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七勇

作品数:41 被引量:368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蔬菜
  • 14篇土壤
  • 10篇污染
  • 7篇环境质量
  • 5篇耕作
  • 4篇施肥
  • 4篇蚯蚓
  • 3篇养分
  • 3篇土壤环境
  • 3篇气体排放
  • 3篇微生物
  • 3篇温室气体
  • 3篇温室气体排放
  • 3篇连作
  • 3篇轮作
  • 3篇环境质量评价
  • 2篇稻麦
  • 2篇稻麦轮作
  • 2篇堆肥
  • 2篇性状

机构

  • 4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0篇上海市设施园...
  • 2篇鲁东大学
  • 2篇上海蓝汇农业...
  • 1篇上海市农业技...
  • 1篇上海东保农业...

作者

  • 41篇何七勇
  • 32篇袁大伟
  • 18篇郑宪清
  • 18篇吕卫光
  • 17篇李双喜
  • 15篇张娟琴
  • 13篇孙锡娟
  • 11篇张翰林
  • 10篇卢善玲
  • 7篇汪雅谷
  • 7篇周根娣
  • 6篇雷萍
  • 4篇王金庆
  • 4篇姚政
  • 4篇柯福源
  • 4篇沈根祥
  • 3篇王玮
  • 3篇周德兴
  • 3篇张栩
  • 2篇宋科

