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延玉
-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10年
- 报告一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护理,入院后为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消化道症状观察、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疾病相关的知识宣教,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转归,使患者顺利康复。
- 付延玉刘丽玉
-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护理
- 优质护理干预在益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益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门诊接受益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68例。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脏B超、血脂、肝功能及体重、腰围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B超评分、腰围、体重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B超评分、腰围、体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ALT、TG、CHOL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益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 付延玉张本菊张英杨婷婷
- 关键词:优质护理脂肪肝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蛋白mRNA表达
- 2008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蛋白mRNA表达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逆转录巢式PCR分别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白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26例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100%,HBVDNA含量为5.35(1.02-7.01)×10^8copies/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蛋白mRNA阳性率为57.7%,阳性者肝脏炎症反应较严重。20例慢性肝炎静止期患者中,血清HBVDNA全部阴性(〈1×10^3lopies/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蛋白mRNA阳性率为10%。慢性肝炎活动期和静止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蛋白mR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BVDNA与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密切相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白蛋白mRNA表达与肝脏损害相关,二者均是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 许鸣张智张珍李泽泳付延玉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V白蛋白MRNA
- 容易误诊的孤立性胃十二指肠克罗恩病二例诊疗回顾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总结孤立性胃十二指肠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孤立性胃十二指肠CD临床资料。结果 2例孤立性胃十二指肠CD患者均为男性青年,表现为胃流出道梗阻症状,例1伴腹痛及呕血,起病3 d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7 d确诊胃十二指肠CD;例2伴体重下降及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按消化性溃疡治疗无效,起病2月余才确诊十二指肠CD。2例胃镜表现为胃和(或)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及多发溃疡,十二指肠黏膜铺路石样增生隆起,病理组织学检查见大片增生肉芽组织和裂隙状溃疡、小脓肿形成等,消化道造影及肠镜未提示回结肠病变。确诊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患者症状迅速缓解,短期内复查胃镜示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孤立性胃十二指肠CD多表现为胃流出道梗阻症状,可伴出血、营养不良,应注意和消化性溃疡鉴别,糖皮质激素治疗起效快,疗效确切。
- 宁晓燕王伟福陈晓武蔡少薇黎丽旋王晋涛付延玉许鸣
- 关键词:CROHN病胃疾病十二指肠疾病误诊
- 成本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分析评价医院护理管理中各种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现状及方法的优劣,分析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方法通过对目前医院护理单元的成本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及总结有益于科室发展与节约成本的方法。结论成本管理已经是医院护理管理的必然趋势,"低能高效"成为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搞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加强护理成本管理是适应医保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 姚孟冬付延玉
- 关键词:成本管理护理管理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被引量:2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7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及个人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评估、计划、实施及反馈程序实施聚焦解决模式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膳食合理、运动持续性及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营养摄入习惯,保持运动持续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 付延玉刘丽玉李雨梦王金兰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
- 肝源性肝干细胞及对肝癌治疗的研究应用
- 2014年
- 肝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肝内成体干细胞,与肝脏发育和再生修复密切相关。肝干细胞所具有的无限自我更新与双向分化能力使它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及制备生物人工肝最理想的细胞来源。从肝脏中存在干细胞样细胞的提出,到动物体内卵圆细胞的分离成功,再到人成体肝源性干细胞的发现,人们对肝干细胞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尤其是人成体肝源性肝干细胞的发现,为肝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并可能为肝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杨夏彤许鸣郭婉薇付延玉
- 关键词:肝干细胞肝癌
- 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蛋白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蛋白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HB组)、4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40名肝功能正常的健康人(健康对照组)予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逆转录巢式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白蛋白mRNA表达。结果:CHB组50例患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30例(60%);PBMC白蛋白mRNA阳性19例(38%)。肝硬化组40例患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31例(78%);PBMC白蛋白mRNA阳性14例(35%)。健康对照组PBMC白蛋白mRNA阳性2例(5%)。CHB组及肝硬化组的HBV DNA及PBMC白蛋白mR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HB组活动期和肝硬化组失代偿期患者PBMC白蛋白mRNA阳性率明显升高。结论:PBMC白蛋白mRNA的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的损害程度有关,且具无创性,可考虑作为慢性肝病进展的辅助参考指标之一。
- 许鸣张智张珍李泽泳付延玉
- 关键词:慢性肝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蛋白基因
- 饮食和运动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饮食和运动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疾病转归的的影响。方法对52例NAFLD患者实施饮食和运动干预,干预前后观察患者NAFLD归转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饮食和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功能指标,促进疾病转归。
- 付延玉罗红超廖晓玲刘丽玉张本菊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饮食干预运动干预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总结分析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6年2月因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行 ESD 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经验。结果我院2009年4月~2016年2月共完成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ESD 治疗76例,除1例胃间质瘤术中穿孔后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余75例均完整剥离肿瘤,内镜下切除率达98.68%;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均低于50ml,术后无一例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并发穿孔15例,穿孔发生率19.74%,2例为食管平滑肌瘤剥离后食管穿孔,其中1例并发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另1例并发液气胸、纵隔气肿、食管瘘、肺部感染等,经 OTSC(Over-The-Scope-Clip system,OTSC)系统闭合穿孔后痊愈,其余13例为胃底间质瘤剥离后胃穿孔,除1例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他12例均在内镜下钛夹修补穿孔。随访3个月~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ESD 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疗效确切、相对安全,术中穿孔是常见并发症,大多可内镜下修补。
- 宁晓燕陈晓武王伟福蔡少薇黎丽旋王晋涛付延玉许鸣
-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