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锋

作品数:30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细胞
  • 10篇晚期
  • 7篇化疗
  • 6篇肿瘤
  • 5篇一线治疗
  • 5篇肺癌
  • 4篇单抗
  • 4篇晚期胃癌
  • 4篇胃癌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疗效
  • 4篇恶性
  • 4篇放疗
  • 3篇脂质体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受体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机构

  • 30篇南昌大学第一...
  • 5篇南昌大学
  • 3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0篇余锋
  • 19篇熊建萍
  • 13篇张凌
  • 12篇邱峰
  • 11篇项晓军
  • 7篇冯苗
  • 5篇孙哲
  • 5篇赵建国
  • 3篇阳华
  • 3篇詹正宇
  • 3篇汪小浪
  • 2篇鄢俊
  • 2篇陈俊
  • 2篇吴芳
  • 2篇黎军和
  • 2篇衣玉丽
  • 1篇尹燕军
  • 1篇龙贺明
  • 1篇张长林
  • 1篇郭宇玲

传媒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番泻叶浸液预防治疗化疗后便秘自身交叉对照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观察40mg/kg番泻叶浸液预防治疗化疗后便秘的疗效。方法 82例化疗后曾出现过便秘的患者分为AB与BA组,采用自身交叉对照。AB组指第1个化疗周期为服用番泻叶浸液,第2个化疗周期为进粗纤维饮食组;BA组则相反。观察番泻叶浸液及粗纤维饮食对化疗后缓解便秘的有效率;并比较两者对化疗后消化道反应及血液毒性反应的差别;了解服用番泻叶浸液后患者的腹痛及大便性状情况。结果番泻叶浸液对便秘总有效率为92.68%,粗纤维饮食为10.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化疗后Ⅱ度以上的中性粒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番泻叶浸液后Ⅱ度以上腹痛出现率8.54%;大便性状分布中,软便率占35.53%。结论 40mg/kg番泻叶浸液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剂量适宜,使用方便、安全,具有较好疗效。
陶黎明熊建萍刘同欣龙贺明孙哲张凌项小军余锋
关键词:番泻叶便秘化疗恶性肿瘤
晚期肺腺癌外周血TS mRNA表达与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外周血中胸苷酸合成酶(TS)转录水平对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29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化疗。治疗前采用RT-PCR检测外周血中TS mRNA的表达水平。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患者疗效与TS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29例中有效组7例(CR 1例,PR 6例),无效组22例(SD 16例,PD 6例)。有效组外周血TS mRNA的表达为0.66±0.12,无效组为1.23±0.21,有效组明显低于无效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腺癌外周血中胸苷酸合成酶(TS)转录水平对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孙哲余锋衣玉丽章洁汪小浪
关键词:培美曲赛胸苷酸合成酶
初治“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疗效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治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HER_2均阴性(简称"三阴")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疗效,寻求最佳一线化疗方案。方法311例初治的"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一线化疗,96例患者采用AC(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84例患者采用AT(吡柔比星+紫杉醇)方案,65例患者采用TC(紫杉醇+卡铂)方案,66例患者采用GT(吉西它滨+紫杉醇)方案,直至肿瘤进展。结果AC方案组总反应率(OR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中位总生存(mOS)均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AT组、TC组、GT组在ORR、mTTP、mOS方面均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初治的"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AC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联合方案之一,一线治疗有效率高达87.5%,值得推荐。
汪小浪余锋易军熊建萍
基于多组学数据分析复制因子C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
2020年
目的探讨复制因子C4(RFC4)作为肝细胞癌(HCC)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基因表达谱分析(GEPIA)、Oncomine、UALCAN、人类蛋白图谱数据库和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分析RFC4 mRNA和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通过cBioPortal网站分析HCC中RFC4的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mRNA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利用String、Metascape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对共表达基因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处理,并预测其生物学功能。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RFC4 mRNA在HCC中显著高表达(P=4.58×10-8),同时发现RFC4 mRNA的表达水平与HCC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相比RFC4 mRNA低表达组,RFC4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HR=1.81,95%CI:1.26~2.59;P=0.001)、无进展生存时间(HR=1.65,95%CI:1.20~2.26;P=0.0019)及无复发生存时间(HR=1.70,95%CI:1.19~2.42;P=0.0029)均显著缩短。相比无RFC4基因改变组,RFC4基因变异组患者的预后更差(P<0.05)。富集分析结果显示,RFC4与其相关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分裂、DNA复制和修复等生物学过程。结论HCC中RFC4过度表达与预后相关,其可能是HCC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邓剑雄邱峰钟方炎顾伟国余锋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生物信息学
贝伐单抗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必须依赖丰富的营养供应。新生血管的生成为营养物进入肿瘤组织.代谢产物运出肿瘤组织外。以及肿瘤转移提供了基本条件。研究发现,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的因子有30余种。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抑素、纤维蛋白生长因子等,其中.VEGF在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正常组织器官中低表达,在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
