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峰

作品数:33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8篇心肌
  • 8篇介入
  • 8篇介入治疗
  • 6篇动脉介入治疗
  • 6篇心病
  • 6篇冠脉
  • 6篇冠心病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心功能
  • 5篇心肌梗死
  • 5篇心力衰竭
  • 5篇型心
  • 5篇衰竭
  • 5篇他汀
  • 5篇伐他汀
  • 4篇血管

机构

  • 33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天津医学高等...

作者

  • 33篇何峰
  • 13篇张寰
  • 9篇邢晓春
  • 8篇李焕明
  • 8篇李永辉
  • 6篇罗芝宽
  • 5篇顾秀峰
  • 5篇刘勇
  • 5篇孙小强
  • 4篇邵海琳
  • 3篇王琳
  • 2篇林展增
  • 2篇宋从周
  • 1篇田凤石
  • 1篇陈霞
  • 1篇张善春
  • 1篇黎辉
  • 1篇秦立军
  • 1篇孙喆
  • 1篇郑莹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2011年第...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溶栓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高剂量组: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两组均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4h内开始用药,观察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结果:治疗30d两组比较,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所有原因死亡,心肌再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卒中(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剂量辛伐他汀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方面的作用优于常规剂量辛伐他汀,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邢晓春何峰刘勇李焕明顾秀峰张寰宋从周
关键词:辛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
经股动脉途径与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比较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股动脉介入(TFI)组和经桡动脉介入(TRI)组,观察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可行性因素(介入治疗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管病变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FI组和TRI组介入成功率分别为97.78%和96.67%,两组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的平均穿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成功率相当;但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何峰张寰李焕明刘勇邢晓春顾秀峰罗芝宽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股动脉桡动脉
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及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200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按年龄分为:年轻心肌梗死组(男≤50岁,女≤55岁)70例,老年心肌梗死组1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吸烟...
李永辉张寰何峰罗志宽牟鑫煜孙喆王琳李颖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S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10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B组(35例)及C组(33例)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基础上分别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及普通肝素钠。比较3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且出血并发症少。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是治疗UAP安全、有效的方法且使用方便。
刘勇张寰刘丽辉顾秀峰何峰
关键词: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肠溶阿司匹林
磷酸肌酸钠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33)以及磷酸肌酸钠治疗组(B组,n=33),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用药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2组患者LVEF及HRV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磷酸肌酸钠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常规治疗组大。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
邢晓春罗芝宽何峰张寰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缺血性心肌病
73例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146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46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7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2.3%;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泌尿道为主,分别占65.8%、17.8%;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7株占75.0%,革兰阳性菌16株占21.1%,真菌3株占3.9%;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30.3%、21.1%、15.8%及14.5%;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呼吸道是易感部位,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加强临床监控。
何峰
关键词:冠心病医院感染呼吸道
血脂及血清载脂蛋白AⅠ、B测定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apo)AⅠ、B及其比值,比较这些项目在两组间的差异,旨在研究载脂蛋白(apo)AⅠ、B比值与其余各项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冠心病患者40人,中位年龄62岁;健康人50人,中位年龄58岁,两组中性别无显著差异,用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这两组的TC、TG、HDL-C、LDL-C、apoAⅠ、B。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结果,并做比较分析。发现冠心病组的TC、TG、LDL-C、apoB都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而HDL-C、apoAⅠ/apoB明显低于健康人组,且在各项目对冠心病的预测值有效率中,apoAⅠ/apoB的有效率最高(75.6%)。结论:apoAⅠ/apoB对于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
何峰邵海琳林展增邢晓春
关键词:载脂蛋白冠心病血脂
诺和锐30特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诺和锐30特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诺和锐治疗组及诺和灵30R治疗组,诺和锐为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诺和灵30R为餐前30min皮下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餐前、餐后血糖及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情况。结果:诺和锐治疗组餐后血糖水平低于诺和灵30R组(P<0.01),诺和锐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诺和锐疗效优于诺和灵30R,而且可以显著降低血浆CRP的水平。
邵海琳何峰林展增
关键词:2型糖尿病C-反应蛋白诺和锐
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2008年
邵海琳何峰
关键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冠脉病变程度冠脉造影检查T2DM慢性并发症心血管病变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153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其意愿分为桡动脉组(75例),平均年龄(57.3±4.5)岁和股动脉组(78例),平均年龄(55.3±5.1)岁。记录两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卧床时间。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比较x线曝光时间[(17±5)rain比(16±6)min,t=0.61,P=0.57]、手术操作时间[(494-9)rain比(48±11)min,t=0.59,P=0.61]、穿刺成功率(98.7%比100.0%,X^2=0.47,P=0.53)和手术成功率(96.0%比96.2%,X^2=0.14,P=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穿刺并发症股动脉组高于桡动脉组(17.9%比2.7%,X^2=9.54,P=0.002);桡动脉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4.5±1.2)h比(13.2±4.6)h,t=2.12,P=0.0033。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卧床时间短的优点,安全有效可行。
何峰张寰李焕明刘勇邢晓春罗芝宽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介入性桡动脉股动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