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晖

作品数:27 被引量:280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手术
  • 12篇胃癌
  • 9篇肿瘤
  • 7篇胃癌手术
  • 4篇手术患者
  • 4篇胃癌手术患者
  • 4篇胃肠
  • 4篇胃肿瘤
  • 3篇心静脉压
  • 3篇营养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术后
  • 3篇中心静脉
  • 3篇中心静脉压
  • 3篇肿瘤患者
  • 3篇胃肠道
  • 3篇胃管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压
  • 3篇康复

机构

  • 24篇北京大学肿瘤...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北京市红十字...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作者

  • 27篇任晖
  • 8篇季加孚
  • 5篇杨新颖
  • 4篇陆宇晗
  • 4篇孙伟
  • 4篇丁玥
  • 4篇李子禹
  • 4篇李明子
  • 4篇张洁
  • 4篇张燕
  • 3篇张红
  • 3篇杨红
  • 3篇李慧
  • 3篇赵旻
  • 2篇张悦
  • 2篇张连海
  • 2篇马双莲
  • 2篇王欣
  • 2篇张桂国
  • 2篇李双喜

传媒

  • 5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医药前沿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调查住院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1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0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逐步回归法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502例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总得分为(88.86±16.79)分;3个维度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决策性参与、照护性参与、诉求性参与。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自觉参与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对疾病相关知识、给药流程及参与方式的了解程度是肿瘤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提示应改善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及探索可行的患者参与方式,以改善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进一步促进患者用药安全。
张红杨红陆宇晗柏冬丽张亚茹任晖张洁贺燕张红
关键词:肿瘤用药安全影响因素
中心静脉压测压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压测压尺,包括:透明的外卡尺,其前壁面设有槽道,其后壁面设有至少两个固定翼,所述外卡尺通过所述固定翼固设于输液架;设有刻度线的内标尺,其能上下移动的穿设于所述外卡尺的槽道,所述内标尺的前壁面凹设...
孙伟季加孚李子禹任晖
文献传递
中心静脉压测压尺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压测压尺,包括:透明的外卡尺,其前壁面设有槽道,其后壁面设有至少两个固定翼,所述外卡尺通过所述固定翼固设于输液架;设有刻度线的内标尺,其能上下移动的穿设于所述外卡尺的槽道,所述内标尺的前壁面凹设有能...
孙伟季加孚李子禹任晖
文献传递
疼痛被引量:4
2011年
手术后疼痛综合征 1998年,Crombie[1]首次发表了慢性术后疼痛综合征(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syndrome,CP-SP)的文章,之前CPSP一直被认为是手术后不可避免的、正常的症状。CPSP是由特定发病因素—手术所引起的,
任晖李明子
关键词:疼痛手术术后疼痛综合征
胃癌手术前后血浆中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检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浆、对应原发肿瘤以及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检出状况,探讨其在胃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GR方法,扩增84例胃癌患者的原发肿瘤、癌旁组织、手术前血浆中pl6基因启动子区,以及上述患者中30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14~21天血浆中p16基因启动子区,以15例健康人血浆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凝胶电泳-溴乙锭显色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两种方法检测产物.结果:84例患者样品中,原发肿瘤中存在pl6基因异常甲基化26例(31.0%),癌旁组织中阳性2例(0.02%),术前血浆中阳性12例(14.3%),15例健康人血浆检测均为阴性.患者血浆阳性者同时也存在对应肿瘤组织阳性.30例同时有手术前后血浆标本的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中,原发肿瘤组织中p16异常甲基化14例,其中6例术前血浆阳性,术后5例转阴.在检测样本中,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结果与凝胶电泳-溴乙锭显色结果一致.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浆中可以检测到与原发肿瘤一致的p16异常甲基化,手术后血浆中p16甲基化状态的变化与手术治疗有关,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便捷的技术可以应用于PCR产物的检测.
刘亚航张连海任晖张桂国秦斐孔广忠邓国仁季加孚
关键词:手术前后P16基因启动子区P16基因异常甲基化甲基化特异性外周血浆健康人血浆
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腹腔化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膜转移病灶,正逐渐被应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通过腹腔化疗港可反复多次进行腹腔化疗,而化疗港的顺利使用是腹腔化疗持续进行的关键。本研究将探讨在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留置腹腔化疗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腹腔化疗港留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应用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式。结果:共有54例患者植入55个化疗港,平均使用时间为8.4(0.8~32.0)个月,共13例出现并发症(23.6%),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堵塞(7.3%)、严重疼痛(5.5%)、感染(3.6%)、反流(3.6%)、置针困难(1.8%)及皮下硬结(1.8%)。并发症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化疗港放置后2.1个月。分析未发现与并发症相关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通过规范与细致的操作,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安全可行。
薛侃李子禹闫国军高超李双喜任晖季加孚
关键词:胃癌腹膜转移并发症安全性
择期胃癌术后患者选择性留置胃管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择期胃癌手术患者选择性留置胃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30例择期胃癌手术患者术后未常规留置胃管,观察该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术后第1次排气的时间为(3.71±0.91)d,第1次进流食的时间为(4.22±1.43)d。患者术后的不适症状为咽喉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31%、8.46%、6.15%和5.38%。术后发生并发症者19例,发生率为14.62%。术后有13例(10.00%)因腹胀、恶心、呕吐和并发症等原因而给予留置胃管。结论择期胃癌手术可不必常规留置胃管。
任晖丁玥杨新颖
关键词:胃肿瘤手术后医护
肿瘤患者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的并发症及护理被引量:1
2008年
刘英华任晖
关键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肿瘤患者并发症压力传感器护理周围动脉平均动脉压
个案管理模式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效果分析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类试验研究设计,便利选取10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10例失访,干预组4例失访,最终纳人86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个案管理模式干预。评价2组患者人院时、出院前日和术后5周的疾病不确定感;2组患者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复诊率。结果2组患者围手术期3个时间点(术前、出院前日和术后5周)疾病不确定感均处于中等水平,对照组分别为(103.38±14.94)、(109.58±16.06)、(113.90±15.95)分;干预组分别为(108.02±15.29)、(109.89±16.52)、(113.41±14.70)分;术后5周升高,组内纵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17,P〈0.01);干预组首次复诊率100.0%(46/146),较对照组的87.5%(35/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6.105,P〈0.05);干预组患者对术前诊疗过程的满意度得分(14.41±1.13)分,高于对照组的(13.58±1.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P〈0.01);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和治疗的复杂性给患者带来压力,个案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全程连续照护模式,弥补了以往对患者的片段式管理的缺陷,有效提高了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患者诊断期的就医体验和术后复诊率。
赵旻任晖李慧张洁杨红张悦张红陆宇晗
关键词:个案管理胃肠道肿瘤疾病不确定感依从性
个体化饮食教育对提高胃癌手术患者饮食知识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个体化饮食教育对胃癌手术患者饮食知识的影响。方法:将83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干预组采用个体化饮食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教育。比较出院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饮食知识和住院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出院时饮食知识总体得分干预组为(98.71±15.82)分,对照组为(78.10±18.59)分,营养状况PG-SGA评分干预组为(5.95±1.63)分,对照组为(6.83±1.98)分,护理满意度总体得分干预组为(108.62±3.81)分,对照组为(104.10±9.25)分,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饮食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饮食知识及护理满意度。
卢冬青任晖谢艳艳张燕
关键词:胃癌手术营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