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时
- 作品数:40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富含维生素D食物及户外活动与认知功能关系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索在中国饮食模式和户外活动方式下,维生素D与人群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2017年6-9月在辽宁省4个城市抽取1115名≥60岁老年人,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同时收集过去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习惯和户外活动行为等信息。使用聚类分析分别将人群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习惯和户外活动行为分为低、中、高3组,分析其与人群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低维生素D组人群MMSE评分[(25.7±3.3)分]低于中、高维生素D组[分别为(26.1±3.3和26.4±2.9)分](F=4.42,P<0.05),低户外活动组人群MMSE评分[(25.4±3.2)分]低于中、高户外活动组[分别为(26.5±3.2和26.4±3.0)分](F=17.08,P<0.01)。控制年龄、教育程度等认知功能的其他影响因素后,富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户外活动的单独效应仍然存在,高维生素D食物摄入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OR=0.62,95%CI=0.46~0.83),高户外活动也是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OR=0.69,95%CI=0.49~0.98)。结论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食物和增加有效日光暴露的户外活动有利于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
- 栾德春高倩崔玉丰马成鑫任时李绥晶
- 关键词:老年人维生素D户外活动
- 过氧化氢诱导TM3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建立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构建过氧化氢(H2O2)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氧化应激模型,为肥胖相关雄性生殖功能低下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H2O2处理TM3细胞4 h,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睾酮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 300、600μmol/L H2O2组细胞存活率[(86.7±4.3)%、(46.3±2.0)%]均低于对照组[(100.0±1.7)%](P<0.05);与对照组[(250.09±26.70)pg/m L]比较,150、300、600μmol/L H2O2组TM3细胞睾酮水平[(188.93±7.06)、(179.23±6.66)、(131.59±11.26)pg/m L]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150、300、600μmol/L H2O2组TM3细胞SOD和CAT活性[分别为(2.42±0.17)、(2.69±0.30)、(0.44±0.41)和(56.76±12.17)、(23.45±2.17)、(24.55±18.05)U/mg protein]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成功构建以H2O2为诱导剂的TM3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模型。
- 赵剑任时翟玲玲吴爽许丽萍刘铮
- 关键词:氧化应激
- 辽宁省城乡居民膳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19年
- 目的 分析辽宁省城乡居民的膳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中的辽宁省2049名居民膳食调查资料,因子分析获得膳食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对膳食模式的影响。结果 因子分析获得面类模式,米类模式和坚果模式3种膳食模式。面类模式与男性、城市居民呈正相关(P <0.01),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呈负相关(P <0.01);米类模式与男性、18~<45岁、低收入水平人群呈正相关(P <0.05),与城市居民呈负相关(P <0.01);而坚果模式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呈正相关(P <0.05),与男性、45~<60岁、城市居民呈负相关(P <0.05)。结论 辽宁省城乡居民有3种膳食模式;性别、年龄、地区类型、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是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应根据不同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倡导膳食平衡。
- 任时栾德春李欣刘钟梅李绥晶
- 关键词:膳食模式营养监测影响因素
- 孕鼠糖代谢异常对仔鼠糖代谢影响
- 2008年
- 贾丽红任时姬志清翟玲玲张志瑜张蕊
- 关键词: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仔鼠孕鼠高血糖大鼠链脲佐菌素
- 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评价辽宁省成年居民膳食质量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利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16)评价辽宁省成年居民膳食质量。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辽宁省18~79岁居民的膳食调查资料,利用DBI16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评价辽宁省成年居民的膳食质量和膳食结构。结果辽宁省成年居民谷类食物、蔬菜水果和奶类豆类的摄入量达到或者超过推荐量的比例为86.2%、1.0%和0.3%,纯热能食物和调味品摄入量超过推荐上限的比例分别为52.7%和64.8%。中度膳食失衡、中度摄入不足和低度摄入过量比例分别为52.0%、53.9%和61.8%;农村居民膳食摄入不足、摄入过量和膳食失衡的程度高于城市(P<0.05),18~44岁中度摄入不足的比例为58.2%(P<0.05),中重度摄入不足和膳食失衡的程度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升高(P<0.001),收入水平越低中度摄入不足和膳食失衡的程度越高(P<0.001)。结论辽宁省成年居民处于中高度膳食失衡状态,以蔬菜水果、水产品、奶类豆类摄入不足和烹调油和盐摄入过量为主要问题。男性、农村地区、18~44岁、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水平人群的作为膳食指导的主要对象,需加强新版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宣教,提高并改善居民合理与健康饮食的意识和行为。
- 任时李欣崔玉丰栾德春李绥晶
- 关键词:膳食质量膳食评价成年居民