传媒

  • 20篇上海农业学报
  • 3篇上海农业科技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上海蔬菜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 1篇中国地壤学会...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6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2
  • 2篇199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蔬菜重金属低富集轮作被引量:39
1990年
通过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和富集特性研究。基于不同种类蔬菜对重金属富集的差别,在以镉为主不同程度污染的菜田进行生产队范围的蔬菜重金属低富集轮作试验。结果表明,低富集轮作与普通轮作相比,可使污染田块的蔬菜镉含量降低50%—80%,有明显减少镉进入食物链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可明显提高蔬菜产量和产值。黄瓜、花椰菜、甘蓝、豇豆和茭白等果、花、叶、茎类蔬菜作物是低富集轮作应优先选择的对象。
汪雅各卢善玲盛沛麟王玮袁大伟何七勇
关键词:蔬菜重金属轮作污染
客土改良菜区重金属污染土壤被引量:111
1990年
用农业工程客土的方法对菜区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客土来源不同可使青菜增产或减产一成左右。经客土处理,土壤表层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大降低,同时可使青菜体内镉等重金属残留量平均下降50%—80%。其中客土10cm的处理,青菜镉残留量略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镉0.05ppm);20cm客土的处理,镉残留量接近标准;30cm客土的处理,镉残留量低于标准。土壤重金属污染愈严重,改良效果愈明显。客土王程排出的污染土壤可用于制砖。
汪雅各王玮卢善玲袁大伟盛沛麟何七勇
关键词:蔬菜重金属污染土壤
秸秆类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两年的定位试验,对崇明岛地区稻田秸秆类有机物料添加,结合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稻谷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的化肥施用,几种秸秆类有机物料添加配施化肥处理均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速效氮、有效磷等养分的提高;增加了土壤团聚体R_(0.25)、平均重量直径及几何平均直径;在产量方面,虽较常规施肥有所下降,但综合经济效益却有所增加,较常规施肥增收276.61~1457.22元(人民币,下同)/hm^2,其中沼渣还田的增益率最高达11.83%。
袁大伟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吕卫光何七勇张娟琴
关键词:农业废物土壤理化性状水稻产量
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细菌生理类群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旨在研究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细菌生理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耕作能有效提高不同耕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其中尤以5~20 cm显著,生物耕作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以及含水量依次比对照增长了58.33%,68.93%,67.06%,16.19%;与常规旋耕(CK)相比,各土层中免耕(T1)和生物耕作(T2)2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可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且表层(0~5 cm)土壤微生物数量远远大于下层(5~20 cm)。T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真菌数量(P<0.05);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以及无机磷分解菌等生理细菌数量得到显著提升(P<0.05)。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培育土壤有益动物生物数量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改善农田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
李双喜郑宪清袁大伟张娟琴何七勇吕卫光
关键词:蚯蚓微生物区系
有机堆肥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改良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收集园区内蔬菜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建立堆肥系统,采用微生物发酵和堆肥方法,集中处理各种蔬菜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制造有机肥料,并将自制的有机堆肥在园区花菜田内进行推广应用,不仅使园区农业生产的各种废弃物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利用,而且减少了面源污染,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周德兴袁大伟何七勇
关键词:废弃物有机堆肥循环利用土壤改良
生物耕作对崇明芋艿养分吸收及其分配规律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耕作(接种蚯蚓)对芋艿N、P、K、Ca、Mg吸收及在体内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芋艿植株不同器官对N、P、K、Ca、Mg等元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是一致的。与传统机械耕作(CK)相比,生物耕作(T2)可以大幅促进N、P、K、Ca、Mg等元素在芋艿体内的积累(P<0.05),幼苗期以及发棵期(出苗后60 d)的N、P、K分配均为叶柄>叶片>根,Ca、Mg分配为叶片>叶柄>根;发棵期(出苗90 d)以及球茎膨大期的N、P、K主要分配在球茎中,子芋和孙芋中N、P、K含量最高,Ca素和Mg素则主要分布在子芋和叶片内,其他器官较少。在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培育土壤有益动物(生物耕作)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对实现芋艿产业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李双喜何七勇郑宪清张娟琴袁大伟张翰林吕卫光
关键词:蚯蚓芋艿矿质养分
2002年上海市基本农田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文主要对2002年上海市基本农田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文章首先简介了上海的地理位置以及农业种植面积,然后讨论、评价了本市了土壤环境。
袁大伟柯福源张栩雷萍孙锡娟何七勇
关键词:土壤环境蔬菜生产环境质量评价
生物耕作对蔬菜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在上海市崇明岛西部设置的长期定位试验,探讨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3年结果表明,与免耕处理相比,生物耕作有助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最高增幅分别为182.2%、174.5%和133.2%,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最高增幅分别为125.0%、432.5%和21.3%,最高值多出现在生物耕作两年和三年时,差异显著(P<0.05)。同时,随生物耕作年限的增加,0—5 cm土层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均呈增加趋势,最高增幅分别为27.78%、951.11%、16.11%和420.00%,分别出现在生物耕作的第三年和第二年,且差异显著(P<0.05)。此系统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含水量等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有机质等是土壤酶活性主要影响因子,它们单独或是综合影响酶活性;生物耕作时间对酶活性直接影响力大小顺序为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直接通径系数为分别为1.353、1.070、0.421和0.110,其主要通过有机质和速效氮正向影响酶活性。
郑宪清李双喜袁大伟何七勇吕卫光张娟琴
关键词:蚯蚓土壤养分酶活性通径分析
施肥对水稻土壤中溶解性有机氮空间分布的影响
溶解性有机氮(DON)具有较高的可生物利用性,是重要的土壤营养来源.通过测坑定位试验,采用PCR-DGGE方法,分析不同土壤深度(0~30 cm)中微生物多样性及DON的浓度分布.试验设置2个处理:化肥处理(CT)和混施...
张翰林何七勇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王金庆袁大伟吕卫光顾晓君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溶解性有机氮
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动态及降解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为了寻找有效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选用百菌清、氰戊菊酯、乐果3种使用广泛、具有代表性的农药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上农药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施药当天氰戊菊酯、乐果、百菌清3种农药在生菜中的残留量要明显高于番茄,分别高出42.9%、44.9%、57.8%,第7天3种农药在番茄和生菜的残留量分别为154~285μg/kg、258~528μg/kg。施药当天乐果、百菌清、氰戊菊酯3种农药在大棚中芹菜上的残留量较露地分别高出2.9%、7.1%、6.0%。在5~20天期间露地芹菜的农药降解速度也明显高于大棚。氰戊菊酯的沉降试验表明:1天内沉降量为农药用量的8.77%~19.64%。农药在蔬菜上的起始浓度与蔬菜食用部分表面积比有关;大棚蔬菜的农药降解速度要明显慢于露地蔬菜农药的降解速度;农药的沉降现象是影响大棚农药残留量的重要因素。
袁大伟吕卫光李双喜郑宪清何七勇张娟琴
关键词:百菌清乐果氰戊菊酯降解规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