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小茴香对大鼠肝硬化腹水补钾、保钾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中药小茴香对大鼠肝硬化腹水保钾、补钾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方法将健康的Wiste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8只)和造模组。造模存活66只,随机选取6只,经检测造模成功后,将60只肝硬化腹水大鼠...
- 于洋
- 关键词:小茴香肝硬化腹水补钾
- 文献传递
-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中的应用。方法病例组选取ACS患者71例,并按GRACE危险评分软件对其进行危险分层,另选取体检健康者8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Hcy和hs-CRP。结果 Hcy在各危险分层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各危险分层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中危组、高危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与健康对照组、中危组与高危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低危组、低危组与中危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hs-CRP的检测在ACS的早期诊断中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hs-CRP水平可以提示患者疾病的危险程度,但Hcy目前在此方面暂无显著的意义,仍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 于洋彭辉马骏乔荔林雨薇马俊杰徐菲莉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
-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意义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对ACS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和及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ACS患者82例为病例组,并按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软件对其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中、高危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89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各组Hcy、hs-CRP、H-FABP及IMA水平。结果 4组受试者Hcy、hs-CRP水平、H-FABP及IMA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比较:中危组、高危组高于对照组(P<0.05),低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水平比较:高危组高于中危组,高危组和中危组均高于低危组(P<0.05);IMA水平比较:高危组高于中危组,高危组和中危组均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 Hcy水平未随ACS患者疾病危险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血浆hs-CRP、H-FABP、IMA水平均可提示ACS患者疾病的危险程度,其水平随疾病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对ACS患者低危与中、高危的危险分层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于洋马骏彭辉乔荔马俊杰林雨薇徐菲莉
- 关键词: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质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
- 于洋
- 关键词:度他雄胺坦索罗辛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研究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s)、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
- 于洋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损伤标志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