症状出现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H-Y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作迟缓组UPDRS-Ⅲ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PDQ39评分均高于震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作迟缓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低于震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作迟缓组患者感觉异常、情感障碍、精神异常、认知损害、多汗发生率高于震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运动症状是帕金森病的常见表现,动作迟缓为主型患者在非运动状态方面比震颤为主型患者病情更加严重,对患者的影响更大,应在临床中引起重视。
单树崇于春雨
关键词:帕金森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及外周血miRNA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193b(miR-193b)、微小核糖核酸-127(miR-127)、微小核糖核酸-133(miR-133)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9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16例和未感染组353例,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现状及病原学特征,检测外周血miR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73%(116/469),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种类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白假丝酵母;感染组外周血miR-193b、miR-127、miR-133表达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并随感染程度加重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外周血miR-193b、miR-127、miR-133联合预测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7、85.34%和77.05%。结论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肺部感染的发生可引起脑卒中患者外周血miR-193b、miR-127、miR-133表达水平升高,三者联合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单树崇颜安何清于春雨赵超杨思远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病原学特征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磁共振波谱成像能客观地反映脑内代谢物的变化,进而反映早期病变的病理改变。作者从影像学角度归纳了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在磁共振波谱成像上的不同表现,提示磁共振波谱成像能从影像学角度对神经系统各疾病进行早期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于春雨耿德勤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神经系统疾病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均入院确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及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吲哚布芬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测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测定血液指标变化。结果:治疗7、14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CRP水平均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与对照组77.78%比较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低切及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用药方案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指标,而且联合用药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单树崇于春雨
关键词:吲哚布芬氯吡格雷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的定量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特发性震颤(ET)与帕金森病(PD)患者的嗅觉功能,并探讨ET与PD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五味嗅觉测试液"检测30例ET、30例PD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从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两个方面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PD组的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均明显高于ET组和对照组(P<0.01),而ET组与对照组的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有明显的嗅觉功能障碍,而特发性震颤无明显的嗅觉功能障碍,ET与PD可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
葛许华于春雨孔德莲秦敬翠周联生
关键词: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嗅觉障碍
亨廷顿病的脑部MRI表现被引量:3
2014年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位于4号染色体4p16.3区域的IT-15基因内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典型症状包括舞蹈样症状、认知和精神障碍.本病见于各种族人群,其中以白种人最多见,东方人中较少见[1-3].国内有关亨廷顿病的影像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态学表现上[4-5],MR新技术DW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亨廷顿病中的应用报道较少,笔者搜集经基因检测证实的2个亨廷顿家系6例亨廷顿病患者的DWI、DTI及SWI影像资料[3],报道如下.
杨春徐凯华荣于春雨耿德勤马红陈高红荣玉涛路欣
关键词:脑部MRI表现亨廷顿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磁敏感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典型症状
亨廷顿病脑部CT、MRI形态学及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2个亨廷顿病家系亨廷顿病患者的颅脑常规CT、MR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pec—troscopy,MRS)表现。方法对2个亨廷顿病家系的6例亨廷顿病患者行头颅常规CT、MRI及MRS检查,并与2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比较,检查序列包括:CT平扫、MRIT1WI、T2WI、FLAIR及MRS。结果颅脑CT、MRI显示亨廷顿患者的两侧尾状核、壳核萎缩,两侧侧脑室前角扩大;两侧尾状核头及壳核的NAA/Cr比值降低,Ch/Cr比值升高(P〈0.05)。结论亨廷顿病的CT、MRI主要表现为两侧尾状核、壳核萎缩;尾状核、壳核的^1H—MRS代谢异常有助于亨廷顿病的诊断。
荣玉涛杨春华荣权强路欣于春雨耿德勤李绍东徐凯程广军
关键词:亨廷顿病X线计算机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癫痫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且不良反应少。
于春雨黄红莉周昊杨秀华
关键词:脑卒中癫痫依达拉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