- 辽宁省部分城市13~22岁学生伤害类型与母亲文化程度关系的调查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5个水平的母亲文化程度与不同性别学生各种伤害类型之间的可能关联,为伤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4月至2010年8月采用问卷调查15种伤害类型的报告率,共调查25 710名13~22岁学生。结果按照不同母亲文化程度,15种伤害合计后的报告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本科及以上"的85.97%、"大专"的68.90%、"小学及以下"的67.06%、"高中/技校/中专"的66.26%、"初中"的63.56%。男生中各母亲文化程度间伤害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类型为7种,包括扭伤、锐器伤、电击伤、硬物击伤、他伤、溺水、爆炸伤;其中,母亲高学历的,7种的报告率都高,母亲低学历的,仅有2种高,母亲学历居中的,有6种类型较低。女生中各母亲文化程度间伤害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种类为8种,包括扭伤、电击伤、溺水、他伤、爆炸伤、下落物击中、跌坠伤、窒息,其中,母亲高学历的,有7种较高,母亲低学历的仅有3种高,母亲学历居中的,有7种类型较低。结论有半数伤害类型与母亲文化程度有关。而且,通常是母亲高学历的,报告率较高;也有少数类型,母亲低学历的,报告率较高;而学历介于两者之间的,报告率通常较低。
- 王玉江董毅王智勇安庆玉任时苑旸赵虹
- 关键词:问卷调查
- 13~22岁城市学生车祸与溺水危险行为与其父亲职业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父亲职业与车祸、溺水危险行为的关系,为实施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步行违规、骑车违规、不安全游泳、不安全滑冰的报告率,共调查17 909名13~23岁学生。结果 9类父亲职业,车祸危险行为,不论男、女生,步行违规的报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骑车违规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父亲为"商业/服务人员"的最高,女生,父亲为"城市务工农民"的最高;溺水危险行为,女生不安全游泳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是父亲为"商业/服务人员"的最高,不论男、女生,不安全滑冰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父亲为"城市务工农民"外,较高的还有父亲为"商业/服务人员""个体工商户"的男生,父亲为"商业/服务人员"、"非农业户口的工人""临时工/下岗人员"的女生。结论父亲为"商业/服务人员"的学生是车祸与溺水危险行为的重点干预对象,尤其是男生;父亲为"城市务工农民"的女生也是干预重点。
- 王玉江董毅王智勇任时王艳艳郑晓南徐品良
- 关键词:青少年年轻人溺水父亲
- 辽宁省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关系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辽宁省成年居民的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中辽宁省≥18岁成年人调查资料,采用因子分析获得膳食模式,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M S及其组分的关系。结果 1 843名研究对象共提取3种膳食模式:模式1"米薯菜豆"(31.9%)、模式2"杂菜海水果"(31.6%)和模式3"面奶猪肉蛋"(36.5%);不同地区和年龄居民模式1的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地区和年龄居民模式2的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和地区居民模式3的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模式1是低HDL-C血症(OR=1.952,P<0.001)和高血糖(OR=1.983,P<0.05)的危险因素;模式2是低HDL-C血症的危险因素(OR=1.403,P<0.05);模式3是中心性肥胖(OR=0.623,P<0.05)和高TG血症(OR=0.603,P<0.05)的保护因素。结论辽宁省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M S及其组分关系密切;应依据M S及其组分的危险因素,针对不同膳食模式人群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倡导平衡膳食,预防MS及其组分的发生。
- 任时栾德春崔玉丰李绥晶
- 关键词:膳食模式营养监测
- 学生精神压力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学生多种精神压力的影响,为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辽宁省7个地级市城乡大、中学校学生25 710名,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稳定家庭的学生孤独感、失眠、离家出走、学习压力报告率较低。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学习压力报告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过低的学生孤独感、尝试出走的报告率较高。不同父亲职业间学生缺乏安全感、孤独感、学习压力、失眠、打算出走及离家出走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应关注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的学习压力、缺乏安全感,母亲文化程度过低的学生的孤独感、离家出走以及不稳定家庭学生的孤独感、失眠、离家出走、学习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 王智勇徐小冬李瑞王宏伟任时安庆玉
- 关键词:家庭精神卫生
- 2010-2012年辽宁省18岁以上居民饮酒行为调查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18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行为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资料,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筛选4609名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辽宁省成年居民在调查前12个月不同性别、地区、年龄和文化程度饮酒状况。结果辽宁省成年居民饮酒率为35.30%,男性(56.45%)高于女性(19.21%),农村(43.41%)高于城市(29.27%),18~44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饮酒率最高,分别为41.43%和40.37%,饮酒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1;χ^2=11.97,P<0.01)。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为19.90g,男性(26.33g)高于女性(5.52g),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文化程度提高而减少(F=6.64,P<0.01)。男、女性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日均酒精摄入量最低,分别为18.00g和1.99g。不同年龄组间,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3,P<0.01)而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日均酒精摄入量45~59岁最高,为30.59g;女性≥60岁最高,为7.04g。男性每天饮酒者占41.81%,而女性主要以<1次/月为主,占39.76%。男性饮酒者中过量饮酒率、危险饮酒率和有害饮酒率分别为35.14%、12.90%和13.61%;女性过量饮酒率、危险饮酒率和有害饮酒率分别为10.14%、3.18%和3.38%。结论辽宁省成年居民饮酒现况不容乐观,为避免和减少与饮酒有关疾病、伤害的发生,应对不同饮酒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将有助于降低不良饮酒行为所造成的疾病、经济负担和社会影响。
- 李欣栾德春任时崔玉丰于欣马成鑫丛源李绥晶
- 关键词:成年居民饮酒行为过量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