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任红

作品数:40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次声
  • 6篇缺血
  • 6篇脑缺血
  • 6篇经颅磁刺激
  • 6篇磁刺激
  • 5篇蛋白
  • 5篇再灌注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脑缺血再灌注
  • 5篇灌注
  • 4篇蛋白表达
  • 4篇卒中
  • 4篇脑损伤
  • 4篇脑卒中
  • 4篇康复
  • 3篇声压
  • 3篇鼠脑
  • 3篇速配
  • 3篇酸性蛋白
  • 3篇突触

机构

  • 40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济南军区青岛...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麻省总医院

作者

  • 40篇何任红
  • 31篇范建中
  • 11篇吴红瑛
  • 5篇周君桂
  • 4篇杜东
  • 4篇王惠娟
  • 3篇李德洁
  • 3篇尹瑞雪
  • 3篇黎玉婷
  • 3篇邱玲
  • 2篇单守勤
  • 2篇刘玉林
  • 2篇张盛全
  • 2篇刘瑜
  • 1篇刘夏
  • 1篇毕迎立
  • 1篇王海明
  • 1篇陈琦
  • 1篇刘刚
  • 1篇周春兰

传媒

  • 10篇中国康复医学...
  • 5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护理研究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声压级次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低声压级次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周围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缺血(MCAO)2 h再灌注模型。将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2)、次声组(n=12)和模型组(n=12),每组再分为3 d、7 d两个亚组,每组6只。次声组在缺血再灌注12 h后连续予次声干预2 h/d,模型组干预过程中除不开机外,其余过程同次声组,假手术组不做任何干预。在治疗3 d、7 d后(处死前)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脑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缺血周围GFAP表达变化。结果次声7 d组大鼠mNSS评分较模型组降低(P<0.05);次声组脑缺血周围GFAP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均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01)。结论低声压级次声能增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的表达。
李德洁范建中吴红瑛何任红陈琦刘夏
关键词:次声缺血再灌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导航中快速配准的眼镜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导航中快速配准的眼镜定位装置,包括镜架和导航靶,镜架与导航靶连接;镜架包括镜框和镜脚,镜脚设置在镜框两端;导航靶包括追踪部和定位部;追踪部包括若干追踪点和连接杆,若干追踪点均通过连接杆与...
何任红
脉冲磁场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存活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脉冲磁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域脑组织表达存活素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分为磁疗组和模型组,然后按照治疗3天、7天和14天分为六个亚组每组5只大鼠,采用线栓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制作模型组和磁疗组的脑缺血再灌注...
陈楚键吴红瑛范建中何任红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脉冲磁场存活素
一种基于超声实时检测下经颅磁刺激运动阈值测量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实时检测下经颅磁刺激运动阈值测量方法及设备,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标记靶肌解剖靶点;S2:以解剖靶点为中心制作以1mm为单位的30*30mm的网格;S3:标记功能靶点;S4:确定功...
何任红陈婷婷刘刚
等速肌力测试在躯干核心肌群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等速肌力测试目前应用于运动员、健康人群以及肌肉萎缩患者等,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训练部位和目的不同,训练强度和方法各异,信息零散,整体模糊,缺少较完整的等速肌力临床应用资料。本文主要综述等速肌力测试对躯干肌群各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腰痛、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和运动医学等。另外,也对躯干肌群和核心肌群的研究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整合一些较常用的研究方法。
杜东尹瑞雪何任红范建中
关键词:等速肌力慢性腰痛
环己酮二腙致C57BL/6J小鼠脑白质脱髓鞘病变及髓鞘再生的雌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环己酮二腙(CPZ)诱导C57BL/6J小鼠脑白质脱髓鞘病变及自发性髓鞘再生的雌雄差异。方法 48只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随机选取32只为造模组,16只为对照组(A组),对照组常规饲养,造模组用含CPZ饲料饲养6周,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脱髓鞘组(B组)和髓鞘再生组(C组)。A组和B组于6周末行运动协调能力测试后处死取脑组织,C组继续常规饲养6周后行运动协调能力测试后处死取脑组织,所有脑组织均行卢卡斯快蓝(LFB)染色,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脑细胞凋亡比值。结果与A组比较,B组运动协调能力及MBP含量明显降低(P <0. 05),脑细胞凋亡比值及脱髓鞘病变程度评分明显增加(P <0. 05)。C组运动协调能力及MBP含量较B组显著提高(P <0. 05),脑细胞凋亡比值及脱髓鞘病变程度评分较B组低(P <0. 05)。B组组内雌雄比较运动协调能力、脱髓鞘病变程度评分、脑细胞凋亡比值、MB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组内比较,雌组比雄组运动协调能力好、脱髓鞘病变程度评分低及MBP含量高,脑细胞凋亡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PZ致C57BL/6J小鼠脑白质脱髓鞘病变无雌雄差异,在髓鞘再生期,雌性小鼠具有更好的髓鞘再生能力。
覃建蓓何进娣何任红吴红瑛范建中尹瑞雪
关键词:髓鞘再生雌雄差异
低声压级次声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突触素和微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低声压级次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治疗后梗死灶周围组织的突触素(Synapsin,SYN)和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
何任红范建中
文献传递
等速蹬踏运动中下肢肌力学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速度时,下肢等速蹬踏运动时的峰力、做功和屈伸峰力比等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30例,采用德国产IsoMED2000型等速测试系统中的蹬踏模式(Legpress模式)对其进行测试,分别选用慢速(5cm/s)和快速(50cm/s)两种不同的速度,观察在不同速度下受试者双下肢、左下肢和右下肢的蹬踏运动,记录运动过程中峰力、做功和屈伸峰力比等力学指标。结果速度为50cm/s时,受试者左、右下肢蹬伸的峰力和做功均显著低于速度为5cm/s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速度为5cm/s时,左下肢蹬伸的峰力和做功与右下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速度为50cm/s时,受试者左、右下肢屈曲的峰力和做功均显著低于速度为5cm/s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速度为5cm/s和50cm/s时,左下肢蹬伸的峰力与右下肢同速度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速度为50cm/s时,受试者左、右和双侧别屈伸峰力比值均显著高于5cm/s时同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速度为5cm/s和50cm/s时,右下肢屈伸峰力比值分别为(0.24±0.07)和(0.28±0.08),均显著低于左下肢同速度时的(0.28±0.07)和(O.3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速度时,双下肢、左下肢和右下肢蹬踏运动时的力学存在差异,在临床运动训练或康复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速度和训练模式。
陈楚键何任红范建中王惠娟杜东
关键词:做功
基于康复治疗项目分级管理的临床康复一体化方案实践探索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康复治疗项目分级管理的临床康复一体化方案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的实施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首先根据临床康复需求制定方案具体细节,并形成实施方案,然后据此开展为期1年的临床康复一体化工作,最后选取科室运营指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对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按照技术难易程度和医疗风险大小将康复项目分为4级,并对其内涵和管理要求作出明细限定。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组织架构、培训考核、授权管理和质量控制4部分。2022年起先后在医院8个临床科室开展,整体提升了临床科室发展早期康复的意愿。结论方案设计合理、实践性强,可以提高临床科室运营效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何任红张露文程治平周君桂刘刚
关键词:康复治疗
经颅磁刺激导航中头模选择及快速配准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导航中快速头模重建和配准的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步骤:以若干标准头模构建头模数据库;每一个头模中,分别标记3个配准点:左、右侧外眼角和鼻尖。根据患者影像信息,在标准头模基础上,利用普通MRI或CT...
何任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