余锋熊建萍
关键词:贝伐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恶性肿瘤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58例
2008年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8例老年(≥65岁)晚期大肠癌患者,奥沙利铂130mg/m2,第1d静脉滴注;卡培他滨2000mg/(m2·d),每天2次口服,第1~14d,21d为1个周期。[结果]58例患者中CR3例,PR25例,SD14例,PD16例,有效率为48.28%。中位生存期为15.8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多为Ⅰ~Ⅱ度。[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方案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老年患者能耐受,能提高生活质量。
赵建国熊建萍项晓军邱峰张凌余锋
关键词:抗肿瘤药有机铂化合物
西妥昔单抗增强放疗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及BGC823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C225)联合放疗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及BGC823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采用MTT法观察C225联合放疗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评价两者联合效应;(2)采用FCM检测C225联合放疗对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的影响;(3)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C225联合放疗对EGFR细胞信号蛋白及其下游信号蛋白AKT、MAP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1)当C225联合三种不同剂量放疗时,均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两者具有协同作用。(2)单用C225可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减少S期细胞比例。在C225作用后,G0/G1期及S期MGC803细胞比例分别为67.3%及24.8%,BGC823细胞则分别为71.9%及18.8%。单用放疗可使细胞阻滞于G2/M期。在放疗作用于MGC803细胞及BGC823细胞后,G2/M期比例分别为18.2%及19.5%。当C225与放疗联合作用时,G2/M期MGC803细胞及BGC823细胞比例进一步升高,分别为25.7%及26.4%,而S期细胞比例进一步下降,分别为18.6%及13.5%。(3)在C225处理后MGC803细胞及BGC82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9%及9.9%,放疗处理后MGC803细胞及BGC82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1.7%及19.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当C225与放疗联合作用时,MGC803细胞及BGC82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1%及47.3%,与单用放疗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C225与放疗联合应用时,可使细胞EGFR信号蛋白表达下降,并能使其下游信号蛋白AKT、MAPK磷酸化活性降低。结论 (1)西妥昔单抗可增强放疗对MGC803和BGC823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2)其增敏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增加等有关。
余锋熊建萍冯苗项晓军邱峰张凌詹正宇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放疗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二线化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6例接受一线化疗后的晚期胃癌,使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静脉滴注3h,每21天为1周期。所有患者完成2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有效率(RR)19.4%,其中部份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19例,疾病进展(PD)10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11.1%、乏力13.9%、神经麻木11.1%和粒细胞下降19.4%。主要为Ⅰ、Ⅱ级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均能缓解。结论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好,不良反应不严重。
孙哲衣玉丽熊建萍张凌项晓军余锋陈俊
关键词:晚期胃癌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二线化疗
神经电生理评价胸腺法对新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胸腺法新对化疗所致的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化疗神经毒性的客观评价。方法:60例化疗中出现Ⅱ~Ⅳ级神经毒性的患者,再次原方案化疗时加用胸腺法新,化疗前胸腺法新每天1次,每次1.6 mg,皮下注射,qd。化疗期间除每天一次外,于每次化疗的第2、4天给药2次,每次1.6 mg,皮下注射。直至化疗周期结束或神经毒性症状Ⅰ级以下。化疗期间每周进行临床神经系统毒性评估;胸腺法新化疗前及每周期化疗后行左手正中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60例患者中29例患者(48.3%)神经系统毒性下降1~2级,其中下降2级11人(18.3%),下降1级18人(30.0%)。使用胸腺法新化疗后有效的患者的正中神经平均潜伏期缩短(P=0.04),平均传导速度加快(P=0.02)及平均动作电位振幅增高(P=0.01)。结论:胸腺法新可改善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神经电生理检测可能成为评价化疗神经毒性的一个客观评价方法。
邱峰尹燕军余锋项晓军张凌熊建萍
关键词:胸腺法新化疗神经电生理
MPR重建CT引导下经皮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术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MPR重建CT引导下经皮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行经皮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患者79例,其中MPR重建CT引导44例(MPR组),普通轴位CT引导35例(普通组)。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PR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7.7%,普通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73例穿刺成功患者腹膜后肿物为恶性淋巴瘤(39.7%)、转移瘤(43.8%)、神经鞘瘤(5.5%)及淋巴结结核(11.0%)。MPR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5%,普通组为4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MPR重建CT引导下经皮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术是安全可靠的,较普通CT引导穿刺成功率提高,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王玉华余锋方科
关键词:腹膜后肿物穿刺CT引导活检术MPR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